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岳中的五岳是哪五岳?

2023-02-10 08:17:2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9

三山指黄山、庐山、雁荡山。 五岳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其中北岳古今不同。

1、黄山位于中国安徽南部,是中国的三山之一,黄山距市区屯溪69公里,北纬30度10分,东经118度10分,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山脉面积1200平方千米,规划入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黄山

从风水文化上讲,南干巽龙经西藏云南贵州湖南江西,遥遥千里而来,入安徽起顶于黄山。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纵横,有莲花峰1864.8米、光明项1860米、天都峰1810米三大主峰,七十二峰,脉分八方,真大龙祖山矣!所谓玉屏、华盖、龙楼、凤阁,辞楼下殿一应俱全,迎客松就位于玉屏楼左侧,到黄山莲花峰一览便知。 黄山为金陵之祖,传婺源曾有一碑,书“金陵正脉”,今已不存。 黄山正脉西南向东北行进至金陵,故此,黄山是金陵的太祖山无疑。

2、庐山地处江西北部,九江市南部。 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东与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九江县、德安县、共青城市接壤,北与濂溪区(原庐山区)相连,南与永修县湖洲相接。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山地地貌,背靠庐山,面向鄱阳湖。 风水文化中属南龙范畴。

庐山

庐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历来被称为“人文圣山”。 原星子县相传“有星坠湖(鄱阳湖落星墩)”而得县名,设县已有千余年。 千百年来,儒家、 星子地名起源--落星墩。 佛教、道教文化在此地水乳交融、相互影响,是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学和一千数百年的禅宗兴盛区,是南天师道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所在地,是中国田园诗的摇篮,是我国隐逸文化的典型区域。 庐山历来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古代和近代留下了2500余篇咏庐山诗文,1300帧摩崖石刻。 田园诗派鼻祖陶渊明生长于此、创作于此,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题西林壁》。

3、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 距杭州297公里,距温州68公里。 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 史称“东南第一山”。 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 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 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 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一般指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

1、东岳泰山: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中部泰安境内。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泰山对中国人以及中华文化影响甚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诸多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和掌故。 儒释道三教并存,宫观庙宇不计其数,历代君王及文人墨客都在泰山上留下过自己的诗文墨宝。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 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 古人以“泰山北斗”来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东岳泰山

泰山因其气势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 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显示出这一带早期的人类活动。 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也反映出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 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权的象征。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 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 据《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 ”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泰山仰慕备至。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河溪以玉皇顶为分水岭。 北有玉符河、大沙河注入黄河,东面的石汶河、冯家庄河、南面的梳洗河、西溪,西面的泮汶河,均注入大汶河。

2、南岳衡山: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衡阳南岳区,旧时汉族民间广泛崇拜的神祇,即南岳衡山君神,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海拔1300.2米。 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有“南岳独秀”之美称。

南岳衡山

衡山呈北东—南西走向,北起衡阳市衡山县福田铺乡,南迄衡阳市衡阳县樟木乡,长38公里,西起衡阳县界牌镇,东止衡阳市南岳区,最宽处17公里。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紫盖峰、天柱峰、祝融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 衡山东北坡、东坡、东南坡共计河川26条,经衡阳、湘潭、衡山三县的易俗河、荆坡河、乌石港、龙隐港、萱洲港、白鹭港等注入湘江。

3、西岳华山:华山又称西岳,为五岳之一,位于中国陕西渭南华阴市,西距西安市120公里,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 华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华山共有五峰,即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云台。

西岳华山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

4、北岳恒山:

1)古恒山,原北岳恒山在曲阳西北,也名常山,人称古北岳,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 位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的神仙山(又名大茂山主峰1898米)。

北岳古恒山

自虞舜帝以下历代王朝皆祀北岳于曲阳,明代始以山西浑源的玄岳为北岳恒山,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移祀北岳于浑源。 修德寺位于曲阳县城西南,曾出土石像2200余件,绝大部分是白石造像,是目前国内出土数量最多、时间延续较长的一批佛教造像,对研究佛教发展史有重要的意义。 北岳庙位于曲阳城西,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年间,为祭祀北岳恒山之所。 庙内古建成群、碑碣林立,现存北魏至明清碑共计160余通,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保留下来的《北岳恒山图》和明太祖朱元璋撰写的《洪武碑楼》等碑刻艺术价值最高;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内的巨幅壁画“天宫图”,据记载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

2)今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区62公里。 号称108峰,东西绵延150公里,横跨晋、冀两省。 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 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北岳恒山

今北岳是明末清初时才被定为山西浑源天峰岭,而古北岳恒山是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保定市阜平县大茂山。 从秦代到清初的1700多年的历史中,历朝皇帝祭祀的恒山都在河北大茂山,有明确史料记载。 直到明朝后期才把北岳恒山“易地安置”到山西浑源,清代才开始在山西的恒山祭祀北岳。

今恒山,明朝中期利用古恒山人文景观损坏严重之际,通过伪造仙迹,牵强附会转移到天峰岭上,不断要求北岳移祀,并最终在顺治年间获得刚刚入关的清政府承认,上升为北岳,成为五岳之一。

关于北岳改祀: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兵部尚书马文升,议祀北岳于曲阳改为浑源,理由:一是曲阳在京都之南;二是曲阳北岳庙距北岳恒山140里;三是宋失云州,始祭恒山于曲阳。 这第三个理由纯属编造,时任礼部尚书的倪岳予以反驳,奏议没有生效。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户科陈公奏罢曲阳庙祀改祀浑源获准,但仍祭于曲阳。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帝允刑部给事中粘本盛之请,始改祀浑源,改祀之争历时150余年。

造成北岳改祀于山西省浑源县天峰岭直接原因:一、河北在元代、明代初期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减少,同时建于大茂山上的原有庙宇损毁严重,明朝从洪洞县向河北大移民可作旁证。 而进入恒山交通阻塞,只能到曲阳祭祀,不能亲临登山之乐。 同时山西在元末明末战争中损失相对较少,人口及历史文化保留较多,于是朝中逐渐产生了改祀派,想把保定的恒山正位改祀于浑源的天峰岭。 直到清初顺治年间满清入关不久并不了解实际情况,朝中改祀派占了上风,终于改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 二、浑源人注重名山文化的宣传、挖掘、培养,特别是在天峰岭脚下修了悬空寺(北魏后期公元490年始修),天峰岭上建了不少的庙宇、神殿,这也增加了改祀于此的分量。 (没有重视就得不到重视)

不过,对于“改祀”一事,明清两代都有不少人反对。 如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对曲阳、浑源考察后,作《北岳辨》就认为北岳在京都之南的理由不能成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历代的制度是“改都不改岳”。 至于“宋失云州始祭曲阳”一说,更是错误,还用大量史实碑文驳斥马文升之说。 如果单从自然景观来讲,论山的雄、奇、险、秀,保定的古恒山皆在浑源的天峰岭之上;要论人文景观和交通便利,古恒山就逊色了。 清帝之所以“改祀”,据推测可能与崇尚佛教,注重人文景观和交通便利有较大关系。

5、中岳嵩山:嵩山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 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东西绵延60多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 嵩山地处中原,东西横卧,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嵩高”、“崇山”,西周时称天室山。

中岳嵩山

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阳后,以“嵩为中央、左岱、右华”,为“天地之中”,称中岳嵩山。 嵩山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共72峰。 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 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 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

OK,关于五岳是哪五岳和笑傲江湖五岳是哪五岳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电商货源都是在哪里弄的啊?
上一篇:最漂亮的行书书法作品(最漂亮的行书书法作品 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