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男人法多少钱(南方农村宗祠文化盛行)

2023-02-07 14:58: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5

在南方很多农村地区,有着一种很多北方人难以理解的文化,那就是宗祠文化,一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祠堂,如果村里有多个姓氏的,还可能有多个祠堂,就像我们村里,主要有王氏、程氏、朱氏等,目前已修建了王氏宗祠、程氏宗祠和朱家祠堂。 一般来说,有什么重要活动时,会在祠堂里举办,比如红白喜事,有的人家会在祠堂里安排唱黄梅戏,很多村民会到现场围观。 如果是一些祭祀的日子,同一个姓氏的人员,也会在祠堂中商议,可以说不少地方将祠堂演变成了村民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当然,由于祠堂中还会放置一些家族先辈的灵位,所以在里面举办什么活动,还是比较庄重的。

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很多农民有能力为自己的家族做一些事,特别是老一辈农民,也希望通过宗祠,让自己的子女了解过去,了解家族的发展情况,所以重建姓氏祠堂在南方多地农村盛行。 当然,修建姓氏祠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对姓氏来源进行梳理,很多时候还得到全国多地走访,对家族成员进行辈分安排,列出相应的名单,同时,还得走一些审批手续,与普通的房屋相比,宗祠的建筑面积多半是超出标准了的,如果是建含有“天井”的房屋结构,那么格局又不一样了。 在农村修建宗祠,微尘微视界认为有两个大问题是需要考虑好的,一个是建设资金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如何让宗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农村建祠堂如何解决资金问题

1、家族成员自愿资助。 修建较大规模的宗祠,所需要的资金是不小的,如果是用上手工雕刻的一些老古董,里里外外加起来300-500万也很正常,如果是建一个200平方左右的祠堂,开支往往也在100万元以上。 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这笔费用往往是承受不起的,不过,人多力量大,家族成员都出一些费用,往往这事就成了,可以说大部分农村宗祠,都是靠各家出些费用建成的,当然,这需要遵从自己的意愿。

2、设立一定的筹款比例。 老一辈农民,有着很强的宗族观念,特别是在互相帮助下环境下生活的,更是认为家族成员之间应该和谐、团结等,所以认为有必要修建宗祠。 比较可行的操作是,将资金总额进行拆分,按照成员数量确定比例,就像我们村里当时修建祠堂时,筹款的标准是每个成年男丁出1000元,女性不用出费用,当然,如果自己要求支持300-500元,也同样欢迎,设立统一标准,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3、成功人士可适当多捐。 虽然说人不分三六九等,但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过得普通,有的人相对成功,经济实力相对较好。 这部分人不防多出些,我们那里当时筹款时,也考虑到了这点,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基本上没有低于2000元的,如果是在外面当老板的,大部分是5000元以上,有的甚至会出1万以上。 当然,具体出多少会看个人意愿,不会有强制要求的现象,很多人也希望同一个家族能有聚集的场所。

4、上级资金扶持。 说实话,修建宗祠获得上级扶持资金的很少见,大部分还是靠村民自己解决,上级能够早点把审批手续办好就很不错了。 不过,有的祠堂也是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扶持的,因为少数祠堂年代久远,可以说是老古董了,用老家的话来说,是“老古迹”,一些古建筑可以说是文物。 此时进行维修或者复原一些古建筑,得到上级部门认可后,还可能获得专项资金。

二、如何让农村祠堂发挥更大作用?

1、定期专人看护,加强日常维护。 有的地方,祠堂建完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大门紧闭的,只是偶尔在里面举办一些活动,会发现这样的祠堂很容易衰败,要不了几年房屋就可能漏水、倒塌等现象,就跟农村的一些老房子一样,没人居住的房子,有个3-5年,就会逐渐衰败。 想要祠堂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就得学会珍惜,村民一起想办法保护好,可以定期安排专人居住在里面,并且做好一些日常的维护,哪些地方有破损的,要及时进行修复。 特别是南方农村,梅雨季节湿度较大,木制材料容易腐朽,需要做好通风。

2、增加宗祠的使用频率。 如果一个宗祠使用频率很低,比如只有逢年过节才开门,实际上这就失去了建设的意义。 比较可行的方式,就是要想办法把祠堂当做村民聚集活动的场所,比如村民举办酒席时,可以安排在祠堂里,如果家族需要商议什么事情时,也可以把人召集在祠堂里。 充分利用祠堂,把村民的一些集体活动,尽可能放在里面,无形中让大家感受到建祠堂的好处,这样祠堂的作用就会更大。 很多人怀念以前农村互助的氛围,你家有什么事,他家会主动上门帮忙,也不需要有什么酬劳,等他家有事需要帮忙时,你也会挺身而出,这种氛围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合理利用宗祠,一定程度上可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3、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有的村庄宗祠文化做得较好,也传递出许多积极意义,比如我高中同学所在的那个村庄,每年大年三十那天,全村的男人都要到祠堂里干活,打扫卫生,准备年夜饭,女人那天是不用干活的,晚上会在祠堂里办流水席,全村的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同时还会准备一些表演节目,给老人、小孩发现金红包,一片热闹的景象,这样过年的气氛就不一样了。 还有的村庄,会在高考后,把一些考上大学的同学,在祠堂里安排一个奖励仪式,勉励更多的年轻人。 多开展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那么祠堂发挥出来的作用就不一样了,会成为村民心目中的文化中心。

4、把宗祠文化代代相传。 一个家族、一个民族的兴衰,往往伴随着一种文化的兴衰,兴旺的家族,一定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文化,老一辈人指引着下一辈人,实现代代相传。 这种文化充分利用好了,可以说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因为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上升一个台阶,特别是农村互帮互助,家族成员之间愉快相处的氛围,心往一处使,村集体的经济建设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部分农村地区修建宗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需要理性看待,有条件的年轻人,也应当积极参与建设,特别是在前期规划上,可以采取一些古代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让祠堂具有一定的古味,同时又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 从某种程度来看,农村修建宗祠,很多时候是一种精神寄托,正确引导,加上老一辈人的传承,这种宗祠可以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聚集地。

下一篇:微信群发消息怎么发所有人(微信信息如何群发给所有人)
上一篇:梦见牙齿掉了是什么征兆(梦见牙齿掉了是什么征兆周公解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