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有哪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有哪些故事)

2023-02-10 21:12: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3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很多比如: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欧阳海、江姐、张思德、牛玉儒、孔繁森、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焦裕禄、雷锋、王进喜、刘胡兰等等。 我想重点介绍一下张思德和赵一曼。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仪陇县,张思德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少先队,成为乡里首任少先队队长。 他积极帮助红军筹粮筹款,受到乡苏维埃的嘉奖。 同年10月他加入红军,在县独立团二营当通讯员,在瓦子寨战斗中立功一次。 同年冬,张思德进入列宁小学学习文化和军事,毕业后被调到省军区指挥部的政治部当交通员,不久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又当了特务连的班长。 在红军中,他作战机智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创造一人夺得2挺机枪的战绩,先后多次负伤。 1935年,他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 1936年到陕北后,入云阳荣誉军人学校学习和养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思德所在部队在开赴前线留下老弱病残,编成了一个警卫连。 张思德因有伤病也被编入警卫连,任副班长,负责云阳镇八路军留守处和荣誉军人学校的警卫。 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 从此,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切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党叫干啥就干好啥。 1938年春,他被调到云阳八路军某部留守处警卫营担任班长。 1940年春,调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长。 工作中,他总是承担困难、艰苦的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全班战士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42年11月,部队合并整编,干部精简下派,一些连排干部要去当班长,多数班长、副班长要当战士。 张思德调中央警卫团1连当战士,他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 不久,他被调到延安枣园,在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 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警卫工作中,为了保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有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经常主动为驻地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他还经常帮助战友补洗衣服、编草鞋、喂战马、挑水烧火、采药防病、站岗放哨,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干好每一件革命工作。 1944年初,张思德响应中共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到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被选为农场副队长。 同年7月,进安塞县山中烧木炭。 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每到出炭时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 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 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 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1000多人,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举行张思德追悼会。 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献了花圈,亲笔题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悼念讲话,对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境界给予了高度赞扬。 “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是毛泽东对张思德的思想道德、理想追求和奋斗足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 张思德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精神。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 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 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0月,赵一曼考进武汉黄埔军校。 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冬奉命回国,赵一曼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秘密工作。 1928年4月,赵一曼与湖南人陈达邦结婚。 婚后不久怀孕。 11月,赵一曼回到上海。 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 在宜昌产下一子。 取名“宁儿”。 1930年,赵一曼带孩子回到上海,抱孩子寄养在陈达邦大哥陈岳云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调到东北,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 1932年赵一曼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 1933年,赵一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 同年4月,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 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 1934年春,赵一曼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铁北区区委书记,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 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 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 1935年秋,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而当地战士们则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 日伪报纸也惊叹的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 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 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 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 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 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 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 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 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 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 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1] 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陈毅评价赵一曼道:“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 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赵一曼被哈尔滨人民尊称为“白山黑水”民族魂, 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则称其为“万民永忆女先锋。 ”

为人民利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句话的意思、为人民利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下一篇:小米手机的广告语“小米为发烧而生”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灰指甲怎样防止传染呢(脚上灰指甲怎样防止传染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