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救危扶厄 不慕功名 以救治人命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是名垂千古的医者 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2023-02-08 16:57:1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而比起好些名医的世家传承,甚至草根身世来,医圣张仲景,却是个绝对的另类,他的家庭,是当时东汉王朝的官僚世家,虽说比起名门显贵有差距,生活却还优越,家里的藏书尤其多,家风传承很好。 作为这种家族的子弟,在那个已经基本看出身的东汉中后期,更是生在了蜜罐里,基本是到点出山做官,享受优厚生活。

可是张仲景很快就发现,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哪怕是在家读书时,家里的浩繁藏书里,有一类图书,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医书。 哪怕读经史子集时,里面的医学故事,也常令他拍案叫绝。 这个旁人看来陌生的领域,于他却有着无比的吸引力!

而也在看过了身边太多事情后,张仲景越发认定,自己一定要走上这条路。 那个年代,正是东汉瘟疫肆虐的年代,从东汉中期起,鼠疫就像恶魔一样,常年在中华大地上徘徊,甚至就连锦衣玉食的东汉皇宫,皇子皇孙们染瘟疫而死,都是常见的事情,民间的情况,更是严重到恐怖,就以张仲景晚年回忆说,自己的家族,大约同辈的亲人们,有七成都死于伤寒瘟疫,各地的情况,甚至到了“室室有号泣之哀”的地步,悲情的场面,从小就耳濡目染。

比起这般悲情的场面,作为一个官宦子弟,他看到的官场圈子,场面却是更悲情,官僚们要么互相倾轧,要么就是成天空谈无用的学问,毫无治民的经验,少年的时候,眼中还无比神圣的官场,随着年岁越长,却发现越发可笑。 难道作为一个官宦子弟,自己以后要走的路也是这样?不!绝不!也正是在看过了太多类似的场景,小小年纪的张仲景,心中对医学的热情,终于烈火一般燃烧起来。 十岁的时候,就拜了当地名医张伯祖为师,开始了学医之路。

如果说先前的张仲景,好似少林寺里看守藏经阁的少年,早就把各种典籍一一涉猎,那么在拜张伯祖门下时,他开始的,就是更加艰辛的修炼之路。 这位张伯祖先生,当时就是南阳头号医生,更是治疗伤寒瘟疫的高手,年纪轻轻的张仲景,不但在他门下学文化,更要一次次给他打下手,亲眼看着他诊治各种伤寒病人,年岁大点的时候,还要亲自上手帮忙,就这样二十年时间,多次亲身实践。

这段经历,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只要稍微脑补一下医学常识,就知道这一条路,简直就是每天在敲死亡的大门,伤寒瘟疫的传播速度,了解一下世界上几次重大的瘟疫,就知道有多恐怖。 以张仲景自己的话说,曾经在一天之内,见识过十多种不同的伤寒病例,而且接触到病人的患者家属,也都无一例外感染。 每一次的抢救,几乎就是与死神擦肩。 幸运的是,张仲景熬了过来。

他在这个领域里,越发展现出卓越的天才,甚至到了三十岁时,已然是在洛阳都十分知名的医生。 当然在大家眼里,作为一个官宦子弟,他的医生身份,也不过是在玩票而已,由于有过不少成功治疗的经历,他和诸如刘表这些名流人物,也都有了良好友谊,凭着这好人脉,他三十岁左右的时候进入了官场,到了建安年间,更是官升一步,荣任长沙太守。

在好些人看来,这位年轻时候的医学票友,现在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官僚了。 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场任命,竟然会是这位医学爱好者,人生重要的分水岭在东汉那个年代里,官场的一个硬规矩,就是“既官勿医”,既然要做一个官员,那就断了亲自行医的念头,这就是东汉王朝的体面。 可是,张仲景为官的年月,却是个特殊的时期:建安时代。

说到这个时代,文学爱好者们很熟悉的,就是著名的建安文学,但是当时老百姓们最熟悉的,却不是离他们很远的文学,却正是近在咫尺的瘟疫,就是在建安年间,早就肆虐多年的瘟疫,已经到了空前恐怖席卷的阶段,张仲景在任的长沙,更是出名的重灾区。 以张仲景自己的话说,很多当地的乡镇,由于疾病肆虐,已经变成了空城。 面对空荡荡的城镇,张仲景终于下了决心:规矩!不要了!

他正式在府衙打开了门,规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端端正正的在大堂里,为当地百姓诊治。 每到这时候,昔日的官员张仲景,就变成了医生张仲景,多年修炼的医学才能,更是完美的施展,哪怕遇到无法诊治的病,他也会不辞劳苦找到医法,甚至放下官员的架子,主动登门求教!

于是,就好像残酷的车轮战一样,医生张仲景,以惊人的毅力,完成着这个艰巨的治疗工作,而他的治疗经验,也是越发丰富,眼看着治理伤寒,信心越发的足,可是宦海浮沉,却越发的心寒,此时的大汉王朝,已经是末世,瘟疫如此严重,救灾却十分低调,各级的官员人浮于事,百姓的死活根本不放在心上。 可以攻克得了瘟疫的张仲景,却苦于医药缺乏,得不到上层的支持,依然眼睁睁看着大批病人死去。 这种无能为力的痛苦,彻底刺痛!

终于,到了五十五岁那年,张仲景终于认定,指望自己来救瘟疫,是救不过来的,指望朝廷,更是不靠谱的,唯一的办法,只有继续离经叛道:官也不做了,带着全家去岭南隐居,为了一件比坐堂瞧病还要重大的事:写书!他要写一本书,一本包括了所有伤寒杂症治疗方法的书,里面要写明白各种症状,明白的让老百姓都一看就懂,更要有各种靠谱的治疗方法,不但要有疗效,更要有细化区分的针对治疗。 为了这个理想,他开始了人生最艰辛的阶段,在岭南忍着寒苦生活,过着离乡背井的日子,躲避着战乱肆虐,一笔一笔,写下这个理想。 虽然直到公元285年,他的灵柩才得以返回故土,但他成功了,这本书,就是《伤寒杂病论》。

在西晋年间,西晋人王叔和将这部书整理后,终于流传天下,之后历经汉唐宋各代,书中有关治疗瘟疫的宝贵经验,得以代代流传。 在恐怖的伤寒瘟疫面前,这本历经心血的图书,虽然有好些内容散失,但核心的思想保存了下来,并在之后中国一次次瘟疫灾难中得以验证。 它好像一盏明灯,给中国人照亮了一条战胜瘟疫的路。 如果没有这本书,我们可以想象欧洲黑死病的恐怖惨状,而同时代的中国,因为这本书,炎黄子孙才多了一把抗击瘟疫的盾牌!

张仲景以扁鹊为标杆,主张医者就应发挥前代名家的优良传统,他在著作开始就对扁鹊的经历和为人进行赞扬。 当初扁鹊去给患有假死症的虢国太子看病,治愈之后,人们称他能起死回生,扁鹊十分谦虚,并不以此作为自我吹捧的资本。 由于战国时,战乱不休,人们常常有各种不同病症,扁鹊只求能治好病,并不局限于自己的专长,妇科、儿科等医生他都做过。 对于扁鹊大度无私、以病人为重的品质,张仲景十分敬慕,他在为人治病的过程中,往往比照扁鹊,注重自己的医德修养。

在基本的修养之外,张仲景主张医者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以为病人诊治为重。 当时有不少医家热衷功利,不重视医术,张仲景对此加以批评,称一旦遇上病患,必然会耽误病情,引发严重后果。 正是因为目睹了无数人患病而逝,无人可以救治,张仲景才决心投入行医事业中,并将经验汇集成书。 在著述里,张仲景毫无卖弄、夸耀之意,全都是以平实易懂的语言,对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法进行论述,方便人们进行阅读和参考。 据说,张仲景担任官职时,每逢月初、月中,就会在官衙里摆好案几,为百姓治病,这便是后世“坐堂”的由来。

张仲景反对保守不前的态度,认为要了更多疾病知识,医者在深入研习前贤著作,知晓其实质的同时,也不能因循守旧,不加改动就运用。 在张仲景看来,要注重推断、演绎和创新,根据实际病症决定怎样诊治,切勿固守旧有的治疗方式,要因时而变。 在治病过程中,张仲景强调,医者必须认真负责,以人命为重。 有时候,诊治效果怎样,不仅单纯取决于医者专业水平,更同医家的医治态度和作风有关。 作为医者,对待病人就应该仔细谨慎,详审明察,不能粗心大意,忽略病人状况。

东汉时巫祝盛行,而张仲景对此坚决反对,并劝说人们不要迷信巫神,对于有些病人行止怪异、情绪变化无常,这都是疾病引起的,而不是什么巫怪作祟。 张仲景正是在看到很多病人因为受到巫师的蒙骗而白白送命,于是对此格外注意,还常常提醒病人。 身为医者,张仲景谨慎细心,并已在医学上不断进取作为自己的目标。 他从年少时期,就热爱医学,并且以先贤的言论激励自己,坚持研习医学,不断取得成就。

张仲景不仅取得了难以企及的成就,而且有着高尚的品性。 他始终将前辈视为标杆,在从医道路上始终端正严肃,不慕功名,以救治人命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不论是借鉴古人经验,还是不断学习、研习新的医术,他都是为了使当时饱经苦难的人们减缓疾病带来的疼痛。

他贬斥巫神,号召人们不要轻易听信巫邪的鼓吹,凡有不适要及时医治,也体现了他对行医求真切实的态度。 东汉末年,人们经受了战乱、疾疫、灾难的摧残,虽然有数不胜数的人因此死去,但是同样有像张仲景这样的医者,立志救人于危难之中。 他的事迹和遗留的著作,不但受到东汉时人的赞誉,也一直被后人所尊敬和感念。

下一篇:宋朝的经济到底富裕到了什么程度?宋朝经济为何能得到快速地发展?
上一篇:无心登基的杨广,改变主意竟是因为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