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怎么死的?杨广死因真相?

2023-02-09 17:08:1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9

据史书所载,隋炀帝杨广死于兵变,被叛军所杀,大致经过是这样的: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炀帝幸江都(今扬州)。 北方混乱。 李密在洛口起兵。 炀帝不敢北归。 似乎想久驻扬州。 而随隋炀帝南下的禁军都是关中人。 "久客羁旅,见帝无西意,谋欲叛归"。

这时管领禁军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恐难驾驭,索性乘机煽动禁军叛乱。 司马德戡先与另一位武贲郎将拓跋礼及直阁裴虔通密谋。 很可能宇文化及之弟宇文智及也是同谋。 这些人密谋之后,才将这件事告知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当时是屯卫将军,比这些人级别高。 宇文化及听后非常害怕。 这段时间,从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至第二年三月这些人一直驻扎在扬州。 十月,李渊攻入长安。 奉代王为帝。 遥尊炀帝为太上皇。 至第二年三月,禁军军士,全副武装迎宇文化及。 引入朝堂。 号为承相。 并以令狐行达为凶手,弑帝于宫中。

杨广死前,宇文化及煽动叛军将之包围,杨广闻变,慌忙换装,逃人西阁。 不久被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人搜出来,杨广对他们说:"我实负百姓;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宇文化及命令封德彝宣布杨广罪状。 杨广对封德彝说:"卿乃士人,何为亦尔?"

封德彝满脸羞愧,转身离开,杨广爱子杨呆,才刚刚十二岁,在杨广身边,大声哭号,裴虔通将他杀死。 杨广要求喝毒酒自杀,文举等不许,他们命令狐行达让杨广坐下,杨广自解练巾给行达,最后令狐行达将其勒死。 隋江都太守陈棱找到炀帝灵柩。 草草地准备天子仪卫,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当时被杀的王公,都埋葬在炀帝坟茔的两侧。

事件的起因原来是关中军士离家时间过久,思乡心切。 禁军将领看大军要乱,就跟着一齐起哄。 本来是想抢一批财物西归。 宇文智及看谋反者众多,机会难得,一定要拉其兄一齐造反,就造成了这场兵变。 看起来原因很简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疑问。 当时参与杀杨广的,不只是士兵和武将,还有文臣。

杨广斥责文臣封德彝,封德彝就羞愧的走开了,这明显是个集体阴谋,不单单是禁军的事。 难道就因为杨广不肯北返,就杀他么?不肯北返应该仅仅是个诱因,那么深层原因是什么?还有,杨广是对不起百姓。 但对上层鲜卑人很好的,这些鲜卑贵族不可能为了百姓而杀他。

宇文化及并非是北周皇室人员,宇文化及篡位后,先是拥立杨广的侄子,而不是北周皇室人员。 因此,宇文化及等杀杨广,不大可能是为了回复北周江山。 为什么这些人杀死杨广?

有人认为,杨广是被李渊害死的。 有关史书有过这样的记载,当时李渊欲起兵谋反,他对突厥说:"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当时李渊在太原留守,身为国家重臣,他不但不忠心捍卫隋朝,还和突厥勾结,"遣刘文静使突厥,约连和。 "

这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明确记载。 有了突厥这个强援,李渊自然所向无敌,很快攻入隋都长安。 在这危急时刻,隋炀帝怎么办呢?他想在南方稳扎稳打,东山再起。 因为李渊勾结突厥造反时,他向突厥承诺,要把国都长安的女人、孩子献给突厥人。

杨广禁军的家属都在长安,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妻子、儿女被突厥人掠走?可是杨广又不愿回长安。 禁军们能不急吗?在这种情况下,禁军哗变。 当然,这个说法也只是一种推测,杀死杨广的真正原因,懂历史网无法定论。

var cpro_id = "u6796259";

下一篇:Excel表格中如何设置自动编号
上一篇:我国四大名花是哪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