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出海口为何割让给朝鲜(东北出海口为何不和朝鲜商量)

2023-02-07 17:56:0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4

中国东北地区的出海口到底有多悲哀。 以前中国海岸线最长的吉林,如今变成了内陆省。 吉林省到日本海只有5公里,然后只能望洋兴叹,因为图们江的出海口被俄罗斯和朝鲜控制了,修了一座桥。 另外一个就是鸭绿江,鸭绿江的出海口属于朝鲜,并不属于中国,这恐怕是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的地理知识了。
清朝晚期,东北地区被沙俄割让出去。 造成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失去了出海口,这也成了一大遗憾。 从地图上来看,中国东北离日本海很近,如果不放大看,还以为中国有东北出海口。 事实上,中国东北离图们江口,也就是日本海,只有15公里远,就是这15公里,成了我们能看到日本海,却没有日本海的海岸线。
在1991年,距离苏联解体前,中国和苏联签订《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协定规定苏方同意中国船只从图们江出海,挂有中国国旗就行。 之后的俄罗斯也继承苏联的做法,中国得以在图们江恢复通航。
但在这条江上,有一座桥:俄朝铁路大桥,抗美援朝时期,苏联为了巩固和援助朝鲜,修建了这座大桥,为了防止中国人通航,特意把桥建的比较低。 如今由于泥沙的缘故,江面到桥面,仅有7米的距离,他们又不疏通河流,导致如今图们江并不适合通航,只能通航小船。 而且俄罗斯提出,只允许捕鱼船出入,商业船不准通航。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船只越来越少,可见俄罗斯的用心。
正如网友提出的建议一样,“我们出钱帮你们把桥抬高,重新修建,不用你们出钱,行不?”
其实图们江并不是大河,通航能力有限,可恨的是,明明有通航权利,却被一座桥恶心到了,没有港口更是一大遗憾。


拓展资料:
明清两朝被朝鲜拖垮
朝鲜应该算是与中国接壤,但最有延续性的国家吧!除汉唐两代,就是辽金元,也对朝鲜很客气,这也比较奇怪!
公元十世纪,王氏高丽建国并发展起来,与同时期的后百济、新罗并称“后三国时代”。 这时朝鲜半岛各国与中国是藩属国和宗主国的关系,或日朝贡关系。 所谓朝贡,中国“赐予”很是不少,各国“朝贡”倒是不多,甚至几年、十几年一次,无事冷淡中国,有事找中国帮忙,中国还要经常调解半岛各国的争战纠纷,往往还不听劝,中国其实挺累。
到了明朝,朱元璋为笼络藩属国朝鲜,把朝鲜列为十五个“不征之国”之首。 至万历年间( 1592年),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 开始大规模向朝鲜用兵,并企图经过半岛侵占我国东北以至内地,引发了明朝抗日援朝(万历王辰)战争。 明、朝联军与日本艰苦作战七年,互有胜负,及待丰臣秀吉病死,日本国内不稳,明军在露梁海战中一举消灭日军主力,才取得战争胜利。 但明朝的援朝作战,国力消耗巨大,国库空虚,时文记载:“万历二十四年( 1596年),时朝鲜方用兵,国用大匮。 是年三月,乾清、坤宁二宫火灾,欲营建二宫,因财乏而不能办。 ”穷得连皇宫失火都修不起了。
明末水旱蝗灾连绵,民饥人相食,流寇蜂起,进剿无兵,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轻易推翻了明政权。 同时,明朝也无暇顾及其他战略方向的安全,使东北女真族的努尔哈赤所部割据建立后金政权。 明军进剿努尔哈赤时,要求朝鲜出兵,朝鲜却不记明“王辰拯救”之恩,推三阻四,还暗通后金,用“两端外交”两边讨好,敷衍明朝,毫无信义可言。 尽管明朝的抗日援朝战争是反侵略性质的、正义的,但从史实来看,这一战争对明朝的拖累是致命的。
清朝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缘起,是朝鲜东学党起义引发内乱,日本借机干涉,登陆半岛,作为朝鲜宗主国的中国不得不加以保护,进而引发战争。 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仅赔付大量白银,还割让台湾、辽东半岛(后以钱抵换),使清政府国力大伤。 一是严 重降低了国际地位和国内执政的合法性,英法俄德借机调停,摄取在中国的权益,加快了中国殖民化进程;二是革命党人彻底丧失了对清廷维新改革的希望,成为孙中山领导国民革命的直接动因。

下一篇:鹅肉多少钱一斤(2019)(鹅肉多少钱一斤?)
上一篇:一百万花椒币是多少钱(周鸿祎又一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