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三 读地貌图

2023-02-10 09:45:3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0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地貌图是地貌研究重要的成果图件。 作为地貌研究者,不仅应会熟练地编制地貌图,而且能从地貌图中获取大量的地貌形态、成因和演化信息。 因此,通过本次实习,学生应学会地貌图的编制方法、表示内容和方式,掌握地貌图的读图方法和步骤,并初步掌握根据地貌图分析研究区的地貌发展史,学习在地貌平面图上编制地貌剖面图,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1)根据教师提供的地貌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地貌图读图。

(2)根据实习要求编制地貌剖面图。

(3)分析研究区的地貌发展史。

(4)实习用具:铅笔、橡皮、三角尺。

(5)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习作业。

三、实习步骤和方法

(1)先听教师讲解地貌图的一般知识。

(2)仔细认真读大沙河中游地区地貌图,读图过程遵循的原则是:先图外,后图内;先图例,后内容;先整体,后局部;先略读,后精读;先具体,后联系;先分析,后综合。

(3)根据实习要求编制地貌剖面图。

(4)分析研究区的地貌发展史。

四、地貌图及其编制

(一)地貌图的分类

根据经济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实际用途,地貌图的分类方案大体有以下三种。

1.按地貌图的内容分类

(1)普通地貌图

是最常见的一种地貌图,即通常所称的地貌图,它是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的综合特征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编制而成的图件。 其内容主要包括地貌形态、规模、成因、年代、发展等。 普通地貌图可分为地貌类型图和地貌区划图。

地貌类型图 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其组合,以及同一地貌类型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编制而成的图件。 绘制地貌类型图的关键是要制定不同等级的地貌类型的科学分类系统。 在地貌类型图的编制中,首先要确定编图的原则、比例尺和内容,以及地貌内容的表示方法,然后进行地貌草图的编制。

地貌区划图 是表现不同地貌类型和组合所形成的特殊地貌综合体,显示地貌形态与成因之间的密切联系。 因此,进行地貌区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地貌形态在成因上的关联,同时还要遵循地貌的区域性原则。 地貌区划存在多级性,如中国区域地貌可划分为地貌区(第一级)、地貌地区(第二级)、地貌省(第三级)的不同等级。 级别越高的地貌区,它所具有的地貌组合和结构等综合性特征越高、越复杂,而级别越低的则越简单。 不同级别的地貌分区,有不同的划分标志,从高级到低级地貌分区,地貌成因由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逐渐转变为以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分区标志也由地质构造逐渐转变为外力作用类型和强度。

(2)部门(成因)地貌图

部门地貌图是根据地貌成因的主导因素划分出来的某一部门的地貌类型图,综合表现各种地貌的特征和时空上的关系。 如冰川地貌图、河流地貌图、岩溶地貌图、黄土地貌图、海岸地貌图、构造地貌图等。 部门地貌图也包括地貌类型图和地貌区划图,它们的编制方法同普通地貌图和地貌区划图,也要进行地貌类型的分类、分级、分区等工作。

(3)专门地貌图

为了解决某一部门生产问题或研究某一专门问题而编制的地貌图,它突出表现某些有关的地貌类型或某些地貌要素的特征和时空上的关系。 如工程地貌图、农业地貌图、地面切割程度图、滑坡地貌图、林业地貌图、环境地貌图等。

2.按地貌图的性质分类

(1)解析图

这是一种大比例尺的地貌图,是为了显示个别地貌形态或要素特征和时空分布的图件,如地面坡度图、地面切割程度图、冲沟分布图、古河道分布图等。

(2)合成图

是把多种地貌要素标绘在同一张图上而形成的合成图,用于表现各种地貌要素或各种地貌类型及时空分布关系。 这种地貌图多为大、中比例尺的图件,如地貌类型图。

(3)综合图

是用于表现某个地区地貌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的图件,是将各种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地貌要素或地貌类型进行综合和概括编制而成的地貌图。 地貌综合图是一个地区地貌类型和要素的综合体现,反映了这个地区的造貌作用、控貌因素和地貌发展,该图多为中、小比例尺,如地貌区划图。

3.按地貌图的比例尺分类

可划分为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和大比例尺地貌图。 小比例尺地貌图(小于1∶100万)是表现大区域的地貌类型和地貌要素的图件,这种图件可在参考地形图、地质图、卫星影像等基础上编制而成。 这类图件常是进行区域规划、远景区划、大区域地貌发展研究、地质研究的重要图件。 中比例尺地貌图(1∶20万~1∶100万)主要表现不同等级的地貌组合,地貌内容比较丰富,要在收集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再进行较详细的野外路线调查和测量,才能完成图件的编制。 大比例尺地貌图(大于1∶20万)主要表现小区域的地貌类型和要素,反映以外力作用为主的地貌特征和时空关系,可直接服务于生产和工程建设,这类图件是通过野外地貌调查而直接在野外填绘,在室内进行校正、清绘而成。

(二)普通地貌图的基本内容和表示方法

1.普通地貌图的编制程序

普通地貌图的编制是依据研究内容和比例尺的大小进行的,不同的研究内容和不同的比例尺的普通地貌图所要求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工作的程度不同。 但无论何种比例尺的地貌图,编图工作的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大体可以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图1-15)。

图1-15 普通地貌图编图流程

前期阶段 是编图的准备阶段,是接受编图任务和编写编图计划阶段。 根据编图任务和研究内容,编写编图任务书,其内容主要包括确定编图的原则、比例尺、底图系统、地貌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制图技术路线,收集编图区的相关地理和地质资料,进行适当的野外工作,对编图区的地貌类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个阶段是编图的基础。

中期阶段 是地貌图编制的实质阶段,在对已收集的资料分析基础上,并进行野外工作,开展地貌的野外观察、填图、照相、素描、测量等,卫星影像的地貌类型和要素的野外验证,以及进行相关样品的采集。 在完成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地貌图的编图内容,首先确定地貌图的图例系统,确定各种专门形态符号的用色标准和图例的技术要求,然后把各种地貌类型和要素的形态符号按照确定的表示方法标绘在地貌草图上,完成地貌草图的编制。 为了确保地貌图的精度,通常情况下地貌草图的比例尺大于(大一倍)最终成图的比例尺。

后期阶段 是地貌图的完善和印刷阶段,在该阶段首先对地貌草图进行修饰和完善,填补其他的图件要素,如图例、比例尺、图名、资料来源、完成时间、完成单位等,完成最终地貌图的编制。

2.普通地貌图的基本内容和表示方法

(1)地貌图的基本内容

普通地貌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貌形态、成因及年代三个方面。 在地貌形态方面,要表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貌的三维空间形态、规模、坡度、表面起伏等。 地貌成因包括动力因素、构造、岩石性质等,这些都影响地貌的形成和形态特征。 地貌年代是指地貌的形成时间。

(2)地貌图的基本内容表示方法

A.地貌形态的表示方法

在地貌图上地貌形态的表示有以下几种方法。 它们各具特色,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或综合使用(图1-16)。

图1-16 金河河谷地貌图(上)和地貌剖面图(下)

等值线法 该类方法的一种是用地形等高线表示地形的陡缓变化; 另一种是用某些能反映地貌地形变化的参数的等值线来表示地貌形态的变化。 第一种一般用于表示大的地貌形态,能较好地显示出地形的起伏、陡缓变化、沟脊展布等,还能定量地表示地形的高度、坡度等。 因此,在编制地貌图时,通常都需要把地形图作为地貌编图的底图,在此图上标绘各种地貌形态。 如果地貌图的比例尺比较小,地貌形态也小,受等高线精度的限制,这些地貌形态就很难反映出来。

第二种方法通常用地面坡度等值线、地形切割深度等值线、地形切割程度等值线、冲沟长度等值线等来表示地貌形态。 用这类等值线表示的地貌图在水利工程、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城市建设、地质灾害评估等方面应用比较广泛。

符号法 就是用规定的图例符号来表示地貌形态,具体的地貌形态符号可参照国内外的习惯用法,其形状要尽量具有象形化,如用扇形去表示洪积扇、冲积扇或三角洲,用点的组合去表示沙丘、沙地、河漫滩等,用点和长短线段组合去表示沼泽地、盐碱地、滩涂、冲积平原、滨海平原等,用黑色三角形去表示山峰,用“×”表示垭口,用锥状体去表示火山锥,等等。

注记法 用数据或代号来表示某些特征地貌形态的定量特征,如山峰、溶洞、断层崖、夷平面等形态,常用数字来表示它们的高度、大小等。

颜色法 用不同的颜色去表示不同的地貌类型,在实际使用时尽可能用少数的几种颜色,组成较多的色阶,表示较多的地貌类型。 用色时尽可能参照国内外的习惯和接近自然的本色,如风沙地貌类型用橘黄色,黄土地貌类型用土黄色,冰川地貌类型用淡紫色,流水侵蚀地貌类型用棕色,流水堆积地貌类型用绿色,火山熔岩地貌类型用红色等。 用色系的组合去表示地貌的组合或区域地貌间的总体性,如海底地貌常用蓝色的色阶从大陆坡向深海平原由浅变深。 在陆地上,用绿色到橘黄色色阶的逐渐变化依次表示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地貌类型,如从平原→丘陵→高原→山地→极高山。

B.地貌成因类型的表示方法

在研究地貌形态特征时,还需研究地貌成因,地貌成因能显示这个地区的造貌作用动力特点和过程。 在某一地段内,可能由多种成因的地貌类型组成,在地貌图上要用不同的标记把不同成因的地貌类型表示出来。 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代号法 用不同的符号去表示不同的地貌成因类型,如用 D 代表剥蚀地貌,用 F 代表侵蚀地貌,用K代表岩溶地貌,用G代表冰川地貌,用V代表火山,用T代表阶地,用P代表洪积扇等。 对一些堆积地貌还可与地貌年代结合起来表示,如Qp1al表示早更新世形成的阶地地貌,Qp2pl表示中更新世洪积地貌。

线段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示方法,用不同粗细、密度、形态、方向的线段或它们的组合去表示不同成因的地貌形态类型。

颜色法 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可参考国内外的习惯,颜色的使用尽量符合通用的表示规则或国家标准。

C.地貌年代的表示方法

表示地貌年代的方法有三种。

代号法 即用地质年代代号去表示地貌的形成年代,在确定了地貌的形成年代后,在地貌图上依次用地质年代代号把它们表示出来,常用的有N代表新近纪,Qp1代表早更新世,Qp2代表中更新世,Qp3代表晚更新世,Qh代表全新世。 在河流地貌中,通常用T1、T2、T3等依次表示阶地的形成年代从晚到早,在洪积地貌中,通常用P1、P2、P3等依次表示洪积扇的形成年代从晚到早。

注记法 把测年数据直接标记在地貌类型上。

颜色法 用不同的颜色去表示地貌年代早晚,通常是地貌年代越老,其使用的颜色就越深,反之,地貌年代越晚颜色越浅,颜色的使用要符合国内外的习惯,或符合国家标准。

五、实习作业

(1)读图1-17,分析各地貌成因和形成时代。

图1-17 大沙河中游地貌图

(据赵良政,1991)

1—白垩纪-古近纪高夷平面;2—新近纪低夷平面;3—第三级阶地(Qp1);4—第二级阶地(Qp2-2);5—第一级阶地(Qh1);6—侵蚀阶地前缘;7—基座阶地前缘;8—堆积阶地前缘;9—早期洪积扇(Qp2-1);10—晚期洪积扇(Qp3);11—河漫滩与河床(Qh2);12—侵蚀沟;13—峡谷;14—宽谷;15—断层陡崖;16—地形标高点(m);17—地貌类型界线地貌形态组合类型:Ⅰ—由花岗岩组成,中等上升的侵蚀-剥蚀低山;Ⅱ—由砂岩组成,微弱上升的侵蚀-剥蚀低山;Ⅲ—山前洪积平原、台地;Ⅳ—侵蚀-堆积河谷地貌

(2)编制AB线地貌剖面图。

(3)分析该地区的地貌发展史并编写报告。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指导书

下一篇:500种家常炒菜菜谱(家庭小炒500款)
上一篇:热水瓶盖,用木塞,还是硅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