10月13,乌梅丸证及乌梅的药性

2023-02-12 10:16:0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一、乌梅丸证的主证

(一)乌梅丸主证通常是手脚冰冷、嘴巴很干,上有燥热下有虚寒。

(二)乌梅丸证的厥就是忽然热一下忽然冷一下,寒热错杂,患者阴阳分裂的时候,症状都是一阵一阵的,如果烦也就是忽然烦一阵,如果躁也就是忽然躁一阵,头痛也是忽然痛一阵。

(三)百分之八九十的乌梅丸证的人,舌苔是厚且偏灰色或者是黄色。

二、乌梅丸的临床应用厥阴病的现象可以掺杂在很多其他的病里面。 寒药跟热药都会在乌梅所提供的勾芒气里,把身体里分裂的寒和热、分散在气分和血分的东西统合回来。

治蛔虫。 如果是有蛔虫的病人,蛔虫爬到胆管产生的绞痛、呕吐又很烦的状态,用乌梅丸退胆道蛔虫:治久利(慢性的肠炎),可以是赤白,有带红,带白,带血,带脓的、过敏性的都可以;上热下寒、泻痢。

吃饭又呕又烦用了小半夏汤、吴茱萸汤,都没什么效果,这种时候往往用乌梅丸。 “吐蛔”的兼证是有一些排列组合的,如心痛呕酸、肚子痛又呕吐、心中疼热,上冲的感觉会伴随着灼热烧心的感觉,开经方要看症状辩证,西医的病名可以不用太在意。

(四)驱虫。 乌梅丸加三钱的使君子、四钱槟榔和蜂蜜做乌梅汤,驱虫效果不错。 怕下焦太寒的话,黄柏减量,看个体身体的需要。

(五)肝火上冲的晕眩病,肝脉比较有力,尺脉很虚,可以用乌梅丸。

(六)乌梅丸是一个保肝药。 全身起红疹,非常瘙痒,脉不浮,这是肝的解毒问题,用乌梅丸有时候会有效。 如果身痒不是在皮肤表面,是在肉里面,甚至是觉得肚子里面在痒,就是抠也抠不到,内脏在痒,用乌梅丸。

(七)肝火上逆的脸部抽搐用乌梅丸是有希望治好的。

(八)胃病,怕冷,舌头上是黄苔,很厚,比较适合用乌梅丸。

(九)自律神经失调。 乌梅丸治精神分裂、、心口好像一堆火在烧一样、疯疯癫癫、腿很冷、热气向上冲了,心都会很乱很烦。

(十)发热发痛、相火不收烧上去造成的心脏病(这种心脏病发作了可能会死掉),乌梅丸很好用。

(十一)易呕吐和晕眩。 如果尺脉很虚、关脉很弦的话,就要考虑阴阳分裂的乌梅丸。 右边肋骨有气冲上来的痛用乌梅丸会比较好用,右边肋骨气上冲,左边肋骨有一坨东西鼓上来,也就是右胁的气冲跟左协的积块,都有机会用到乌梅丸。

(十二)疝气。 当患者有寒证,没有什么热象用当归四逆汤,如果还有热象就用乌梅丸。 清朝郑钦安用乌梅丸是在一是巅顶痛(头顶痛),厥阴肝经到头顶的。 二是睾丸肿痛、下体的发炎或抽紧,往往都是厥阴经。 三是肚子痛又爱喝冰的,寒热错杂。

(十三)上渴下冷,如糖尿病也可能挂到厥阴。

(十四)女性脸色红润,但是眼眶发黑,这样的妇女病也是有机会用到乌梅剂的。

三、乌梅丸的药量比例:一帖乌梅丸的汤剂乌梅三钱,细辛三分,干姜五分,黄连八分的比例。 一天一剂,三至四天慢慢好。

四、乌梅丸的服用方法

先吃乌梅丸再吃饭,忌生冷滑物,味道重的食品。

五、乌梅的药性乌梅的药性是微温、不寒。 外治、内治都有一定的疗效。 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特别具有交合阴阳的效果。 厥阴经是跟人体下腹腔的免疫机能同进退的。 厥阴经的气越够,下腹腔的免疫机能越强,厥阴很差的话,免疫机能就会很烂。 轻的话是盲肠炎,重的话是大肠癌。 而人体健康的勾芒之气,风木之气跟风邪——同样是勾芒之气的风邪是呈现反比的。 所以厥阴的能量越差,正常的勾芒之气越弱的时候,肝经越容易受到风邪的侵扰。 因此用了乌梅,把人体分裂的阴阳交合回来,这个交合阴阳本身就是在制造人的肝气,恢复人的免疫机能。 乌梅能够疏肝,能够让肝多分泌胆汁,把胆管冲通一点,补的肝,就是直接提供人体的勾芒之气,恢复肝的功能。 上焦发炎,阴阳脱离,用活血滋阴的药,用乌梅来沟通阴阳。 可以用梅子搭配其它药治疗其它的病症,如加味两一膏(当归熟地、党参、黄芪、川木瓜等),治瘫痪;四物汤加乌梅治拉肚子(拉一下停一下)。

用金水六君汤(当归熟地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加乌梅治咳嗽(一直咳嗽不停);

用独参汤搭配乌梅喘治气喘病;

三才膏(熟地、党参、麦冬熬的膏)加乌梅和白糖治有厥阴的阴阳分裂、上热下寒征兆的失眠。

乌梅甘草汤或者是乌梅白糖汤。

乌梅甘草汤

1.治温病(发烧、燥热、昏头昏脑、神志昏乱),“收回相火”。

乌梅白糖汤:四五颗梅子加一两的白糖(古时候的白糖就是现在的黄糖,用冰糖也可以)。 脉证(刚把下去会觉得这个脉跳的倒是有力,可是稍微一按,就发现里面全部都是空的)。

2.胃痛的一个特效药就是乌梅甘草汤。

忽然烧心,忽然刺痛很痛,就是胸口跟胃一起发烫,或者一起剧痛;纯粹治胃,五颗乌梅加五钱甘草,煮水喝,顺利的话一服就好。

3.拐倒到脚,筋扭伤了,可以用五斤的乌梅一两斤把核去掉,然后加五碗麦芽糖熬成膏,吃麦芽糖乌梅膏,当点心一直吃,拐到的脚,筋会慢慢好起来。

4.子宫息肉、痔疮到最后变成一坨东西悬垂在那边的时候,用乌梅剂。 常用的方子:乌梅用250克,白僵蚕200克,桔梗200克,丹参{活血}放250克,生甘草30克。 每天吃三次,每次吃10公克。

5.梅子修补身体正常的风气的同时,又是一个祛风的药。 古代用梅子处理的外伤息肉。 梅子去核,烘到焦脆,磨成粉,用醋或者用蜂蜜调成糊糊,贴在伤口或者息肉上。 几颗梅用清水泡2、3天,泡600cc清酒两周,当美容水。 乌梅白糖汤乌梅白糖汤,慢性肠炎通常就用这个方。 如果是病毒性肝炎拖得久了,寒热错杂,拉肚子,也可以用,证合了都很好用的。 可以用在任何一个治吐方里,加四公克的乌梅跟四公克的硼砂,就可以让药效变得很厉害。 情志上看。 乌梅剂都可以关系到一部分的下体感染,从情志上也要反省是否有爱生闷气导致肝气郁结,勾芒之气受损,下体发炎之类的现象。 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关系密切,五志过极则会引起脏腑功能紊乱,产生不同的疾病。 我觉得治疗疾病首先是情志上平稳再谈治疗,否则治疗效果不理想。 所以对自己而言,更要努力修心。

下一篇:乌梅丸证及乌梅的药性
上一篇:10/13日乌梅丸证及乌梅丸的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