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谁发明的?

2023-02-09 10:12:0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3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重大贡献。 它是根据物理学上磁学原理研制而成。 它最早发明于何时,是谁人发明的,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传统的说法,也是权威性的说法是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市)的轩辕黄帝发明的。 西晋崔豹《古今注》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 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

宋代刘恕的《通鉴外记》记载:“蚩尤作大雾,军士昏迷。 轩辕作指南车以示四方。 ”南朝梁沈约的《宋书·舆服志》有更为详细地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士皆惑。 黄帝令风后作指南车,以别四方。 指南车,一名司南车。 上有仙人,车虽转而手常南指。 ”许多史书上说黄帝造的指南车是在车上站着一个木制的人,他一只手举起来,指着南方,任凭车子怎样转换方向,那只举起的手总是指向南方。 当然这些还只是根据古代传说记载的,还不是当时人记当时事。 而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还是河南新郑人韩非的《韩非子·有度篇》:“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 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韩非这段话作为国君怎样才不受臣子的迷惑而能明辨方向:就像人走路一样,由于地形地貌的变换,行人不知不觉地就迷失了方向,因此,要做一个司南以定其方向。 它的作用和近代的指南针略同。

《韩非子》说“先王立司南以端夕”,“先王”很可能是韩王,也可能是泛指。 “端朝夕”是正方向的意思,就是明确方向。 这个记述是在公元前3世纪,实际上“司南”还要更早。 与此同时的《鬼谷子·谋篇》一书作了这样的记载:春秋时,郑国人到远处深山密林中采玉,怕迷失方向,便把司南装在车子上,用它来指示方向。

至于“司南”是什么样子,张文彬编著的《简明河南史》是这样表述的:“司南用天然磁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象一把小汤勺一样的东西,然后把它放在一个光滑的木盘上,勺柄即自动指向南方。 ”由此看来,在春秋时期我们新郑人已使用了这种指南仪器。 以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万毕术记》也有记述,不过没有东汉王充的《论衡·是应篇》记述具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还证说: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勺形,勺底呈球状,将其南极磨成勺子的柄,然后放在地盘上,盘的四周刻着“八干”、“十二支”和“四维”二十四方位,盘子中央有直径5厘米至10厘米磨得很光滑的地方用来放勺,使用时,将勺轻轻一拨,使之转动,等勺停下来,它的长柄便指向南方。 再后是北宋曾公亮著的《武经总要》记载的是:“指南鱼”。 沈括《梦溪笔谈》则记载为指南针,说:“方家以磁石针锋,则能指南。 ”由此可见到宋代“司南”已演化为指南针了。

var cpro_id = "u6796259";

下一篇:古代十大叱咤政坛的女人排行榜 古代十大最美皇后
上一篇:吊兰怎么浇水和施肥(金边吊兰怎么浇水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