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驻马店的好人好事?请列举一二

2023-02-11 21:44:3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8

一心为民的好所长

42岁的王永新,2006年从确山县公安局禁毒大队长的岗位调任蚁蜂派出所任所长以来,以三个代表和谐社会为主导,大力主抓蚁峰镇治安,给群众留下良好的口碑。

蚁蜂派出所位于确山县西北山区,管辖13个行政村。 这里山高水险、地势偏僻。 以前这里每年发生刑事案件4至5起,打架斗殴、偷盗十分猖獗,致使村民关系紧张,特别在2006年因为当地群众不满建垃圾处理场,与政府发生了严重冲突,导致政府派出所与群众关系严重紧张,警民关系疏远了很多,村民有事一般也不找警察,更有的群众得意的炫耀自己打警察的事。 然而,自从王永新来了以后,这里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当地治安稳定,秩序好了,群众高兴了,外地投资商也陆陆续续进入蚁峰。

爱民心

王永新舍弃县城的繁华,主动请缨来到蚁蜂派出所工作。 但事情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他也曾遭受到群众的冷遇。 刚来时,满怀激情的王永新到群众家中走访,吃的却是“闭门羹”,找群众聊天,群众都爱理不理。 深居山区的老百姓足不出户,很少见到警察,在山里的老百姓看来,警察上门肯定是坏事。

王永新从最简单的语言沟通做起,悄悄拜师,学习群众语言,努力消除与群众之间的语言障碍。 他还经常利用每周回一次县城的机会为群众捎回信件和其他物品。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 ”道理村民都懂,可一旦触及到一己之私,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刚开始修建村前的公路时,许多村民都有抵触情绪,因为修建公路占用到自己的田地,便不愿配合。 王永新主动上门,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使他们由消极抵触变为积极配合,公路得以如期修建完工。 如今,村民们踏上这条平坦、结实的水泥路,真正感受到了修路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当了解到山里有许多富余劳力苦于无工可做时,他便联系两家企业,在警务室举行招工活动,解决了20多人的就业问题。

针对当地有些群众办理户口难的问题,他专门邀请县公安局领导到派出所现场办公,专题解决三个村未落户群众的户口问题,方便他们的孩子上学、务工;针对当地不少老人由于交通不便或经济原因而无法看病的情况,他主动联系、邀请镇里医院的医生上山开展义诊活动。 此后,该医院每季度都到蚁蜂镇辖区开展义诊,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2009年12月16日上午10时许,瓦岗乡张某到蚁蜂派出所报称:他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两天前从家里走失,请求公安机关帮助寻找。 王永新闻讯后,立即电话通知村两委和联防队到金顶山警务室集中,分四组开始寻找。 时值寒冬,气温在零度以下,各搜寻组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寻找两天,终于在一个山洞中找到老人。 张某激动地说:“蚁蜂派出所的民警对待我们就象亲人一样”。 2010年7月15日,半山羊村村民郭根生家中的20多只羊丢失,郭及其家人苦苦寻找2天仍未找到,到蚁峰派出所报案,王永新亲自接待、了解情况,并且及时联系蚁蜂镇和熟悉屠宰场的熟人帮忙寻找,还亲自开车到各个路口巡查线索。 8点钟报的案,11点多20多只羊就全部找到。 村民郭根生非常感激,连连称赞王所长一下为民,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让群众由衷尊敬。 王所长没到蚁峰以前,以往的公安干警从没有这样的责任心,群众有困难找警察,都是以求的方式,给群众留下很差的印象;而王永新所长调来短短几年时间,群众对公安干警的评价就产生了质的变化。

近年来,辖区内不少青壮年夫妇外出务工,家中只留下老人照顾孩子,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为了帮助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他把辖区内全部留守儿童情况详细记录在册,经常入户看望,并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购买文具、书籍送给孩子们,有时还利用晚上时间帮助他们辅导学习功课,使他们时时感受到关爱。 他还与贫困学生结对子,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2007年7月底,王永新在入户访查中得知,家住小邓庄的张某考上了郑州大学,这是全村该年唯一一个考上省重点大学的学生,但是由于经济困难,全家人为昂贵的学费犯起了愁。 为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不致破灭,王永新三天内联系到一位爱心人士,捐助了上学经费,在王永新的宣传发动下,村里的乡亲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短短的一个星期,为张某捐款5000元,圆了她的大学梦。 怀着感激之情,张某与家人将一面写有“警民一家亲”的锦旗送到蚁蜂派出所。

几年下来,王永新为辖区群众做好事数十件,捐款数千元,使蚁蜂派出所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安定剂。

群众的心是明亮的,他们把为他们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记在心上。 一些群众特意跑到派出所,指名要向王永新赠送自己种的蔬菜、水果和山里的土特产,他们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王永新的感激之情。

“蜜蜂嘴”

蚁蜂镇名字来源与蜜蜂和蚂蚁有关。 蜜蜂嘴不仅采蜜,而且传播花粉。 警察的“蜜蜂嘴”,不仅善于化解群众之间矛盾纠纷,而且要善于传播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把平安和谐送进千家万户。

针对辖区的特殊情况,王永新每周不少于6天驻扎在蚁蜂派出所,牺牲休息天节假日。 在蚁蜂派出所期间,他天天都要上门走访群众,与村民谈天说地。 只要王永新呆在派出所,派出所也经常成了镇里最热闹的场所。 村民们每天有事没事都会来到派出所串门、做客、拉家常,洋溢着警民一家亲的融融暖意。 在交流中,王永新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措施,让村民受到法制教育和形势教育。 在法律意识淡薄的山区,王永新成了一名法律传播者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宣传效果使王永新化解矛盾纠纷得心应手。 只要哪家有矛盾,王永新就上哪家劝解;只要哪里有纠纷,王永新就会出现在那里,直到矛盾纠纷解决了,他心里才踏实。 一年多来,辖区的矛盾纠纷都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

“身边有这样的警察真好!”一提起蚁蜂派出所的民警,老庄村民文某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原来文与其邻居因一块土地纠纷,两家长期争执不休闹出了事情,双方的不少亲友也渐渐参与其中,村委会多次调解都没法解决。 王永新得知此事后,多次深入调查取证,掌握了土地所有权人的充分证据,又多次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给他们讲解相关的土地法规和政策。 在王永新的主持下,双方就土地的具体面积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当场达成和解,化解了矛盾。 这场土地纠纷的圆满解决,赢得了群众好评。

2007年7月30日上午,蚁蜂村民张某因琐碎之事与田发财的妻子发生争吵,,田妻想不开回家后喝农药死亡,死者的亲戚等数十人要抬棺材到张家闹事,张家亲戚也立即组织几十名亲戚手持木棍等器械集中在家里,双方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一场家族械斗即将发生。 就在这时,王永新来了,他从村民中闻讯后,马不停蹄赶到了现场,经过2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政策教育,将矛盾及时化解。

化解矛盾纠纷,动的是嘴上的功夫,凭的却是公心、耐心、诚心。 王永新的公平公正是最让人信服的。 这种名气也不胫而走,远播他村。 有一次有一位不是蚁蜂辖区的村民来到蚁蜂派出所,指名要王永新为他解决邻里纠纷。 原来他听说王永新办事公平公正,化解矛盾纠纷很让人信服,因而慕名前来。

“蚂蚁脚”

蚂蚁是最勤劳、最有耐性、最不厌其烦的,蚂蚁的脚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在山区工作,最有利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双脚。 因此,山区警务室的民警也要有一双“蚂蚁脚”,踏遍山山水水,扎紧治安“篱笆墙”,共同构建和谐稳定新农村的“前沿哨”。

王永新明白,要抓好辖区的治安稳定,只靠他一人是不行的,需要充分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各村治保力量共同抓好治安防范。 他积极发动组织辖区各村骨干力量,建立了治安巡逻队和义务消防队。 为了不让自己闲着,王永新坚持自我加压,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设计了一个“54321工作法”,即:做到矛盾纠纷等情况“5个掌握”,平均每天走访4户家庭,每周深入责任区工作3天以上,每月为民办2件实事,每天组织巡逻一次。

在田间地头,在山街村巷,在村舍农户……人们时常可以看到王永新忙碌的身影。 王永新根据季节更替变化特点,组织治安巡逻队有针对性地做好治安防范、整治工作。 在农忙时节,王永新经常带领治安巡逻队员深入农户,加强防盗教育和治安巡逻,确保农村集体安全和个人的财产安全;夏季时节,王永新就在用电高峰期,做好防触电事故教育宣传,调解好各类的民事纠纷;春节等传统节日,正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期,王永新就到农户家中做好返乡人员的身份证登记和办理工作。

走山中路,知百姓事。 王永新养成的“蚂蚁脚”习惯,给他的本职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他了解到许多治安信息,这为维护一方平安提供了帮助。 2007年4月,辖区张某在外涉嫌犯罪被列为网上逃犯,县公安局侦办民警多次上山抓捕未果。 有一天上午,王永新在走村串户中发现张某的父母在家门口宰杀一只鸡。 根据在辖区的工作经验,王永新知道:村民家里杀鸡,肯定有客人来。 凭直觉,王永新判断张某可能会于今天回家,遂与办案部门联系抓捕事宜。 果然,当民警于次日凌晨4时赶到张家时,张某茂在家中。 人是顺利抓获了,但要带回局里却碰到了困难。 看到亲人,张某的亲戚及周边群众共上百人围上来不让带走。 见此情形,王永新站了出来,向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群众自发地散去,办案人员顺利带走了逃犯。

“人家一个城镇的警察驻扎在我们山区为了啥?还不是为了我们这一方平安。 我们应该理解他、支持他,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永新的工作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认可。

有了群众基础,就能依靠群众力量。 为了维护山村的安宁,王永新积极发动组织辖区各村骨干力量,多方筹措资金,购置战斗服、灭火器、抽水泵等设备,建立了一支兼巡查消防为一体的义务巡防队。 王永新既当指挥员,又当小教员,经常带队巡逻,培训巡防队员。

几年来,在不留死角的严密防控下,蚁蜂派出所辖区没有发生一起严重刑事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消防事故,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老区人民在享受着宁静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平安与和谐。 蚁蜂村村民胡建深有体会地说:“现在不管什么东西都不会丢掉,摩托车、肥料等放在家门口都没关系,觉得很放心,以前就不行了。 ”

作为扎根山区的民警,王永新凭着一颗“爱民心”、一张“蜜蜂嘴”、一双“蚂蚁脚”,坚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自家的警察”。

下一篇:每日小鸡宝宝答题:咸鸭蛋蛋黄流油是什么原因今日课堂答题415
上一篇:孟氏家谱的顺序是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