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 至有先后行有位次

2023-02-08 15:26:3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7

[i](《素问·六元正纪大论》)[/i]
帝曰∶夫子言可谓悉矣,然何以明其应乎?[i](此连前章而求其气应之明验也。 )[/i]岐伯曰∶昭乎哉问也!夫六气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 [i](次,序也。 位,方也。 凡主客六气各有次序,亦各有方位,故欲明其应,当于正月朔日平旦视之,以察其阴阳晦明、寒温风气之位而岁候可知。 盖此为日时之首,故可以占一岁之兆。 )[/i]运有余,其至先,运不及,其至后,[i](至先者,气先节候而至;至后者,气后节候而至也。 )[/i]此天之道,气之常也。 [i](有余至早,不及至迟,此天气之常也。 )[/i]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 [i](正岁者,和平之岁,时至气亦至也。 )[/i]帝曰∶胜复之气,其常在也,灾眚时至,候也奈何?[i](言胜复之气,本常有也,而灾眚之至,何以知之?)[/i]
岐伯曰∶非正化者,是谓灾也。 [i](当其位则为正化,非其位则为邪化,邪则为灾矣。 )[/i]
帝曰∶气至而先后者何?[i](同前《六元正纪大论》。 先言其早,后言其迟也。 )[/i]岐伯曰∶运太过则其至先,运不及则其至后,此候之常也。 [i](此即前先天后天之义。 )[/i]帝曰∶当时而至者何也?岐伯曰∶非太过、非不及则至当时,非是者眚也。 [i](当时者,应期而至也,是为正岁。 若应早而迟,应迟而早,皆为灾眚也。 《六微旨大论》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 帝曰∶请言其应。 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详本类六。 )[/i]帝曰∶善。 气有非时而化者何也?岐伯曰∶太过者当其时,不及者归其己胜也。 [i](非时而化,谓气不应时也。 太过者气盛,故当其时。 不及者气衰,故归其己胜。 己胜者,己被胜也,如春反肃、夏反寒、秋反热、冬反雨之类是也。 )[/i]
帝曰∶四时之气,至有早晏高下左右,其候何如?岐伯曰∶行有逆顺,至有迟速,故太过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后天。 [i](太过气速,不及气迟也。 )[/i]帝曰∶愿闻其行何谓也?[i](上文先天后天,止言其至,未及于行,故复有此问。 )[/i]岐伯曰∶春气西行,[i](春属木而王于东,居东者其行必西,故春三月风自东方来。 凡四季有东风者,皆得春之气。 )[/i]夏气北行,[i](夏属火而王于南,居南者其行必北,故夏三月风自南方来。 凡四季有南风者,皆得夏之气。 )[/i]秋气东行,[i](秋属金而王于西,居西者其行必东,故秋三月风自西方来。 凡四季有西风者,皆得秋之气。 )[/i]冬气南行。 [i](冬属水而王于北,居北者其行必南,故冬三月风自北方来。 凡四季有北风者,皆得冬之气。 )[/i]故春气始于下,[i](春气发生自下而升,故始于下。 )[/i]秋气始于上,[i](秋气收敛,自上而降,故始于上。 )[/i]夏气始于中,[i](夏气长成,盛在气交,故始于中。 )[/i]冬气始于标;[i](标,万物盛长之表也。 冬气伏藏,由盛而杀,故始于标。 杀,少戒切。 )[/i]春气始于左,[i](木气自东而西也。 )[/i]秋气始于右,[i](金气自西而东也。 )[/i]冬气始于后,[i](水气自北而南也。 )[/i] 夏气始于前,[i](火气自南而北也。 )[/i]此四时正化之常。 [i](气非正化,则为虚邪贼风矣。 《九宫八风篇》曰∶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 即上文之谓。 )[/i]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i](高山之巅,夏有冰雪,此冬气常在也。 卑下之地,冬有草生,此春气常在也。 《五常政大论》曰∶高者气寒,下者气热。 此之谓也。 必谨察之。 帝曰∶善。 )[/i]

下一篇:优生优育的时机,气候也能影响生男生女?
上一篇:蜀黍怎么用《本草纲目》 蜀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