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里的sapir-whorf hypothesis是什么意思

2023-02-09 16:02:5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7

sapir-whorf hypothesis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由语言学家兼人类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及其学生本杰明·李·沃夫(Benjamin Whorf)所提出,是一门关于人类语言的心理学、语言学假说。

这项学说认为,人类的思考模式受到其使用语言的影响,因而对同一事物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不过这项学说引起了一些争议,也招致了一些批评。

语言相对性原理(萨丕尔-沃夫假说)认为不同语言里所包含的文化概念和分类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的使用者会因语言差异而产生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

这个“语言结构影响语者认知结构”的说法涉及到人类语言学、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神经语言学、认知科学、语言人类学、语言社会学、语言哲学等多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被广泛学习。

扩展资料

沃尔夫假说并不存在明确的定义。 这主要是由于沃尔夫在表述自己观点时语言不明确。 这又是由于沃尔夫英年早逝,没出过专著(论文集为后人整理)。 生前没来得及对表现出来的观点进行归纳和取舍,系统地归纳梳理自己的理论。 所以,关于该假说的确切定义并不存在。

国内学者对沃尔夫假说的理解大致为三种:其一,语言影响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其二,语言影响人的世界观;其三,语言影响人的思维③。

Brown (1967:25) 提出了沃尔夫假设三段论:

1) “语言结构差异论”(语言A 的结构不同于语言B 的结构)

2) “语言文化相关论”(文化A 与文化B 的行为结构差异同语言A 与语言B 的结构差异有关联)

3) “语言决定论”( 语言A 的结构决定文化A 的行为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沃尔夫假说

好了,沃尔夫假说的内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沃尔夫假说两个经典的例子、沃尔夫假说的内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下一篇:飞羽竹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飞羽竹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全)
上一篇:录取前省招办要审核哪些材料(省招办录取审核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