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各是什么)

2023-02-10 13:43: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5

1、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3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2、紫外吸收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法又称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吸收程度不同而对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的方法。 此法所用仪器为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

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经光栅或棱镜分光后,分别通过样品溶液及参比溶液,再投射到光电倍增管上,经光电转换并放大后,由绘制的紫外吸收光谱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扩展资料

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意义:

膳食蛋白质符合人的需要时,可维持正常代谢,生成抗体,抵抗感染,有病也易恢复。 相反,蛋白质供给不足时,会减轻体重,易患贫血,容易感染疾病;创伤、骨折不易愈合;严重缺乏时,血浆蛋白降低,可引起浮肿。

此外癌症与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也有一定关系。 但是,蛋白质摄入过多也可造成肾脏负担。 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代谢所生成的尿酸、氨、酮体等累积过多,可导致衰老;而氨还对机体有毒性,不仅会陡然增加肝脏负担,还会增加胃肠负荷,引起肝肾受累以及消化不良等症。 所以,蛋白质的摄入量要适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外吸收光谱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凯氏定氮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含量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紫甘蓝的营养价值-紫甘蓝的功效与作用
上一篇:桂花有毒吗?(桂花有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