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侄女结婚送多少钱(为啥日本皇室的嫁妆都这么壕)

2023-02-07 17:50:3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6

还记得那位现实版的出逃公主——日本真子公主吗?


结婚之后就和丈夫远去美国,过起了平民生活




为了结这个婚,真子公主真的豁出去连皇室给的天价嫁妆都不要了,

算起来一共有1.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70万元)


放弃这笔可观的收入,他们去到美国的新生活不是很乐观···


先是小室圭的律师考试落榜,作为律师助理年收入只有34万。 而他们在美国租住的公寓,光房费每月就要两万多




而真子公主虽然找到了新工作,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入职。


无论如何,在媒体的镜头下其实可以看出来:脱离日本皇室开启新生活的真子公主,明显要轻松快乐的多




背着帆布包逛街购物,穿着也和普通人无异




新生活到底是酸是甜,羊也不好评论。 不过羊有点好奇,为啥日本皇室的嫁妆都这么壕?


上一个出嫁的典子公主结婚时,嫁妆也有650万人民币


emm,壕就算了,主要没想到这些都是纳税人的钱。




他们的皇室婚礼,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千多年前的传统。


很难说这个传统不是从中国传承过去的,毕竟我们自古就盛行厚嫁之风。




是不是感觉有点难以想象?


古代女儿出嫁时的壕场面,就连羊看了都要连赞三声绝的地步!而且,还有很多超乎你想象的东西~


今天羊就来好好跟大家说说,从古至今的嫁妆都有些什么!




古代嫁妆也太壕了吧?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大家一定都听过这个说法吧?它其实就是古代嫁妆最真实的写照了!


而且这个传统,最最最早可以溯源到春秋时期:嫁女儿,要送良田


“辕颇为司徒,赋封田以嫁公女”。 《左传·哀公十一年》




你以为只有达官贵族才这样吗?


并不是!普通人家也是如此,甚至嫁妆多到要用马车来拉。


“以而车来,以我贿迁”。 《诗经·国风》


春秋战国/女性梳洗用的嫁妆



日本公主的天价彩礼,在我们古代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




不过在历朝历代中,明清时期的厚嫁之风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最鼎峰。


像京城里比较富裕的人家,一般都是二十四抬 、三十六抬 、四十八抬,土豪家里甚至可以多到百余抬。




这里羊给大家插个小八卦:慈禧太后的侄女静芬,和光绪皇帝结婚时,嫁妆都是宫里花钱置办的。 当时光黄金就有38万两,所有嫁妆加起来有六七百抬,据记载光是抬嫁妆进宫就花了一星期的时间。


静芬的嫁妆可以说是近代历史上最贵的嫁妆之一了,而她本人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位太后——隆裕太后。


光绪皇帝大婚图/



看到这,是不是满脑袋的不理解?


为啥古人都这么看重嫁妆呢?


首先,父母不想落下卖女儿的名声,所以会准备和聘礼相当的家具、器皿等作为嫁妆。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嫁妆/



再有就是,古人的家族观念很强。 如果一家嫁妆少了,那整个家族就会蒙羞,为此还会有亲戚们来“添妆”的说法


宋朝宋理宗的女儿周汉国公主出嫁,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都争相“添妆”。 她的嫁物品除了衣服首饰外,还有银器百两,红罗百匹,衣著百匹,银一万两。


只想说这样的亲戚,请给我来一打!


嫁妆中的首饰器皿/



说了这么多,快来看看古代的嫁妆都有哪些?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床了,不过这个一般出现在富贵人家多一些。


床在古代有着“一生做人,半世在床”的传统理念


古装剧《楚乔传》



其次是闷户柜。 嫁妆中的床可以没有,但它一定要有,就跟我们现代的大彩电一样都是必备嫁妆,所以又被称为嫁底




另一个必备品就是大红木箱。 等到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要把家里的香樟树砍掉,做成两个大箱子里面放上丝绸,意为两厢厮守




还有一件家家都会准备的物品,就是子孙宝桶三件套,意为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吉祥物




作为女性,从古至今都少不了的就是首饰盒。


但羊不得不说,古代的首饰盒无论是从造型还是花纹装饰都十分精致




用来收纳这些金银首饰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常见嫁妆之外,还会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陪嫁品。


比如,嫁妆里的衣服刺绣一定要带有莲蓬图案,寓意着子孙满堂、连生贵子等


清宫廷画家郎士宁/


莲蓬 苏绣/



说到下面这个,忍不住想说谐音梗果然也是从老祖宗那里就有了


因为紫色谐音是“子”,象征着子孙满堂,所以紫色衣服也会出现在嫁妆中。


但在古代由于染料紧缺,只能用紫草的根部来提取,所以价格自然也非常昂贵。


《清平乐》中的剧服



普通人家用不起紫色的布,就用鲜猪血在粗麻布袋上写下传宗接代四个字,等待风把猪血吹干后,就会变成暗紫色。


宋代工笔画《品字牡丹图》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嫁妆。


它就是用以教导新人夫妻生活的画卷或者迷你模型,因为属于个人隐私,兼具辟邪作用,所以会放在箱子最下面




另外,羊再说个冷知识。


正因为古代的嫁妆这么丰厚,所以有的朝代还会以此开辟新税种,收取嫁妆税、财礼税等。


历史上还有人因为收到嫁妆,但是没有上税,而被当成偷税漏税对象就被拘了起来 。




所以说古人结婚也不容易呐~




嫁妆到现代,都变成了什么?




说起这个,那羊可就有话说了


虽然每个地方的嫁妆标准都不一样,但羊发现大时代背景下每个年代的主流嫁妆还是没有变。


回过头来看我们父母那一代,几乎离不开这几样: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


简直就是时代的眼泪啊~


如果那时谁家里有一台凤凰牌自行车,再加上一个收音机,就已经是白富美的水准了~


七十年代嫁妆/




到了八十年代,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之后,就开始有了黑白电视机、电冰箱等一些小家电了。


当时普通职工的工资收入也就在30-80元之间,想要买齐这些真的不容易




大多数的人的嫁妆,还是只有一些基础的生活必备品,像家具、棉被、水杯等。


九十年代之后,各种家电都开始迭代更新,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电话到手机···




现代的我们处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里,嫁妆风俗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限制和讲究,但它作为一种传承仍旧不会改变,只是换了种形式。


有人壕气冲天


也有人平平淡淡




嫁妆的清单,从古至今一直在变化。


但有一点一直没变,它是女性的底气所在。 在古代即使女子嫁到夫家,嫁妆也是女性的私人财产自由支配。 而现代,嫁妆和彩礼更多是作为组建新家庭的经济支撑。


嫁妆的多少,并不能决定婚姻的幸福与否,但在羊看来,它是一种温暖的传承。 或许正是这些简单、普通,但意义非凡的嫁妆,才能陪伴我们更加久远。


下一篇:甘益生多少钱一瓶(吴庭才)
上一篇:报考驾校多少钱(电动车)(报考驾校费用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