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是清官?他竟曾写无字信给贪官通风报信

2023-02-09 10:23:4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0

纪晓岚,正名纪昀,清朝中叶学界泰斗,乾隆第一御用文人。 侍君数十年,官居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我们看到一位两袖清风,跟贪官污吏斗智的清官形象。 那么历史上的纪晓岚真的是这样一位宁愿住草堂也不跟贪官有任何瓜葛的人吗?这里想说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夏天跟他有关的一件事。

这天,退休多年的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在山东德州家中,接到儿女亲家纪晓岚送来的一封信。 信是纪晓岚打发人连夜从京城赶到德州送到的。 卢见曾拆开信封,惊愕非常。 原来,这封得严严实实的信,里里外外没一个字,只装着一撮食盐,一撮茶叶。 同属进士出身的卢见曾,目光在这两撮盐、茶上扫过来扫过去,吓出一身冷汗。 他看明白这封无字信暗藏的信息:“盐引亏空,立案侦查(茶)”。

盐引,宋代以来一直是官府准予商人运销食盐的凭证。 从清乾隆十一年起,负责主产区盐政事务的两淮盐政使、盐运使,发放“引”证时开始收手续费。 这笔费用也叫盐引。 每“引”盐两百斤,收引银三两。 此后二十二年间,引银总数超过两千万两。 这么多银钱,竟没一两归国库,全都入了盐政、盐运使等盐官的腰包。 这种贪污公款的行径,上上下下心照不宣,唯独皇帝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卢见曾当盐运使那些年,自然也捞得大把大把盐引银子。 多年来,这桩事从来没人过问,一直安然无事。 卢见曾哪里料到,今日东窗事发,朝廷要来查处了。

原来,这年春,新任盐政龙拔世“不会做人”,为“引”银分赃不均,跟同僚闹翻。 一气之下,向乾隆奏报,将侵吞盐引案情全抖搂出来。 乾隆又惊又气,忙召开御前会议,同包括纪晓岚在内的几位近臣议定:派员秘密侦查,查清后一一严办。 会后,天色已晚,纪晓岚彻夜未眠。 这案子牵扯到二女儿的公公卢见曾。 一旦查出,卢家完蛋,女儿难逃株连。 聪明绝顶的纪晓岚,自以为那无字信是个不留蛛丝马迹的泄密妙计。 哪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派人到山东给卢家送信情事,全被他的政敌和珅探听到并上奏乾隆了。

纪晓岚通风报信后第三天,乾隆帝单独召见他,“你虽然未写一字,未传一言,但通风报信,证据确凿。 ”乾隆帝对这个他最看重、最欣赏的“大清第一才子”,网开一面,批示:“纪昀从轻谪戍乌鲁木齐。 ”

酷爱诗文、附庸风雅的乾隆帝,身边没了纪晓岚,深感少了诸多文化生活乐趣。 不到三年,纪晓岚就得到“特赦”,召回京城。 不仅官复原职,而且官越当越大。

var cpro_id = "u6796259";

下一篇:隋炀帝杨广做了一件事 影响中国历史1400多年
上一篇:猕猴桃和奇异果怎么区分,要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