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外形特征和作用(松树外形特征和作用)

2023-02-11 08:13: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7

松树_百度百科

松树

松树。 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 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P.lambertiana)。 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P.pumila)和地盘松(P.yunnanensis) 。 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 因此,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 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 松树坚固,寿命长。

中文学名

松树

拉丁学名

Pinus

植物界

种子植物门

亚 门

裸子植物亚门

松柏纲

松柏目

松科

松属

类 别

林木类 针叶树类

药 用

全身可入药

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 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 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 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 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 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 球花单性,雌雄同株。 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 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 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 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 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

红松

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一束。 如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红松、华山松、五针松的叶5针一束。

松树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叶成球果状排列,形成雌、雄球花。 雌球花单个或2一4个着生于新枝顶端,雄球花多数聚集于新枝下部。 松树的球花一般于春夏季开放,但花粉传到雌球花上后,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发,使雌花受精,发育成球果(俗称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实)。 球果于秋后成熟,种鳞张开,每个种鳞具两粒种子。

松属植物中的多数种类是高大挺拔的乔木,而且材质好,不乏栋梁之材。 中国东北的“木材之王”——红松、北美西部广为分布的高大树种(高达75米)—西黄松、原产于美国加州沿海生长速度最快的松树——辐射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原产的加勒比松、广布于欧亚大陆西部和北部的欧洲赤松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树种。

松树的观赏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国,从皇家古典园林到现代居民家中都能见到松树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颐和园中的油松、白皮松,树桩盆景中广泛使用的五针松等,一些名山胜地,更是山以松壮势、松以山出名。 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无一不令游人赞叹。

分布种类

松树对陆生环境适应性极强。 它们可以耐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裸露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欢阳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锋树种。 中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从松科来看,就能充分表现出华夏大地是名副其实的“裸子植物故乡”。 在中国广袤的山林原野中,不仅生长着茂盛的松树、落叶松、云杉、冷杉森林,而且在一些深山密林中还隐藏着许多极为珍贵稀有的松科树种。 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中,松科植物就有39种,占总数(389种)的1/10。 其中银杉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百山祖冷杉、金钱松等17种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黄枝油杉、樟子松等21种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种类区分

松树的种类有很多,观赏林木有罗汉松、白皮松等等;工业林木则有赤松、白松、黄花松等等;常见的还有雪松、黑松、马尾松。

世界上松树种类将近115种,虽然种类繁多,叶形大都细长似针,通称松针,针叶多数由一枚叶或几枚叶成束生在一起:一针一束的单叶松,仅美国的内华达州和墨西哥有分布,属少数种。 而两针一束的双叶松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欧洲的欧洲黑松(P. nigra)、欧洲赤松 (P. sylvestris)、欧洲山松 (P. mugo)、班克松(P. banksiana) 、扭叶松 (P. contorta),以及分布于中国的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中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 3/三针一束的三叶松有分布于美国的短三针松和中国秦岭、关山林区的白皮松、川滇地区的云南松、思茅松、华中华南引种的湿地松、火炬松等。 4/四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少,仅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分布。 另外,卵果松,拉威逊松是四针或五针束的。 5/五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多,分布广,有北美的乔松(P. strobus),瑞士的五叶松 (P. cembra)、东北的红松、西北西南几省的华山松,还有乔松、广东松、安徽五针松、大别山五针松、偃松、台湾果松等。

松针的不同,有助于我们进行松树分类和识别,认识松树的生态特征。 通常五针松是适宜于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较严格,而两针或三针束的松树就比较能耐干旱,在较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长。 如两针一束的油松,对陆性气候和大气干旱有较强的适应性,当然,这还与其针叶气孔带凹陷。 叶面被蜡质可减少部分蒸发有关。

典型代表

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承光殿东侧有株油松,已有800多岁,当年乾隆皇帝见它浓荫蔽日,遂封为“遮荫侯”。 在北京市延庆县的松山天然森林公园,共有十大风景点,“原始松树林”是其中之一。 林中有一棵“松树王”,直径有76厘米,已经活了500多年。

在内蒙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黄河西岸的黄土丘陵沟堑 区,生长着一株年代久远的古松,其体格魁伟,高达25米, 胸径134厘米,冠幅14.5×16.4米,材积13.立方米,树龄已近900岁,被人称作“油松王”。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南山寺殿后洞峭壁上有一棵古松,树龄已达3000多年,被认为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一棵最古老的松树。 虽历尽风雨寒暑,但一直苍劲挺拔,繁茂葱郁。 在崖上刻有“不老松”三字,游人前往参观,常与古松合影,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

主要特征

高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但在广东南部则通常生长两轮,淡黄褐色,无白粉,稀有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成渐尖的长尖头,微反曲。 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单型,第一层连续排列,第二层由个别细胞断续排列而成,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 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长6-15厘米;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淡紫红色,一年生小球果圆球形或卵圆形,径约2厘米,褐色或紫褐色,上部珠鳞的鳞脐具向上直立的短刺,下部珠鳞的鳞脐平钝无刺。 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长4-7厘米,径2.5-4厘米,有短梗,下垂,成熟前绿色,熟时栗褐色,陆续脱落;中部种鳞近矩圆状倒卵形,或近长方形,长约3厘米;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横脊微明显,鳞脐微凹,无刺,生于干燥环境者常具极短的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毫米,连翅长2-2.7厘米;子叶5-8枚;长1.2-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2.5-3.6厘米,叶缘具疏生刺毛状锯齿。

松树

松树是松科松属植物统称,常绿针叶乔木,雌雄同株。 枝轮生,每年生一节或数节,冬芽显著,芽鳞多数。 芽鳞、鳞叶(原生叶)、雄蕊、苞鳞、珠鳞及种鳞均螺旋状排列。 鳞叶单生,幼时线形,绿色,随后逐渐退化成褐色,膜质苞片状,在其腋部抽出针叶(次生叶);针叶2、3或5针一束,生于不发育的短枝上,每束针叶的基部为膜质叶鞘所包围。 雌雄同株,球花单性;雄球花单生新枝下部苞腋,多数聚生,雄蕊多数,花药2,药室纵裂,花粉具两个发达的气囊,气囊和体接触面较小,界限明显,普遍都有显著的幅缘;雌球花有1-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具多数珠鳞和苞鳞,每珠鳞的腹面基部着生两枚倒生胚珠,当年授粉,第二年便会迅速增大为球果。 球果2年成熟,熟时种鳞张开,稀不张开,卵形、长卵形、近圆形或圆柱形,直立或下垂;种鳞木质,宿存,上面露出部分通常肥厚为鳞盾,有明显横脊或无横脊,鳞盾的先端或中央多具瘤状凸起或微凹的鳞脐,有刺或无刺,发育种鳞具2种;种子上部具上翅,子叶3~18,发芽时出土。

松果

松树有些种结实较早,5~6年即可有少量结实,15~20年时显著增多(马尾松、油松、云南松等);有些种结实很晚,如红松在天然林条件下,要到80~140年才开始结实(但在人工林条件下,15~20年已开始结实)。 大多数松树结实有间隔性,每隔2~3年或更长的年度丰收一次。 松树雄球花位于新梢的基部,雌球花大多数见于主枝的轴端。 球果成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少数热带松树的雄球花和雌球花于冬末由芽中出现,大多数松树的球花则于初春、春末或初夏由芽中出现。 雄球花簇生,成熟前为绿色或黄至红色,花粉脱落时为浅棕或棕色,成熟后不久即脱落。 雌球花的出现紧接在雄球花以后,为绿色或红紫色。 传粉时的雌球花近直立状。 传粉后,鳞片闭合,球果开始缓慢的发育。 约在传粉后13个月以后的春季或初夏发生受精,继而球果开始迅速生长,一般在第 2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后,着球果成熟,它的颜色由绿、紫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浅褐色或暗褐色。 大多数松树球果成熟后不久鳞片即张开,种子迅速脱落(马尾松、油松等);有少数松树的鳞片张开和种子脱落过程要延续达几个月之久。 有些松树,一部分或全部球果年内处于闭合状态或在树上不定期地张开。 红松球果大而重,成熟前后极易被风吹落。

生活环境

气候条件

由于原产地地理分布的差异,在原产中国的松树中,樟子松、新疆五针松、偃松最耐寒,对热量要求最低。 红松对热量要求也较低。 赤松、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高山松、黄山松、巴山松为暖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树种,对热量要求中等。 马尾松、云南松、乔松和思茅松分布于更靠南的地区,要求较高的热量。 南亚松是热带松树,对热量的要求最高。 对湿润条件的要求,五针松一般高于二针松,但也因种而异。 例如同为五针松的红松和华山松,前者比后者要求更湿润的条件;同为二针松的赤松和马尾松对湿润状况的要求高于油松和云南松。 这与地理分布上随经度而发生的替代现象有关。

松树的价值

观赏价值

松树除经济用途外,由于其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它是中国很多风景区的重要景观成分。 如辽宁千山、山东泰山、江西庐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 尤其是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为首。 各地不少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 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 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 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工业价值

按照结构特征和材性,一般将松树分为软木松和硬木松。 软木松(即单维管束亚属)比较轻软,纹理均匀,强度小,加工容易,早材至晚材渐变,少翅裂。 硬木松(即双维管束亚属)比较重硬,纹理不均匀,强度较大,加工较难,早材至晚材急变,松脂含量高。 但属于软木松中的海南五针松和华南五针松在强度和容重上接近于硬木松。 松树木材可供建筑、电杆、枕木、矿柱、桥梁、农具、器具、家具等多种用途。 各种松木的纤维素含量约为50~60%,木质素为25~30%,为制浆造纸工业重要的原料之一。 松树也可用作薪炭材。

从松树树干割取松脂可以提取松香和松节油。 松树种子富含蛋白质和油脂,含油量都在30%以上,其中具食用价值的有20种,如产于中国的有红松、偃松、华山松等。 红松的种子还可入药,药名“海松子”,是一种滋养强壮剂。 松树的树皮、种皮富含单宁,可浸水提取栲胶。 树皮经粉碎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加压可制成硬纤维板。 此外还可从松树针叶中提取松针挥发油。 针叶中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脂肪、蛋白质以及钙、磷等多种矿质元素,可加工成饲料添加剂,用来饲养家禽、家畜。 利用松枝、松根在窑内进行不完全的燃烧,可制得松烟(见木材干馏),用于制造墨、油墨和黑色涂料。 松枝和松根还是培养名贵药材茯苓的原料。

综上所述,松针以其鲜为人知的惊人功效和覆盖全国的丰富资源,必将成引为引领保健产业革命的标志性产品。

马尾松的叶——松针有极大的药用价值,最早由孙思邈发现,主要是清除人体自由基,可防晕车,可煨水、泡酒,延年益寿。

松树药用价值

1. 抑制脂蛋白氧化和羟“自由基“引起的DNA损伤。

2. 清除“自由基”。

3. 有益于治疗气喘。

5. 抗炎症和免疫调节。

6. 阻止α肿瘤坏死因子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7. 提高运动成绩和抗疲劳。

8. 激活人体成长荷尔蒙的分泌,增加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组织。

9. 改善女性功能失调,子宫内膜异位和痛经。

10. 增加男性正常精子的数量。

11. 降低人体血液内“坏胆固醇”。 提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并调整血浆脂蛋白比例。

12. 延长维生素C的寿命,激活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与类胡萝卜素类如虾青素(英文称Astaxanrthin,简称ASTA)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13. 保护眼视网膜免受由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伤害。

14. 保护内皮细胞,保护血管,降低人们患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几率。

15. 对免疫系统红斑狼疮的病人有治疗功效。

16. 选择性地杀死人体乳房癌细胞。

17. 降低血压,显著地降低血液中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血栓素A2)。

18. 对血小板凝聚和毛细血管渗漏有抑制作用。

19. 保护神经细胞。

20. 减少牙龈出血和牙斑的形成。

21. 治疗牛皮癣和治疗皮肤炎症。

22. 对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有疗效。

23. 改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24. 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

25. 辅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病。

26. 延缓衰老进程,提高免疫力和血细胞新陈代谢功能。

27. 抑制人体因吸烟所导致的血小板凝聚。 此功效可延续6天。

28. 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多脏器功能。

29. 外敷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害,减少紫外线辐身引起的红斑。 并可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 症及多种皮肤病。

松树的化学价值(长白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 var.koreana Nakai 是松科落叶松属植物,落叶乔木,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倒披针状条形,长1~2.5厘米。 雌雄同株,球花单生短枝顶端,球果幼时淡红紫色,熟后为淡褐色或褐色。 树皮褐色,含鞣质。 松树皮提取物被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出售或出口,国外已有用松树皮提取物开发的药品上市。 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松树皮提取物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保护心血管及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长白落叶松分布于中国吉林长白山区和黑龙江牡丹江流域。 在林场其树皮常被当作废弃物处理。 在此之前,还未有对该松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过系统研究的报道,因此,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从应用开发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对长白落叶松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而寻找其中的活性成分。

通过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长白落叶松树皮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3个化合物,运用光谱分析技术(IR,MS、1H-NMR、13C-NMR、2DNMR、X-射线衍射)及化学方法鉴定了32个化合物,分别为:SL-1:异海松酸,SL-5:β-谷甾醇;SL-6:24R-5α-豆甾烷-3,6二酮;SL-7:larixol;SL-8:半日花烷-8⒄,13E-二烯-6α,15-二醇;SL-10:阿魏酸,SL-11:(+)-落叶松脂醇;SL-12:(-)-开环异落叶松脂醇;SL-13:(+)-异落叶松脂醇;SL-15:(+)-9\'-对羟基反式桂皮酸落叶松脂醇酯;SL-16:9'-对羟基反式桂皮酸-7-羟基落叶松脂醇酯;SL-17:(3,4-二氢-7-羟基-3-羟甲基-6-甲氧基-萘烯)-2-基-(4\'-羟基-3'-甲氧基-苯基)酮;SL-19: sesquipinsapol BSL-20:sesquimarocanol ASL-21:vladinol D; SL-22:9\'-对羟基反式桂皮酸异落叶松脂醇酯;SL-24:新橄榄脂素-(9-O-9'\')-开环异落叶松脂醇;SL-25:(+)-9’-咖啡酸落叶松脂醇酯;SL-26:3-对羟基反式桂皮酰氧甲基-2,3-二氢-5-(3-羟基丙基)-7-甲氧基-2-(4'-羟基-3\'-甲氧基)苯基-苯并呋喃;SY-1: 3;4-二羟基苯甲酸;SY-4: 2,4,6-三羟基苯基乙酸;SY-5:间苯三酚;SY-6:(+)-儿茶素;SY-7:(-)-表儿茶素;SY-8:原花青素B3;SY-9:原花青素B6;SY-11:长白落叶松素A:SY-14:长白落叶松素B:SY-15:长白落叶松素C:SY-16:vitisinol;SY-19:长白落叶松素D;SY-24:长白落叶松素E。 其中SL-8、16、17、22、24、25、26和SY-11、14、15、19、24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未鉴定的化合物中有两个高级饱和脂肪醇,一个高级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两个高度不饱和的小分子化合物,两个小分子酚类化合物,两个结构相近混合的二倍木脂素类化合物,两个结构相近混合的多酚类化合物。

松树全身是宝,树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也是优质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而松针过去在采伐过程中基本是任其腐烂或焚烧,不仅浪费森林资源,而且容易引起森林火灾,造成土壤酸化,招致病虫害。 松树皮中虽有松脂,但收集松脂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而收益甚微,一株松树一年只能采一次松脂,树皮环状切割之后收集的松脂只能销售2元人民币,十年共销售20元人民币,被切割树皮的松树不能成材,8-10年内会因为无养料途径而枯死,所以破坏性采割,只能造成资源枯竭和浪费。 而松针的采集属于非破坏性采集(每季一次仅采1/3-1/4,或分片采集),对松树的生长无任何影响,可变废为宝。 松叶不仅有药用价值用于防治氧化应激类及代谢类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糖尿病、中风、老年痴呆症,而且有养生保健功效,松针中含丰富的氨基酸,多种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40多种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粗纤维,可开发多种增强免疫、生发、降脂、安神,延缓衰老等类别保健食品、饮品和酒类,还可开发护肤品、洗发品、洗浴品、安眠枕等日用品。 煮提过程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残渣也是宝,可作饲料添加剂、有机肥料,亦可养殖磨菇,激活一系列产业链,振兴医药、保健、养殖、化工饮料等行业,发挥科学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14繁 殖编辑

松树的苗木繁育主要采用种子育苗或者用枝条进行扦插,此外,另有由我国研究人员创立的直接用松树的针叶束进行无性系苗木繁育的方法,即:针叶束育苗。

种植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为好。 白皮松根系具有菌根菌共生,菌根菌对促进苗木生长具有良好作用,即可以促进苗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高苗木的抗旱、抗病能力。 因此,白皮松育苗地宜连作。

种子沙藏及催芽

采用冬季室内层积沙藏及催芽。 沙藏催芽应在土壤上冻前进行。 选择干净且门窗完好的房屋进行全面消毒,把已消毒且湿度为60%左右的纯沙堆放室内,用纯布袋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装好,使沙和种子体积占布袋总体积的30%~40%,然后将布袋平摊层埋沙中,沙堆上覆草帘,注意通风保湿防冻。 翌年当种子有40%~50%裂口时即可播种。

育苗方式采用容器育苗或高低床育苗。 苗床育苗采用条播,每亩播种量40~50公斤,播后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稻草应用1%浓度的福尔马林或多菌灵溶液消毒。

苗期管理

播后25天~30天幼苗带壳出土,约15天壳自行脱落,此期要防止鸟兽破坏。 种壳脱落后应加强立枯病的预防,每周用多菌灵、硫酸亚铁2次~3次交替喷洒幼苗。 用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3%~0.5%水溶液,前面一人喷药,后面一人紧跟喷水冲洗,否则容易发生药害。 幼苗生长过程中要适时适量浇水,注意松土除草。

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第一年苗高仅4厘米~5厘米,第二年10厘米左右,4年~5年生苗高30厘米~40厘米,10年生苗高1米左右。 苗木在培养过程中要经过2次~3次移植才能培育成大苗。 通常1年~2年生苗进行第一次移植,再培育1年~2年上山造林。 5年生苗进行第二次移植,8年~10年生苗进行第三次移植。 经过第三次移植后,就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

15栽植造林编辑

栽植造林技术因苗木的种类而异。 容器苗带土坨,栽植过程中根系不易受损伤,因而成活率较高。 造林技术也较简单。 裸根苗在起苗栽苗过程中,细小的活动根多半受损伤,其成活决定于根系的再生能力和环境条件,同时也要受苗木质量、年龄、栽植季节和栽植方法诸因素的影响。 移植苗由于根系发达、根茎比大,成活率一般高于原生苗。 造林苗龄主要取决于树种,红松一般以2~3年生苗为宜,但在采伐迹地杂草繁茂地段,则以3~4年生苗为宜。 华北地区油松雨季造林多用1.5年生苗,春季造林多用2年生苗或移植苗。 马尾松则用1年生苗甚至用秋季播种翌春出土的百日苗造林。 一般以早春为适宜的造林季节,而在春旱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则可选择多雨的7、8月造林。 有穴植和缝植两种栽植方法,都要保持苗根湿润,栽植时注意使根系舒展,覆土后踏实。 对于受伤的和过长的侧根栽前可适当修剪。 在干旱地区造林可采取各种削弱地表蒸发的措施。 苗木的配置,一般是每个栽植点栽1株,但也有丛植的,即每个栽植点栽2~4株。 丛植对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有利。 松树造林密度以每公顷4444株(株行距⒈5×1.5米)为宜,也可采取每公顷3333株(株行距1.5×2.0米),甚至2500株(株行距2×2米)的。

松树纯林容易发生病虫害和火灾,生产力也低,因此不管采用栽植或直播造林,都要注意营造混交林。 混交类型要经过长期试验才能确定。 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见的与红松天然混交的树种有紫椴、枫桦、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等。

下一篇:养什么狗比较听话,干净(什么狗比较听话好养)
上一篇:现在市场上大龙虾一般多少钱一斤?一个大概几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