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美人墨玉粉卖多少钱(域鉴2019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精品预览)

2023-02-07 11:41:2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4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域鉴2019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0月21日至23日在长沙小天鹅戴斯酒店6楼大宴会厅(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648号,湖南省文物总店对面)举行,展拍同址,诚邀各界朋友莅临品鉴。


域鉴2019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

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 9:00-19:00

拍卖时间

2019年10月22日夜场

秋实——域鉴之夜 19:00开始

2019年10月23日上午

寸纸——信札专场 9:00开始

咀华——书画专场 时间顺延

书香——古籍专场 时间顺延

2019年10月23日下午

风雅——瓷器专场 14:00开始

比德——玉器专场 时间顺延

墨舞——砚台专场 时间顺延

识古——铜杂专场 时间顺延

能工——家具专场 时间顺延

展拍同址

长沙小天鹅戴斯酒店6楼大宴会厅(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648号湖南省文物总店对面)

网上预展及同步竞价

域鉴APP、雅昌艺术网、艺典中国、联拍在线、艺狐在线、雅鉴艺术网、易拍全球

精品预览

玉器专场

Lot.572 清·和田白玉月季花玉佩

规格尺寸:7.2*5.4*1.9,此件清代和田白玉月季花玉佩,纯美无暇,包浆莹熟,玉质质地紧密温润,清新雅致。 玉佩下端线条微卷雕如意云头纹,线条流畅。 上高浮雕雕刻白色月季花,花朵面相一边,灼然盛放,叶子自然舒卷,落落大方。 玉佩穿系附近则雕流苏两绺,背面竹节穿插,将其分为两半,更见其构思精妙。 “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月季花代表的是一种永远青春,饱含希望的美好,同时也代表四季吉祥如意。 寄寓了人们希望人生也能如月季般长久开放,时时青春,时时充满生机的情感。


Lot.583 清·黑白巧雕牛驮大瑞兽

规格尺寸:7.9*6.2*4.7,此件清代黑白巧雕牛驮大瑞兽,带底座,浅墨巧雕玉牛一只,玉质质地细润,形制小巧,工艺精湛,设计巧妙,牛身丰满腴润,两角后弯,伏于背上,面容祥和,憨态毕露。 牛身驮白玉瑞兽,矫健灵活地伏在牛背上,眼神望着前方,乖巧可爱。 古语有云:“牛卧富贵驮宝来”,牛具有招财进宝之意。 牛驮瑞兽,则是吉上加吉,寓意更加美好。 此件巧雕玉件,工艺极精,心思奇巧,融墨玉于牛,凸显其沉稳老实的气质,赋白玉于瑞兽,则体现了它的灵气和祥瑞,宛如圣光当头照耀。 工艺精湛,保存完好,把玩或放置于台面作为陈设器皆佳也。 不仅提升主人气质,亦给空间增添几分雅趣。


Lot.590 清·和田瑞兽玉片摆件

规格尺寸:15.2*10.3*0.4,此件清代和田瑞兽玉片摆件,整器扁平,青中泛黄,带土沁,气息渊雅,俨然有古玉之风采。 玉片雕琢为瑞兽形,以多条弧线勾勒而出,显得十分流畅优美。 瑞兽耳朵小巧可爱,眼睛神采飞扬,口舌皆刻画得十分清晰。 整块玉片虽线条简雅,但极见刀法之利落,雕琢之神韵,寥寥几笔便将一只上古瑞兽的威严气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Lot.601清·玛瑙独占鳌头把件

规格尺寸:5.2*4*2.5,此件清玛瑙独占鳌头把件,通体莹白光润,带着一条条红沁,流走于器物周身,仿佛小鱼儿一般,奇妙梦幻。 所雕题材为“独占鳌头”,可见一童子抱鳌鱼,笑逐颜开,寓意十分吉祥。 独占鳌头是指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会站此迎榜。 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有曰:“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


Lot.602 明·和田玉镂空花卉纹带扣一对

规格尺寸:6.3*4.7*1.55/6.5*4.7*2,此件为清代和田玉镂空花卉纹带扣一对,方形,一块带系,一块带扣钮,背面刻太极阴阳圆形钮,正面镂空拉丝刻花卉纹,雕琢精细,刀法利落,很见力度。 此带扣玉质温润,发色纯正柔美,花纹精美,佩戴于腰带之上,极能凸显主人温文尔雅的气质。


Lot.605 清中期·和田籽料留皮福至心灵摆件

规格尺寸:7.2*3.4*1.45,此件清中期和田籽料留皮福至心灵摆件,玉质温润怡人,发色纯正柔美,弧线打磨极为光滑细腻,阴刻线条刀法利落,很见力度。 所雕内容为蝙蝠与灵芝,可见蝙蝠双翅微展,撷一肥厚饱满的灵芝一颗,是谓“福至心灵”,寓意美好意象生动,极尽收藏把玩之乐。


Lot.606 清·和田玉和合童子

规格尺寸:5.5*3.4*1.85,此件清代和田玉和合童子,带老金丝楠木底座,质地温润,发色纯正柔美,抚之只觉细腻柔滑。 所雕题材为双通持荷,又叫和合童子,童子笑逐颜开,憨态可掬,营造出一种欢快喜悦的气氛。 执荷童子玉雕是一种风俗玉雕,源自于民间生活题材,所反映的风俗是宋代盛行的一种典型中原民俗,据载,北宋年间七夕前后,市民有折采荷花、荷叶的习俗。 因此自宋代开始,玉雕表现童子执荷题材者甚众,又因荷另名莲,童子执荷有连生贵子之吉祥寓意。


Lot.607 清中期·和田玉龙纹带板

规格尺寸:5.4*4.2*0.6,此件清中期和田玉龙纹带板,形制方正,器身薄而坚致,背面光素无纹,平滑细腻;正面雕行龙捧寿字纹,线条古拙,阴刻线刀法利落,采用古法手工制成,包浆自然老道,足见是块老玉无疑。


Lot.608 清·和田白玉仙人摆件

规格尺寸:8.8*4.4*1.8,此件清和田白玉仙人摆件,色泽光鲜,如凝脂一般晶莹润白,抚之怡人。 所雕为一仙人持一云纹状仙器,云朵环绕衣襟各处,人物衣纹简练,面目慈祥,刀法古拙,利落而有力度,雕琢线条皆一丝不苟,条条分明。 玉雕仙人喜瑞祥和,白玉玉色纯美,摆在案头,青灯明照,玉泽灼灼,只觉照耀了心头所有尘俗的烦恼。


Lot.609清·翡翠瓜果笔洗

规格尺寸:8.3*6.2*2.8,此件清翡翠瓜果笔洗,带底座,通体雕为瓜果形状,以叶片微卷呈一池状,器壁通透,叶脉清晰,有纷纷云絮状,如霜如雪,美妙梦幻。 握柄处则镂雕浅刻瓜果、碧叶、小花,雕工精细,刀法流畅,寓意美好,有“瓜瓞绵绵”之意。 此件笔洗,质地莹纯,厚度不一,很有层次感,翡翠之青碧游走于玉石四周,时而敛其光芒,时而惊艳四方,偶遇红色沁斑,犹如一点朱砂,有一种不可方物之美。


杂项专场

Lot.618 清·瓜瓞绵绵端砚

规格尺寸:14.5*13.5*2,此件清·瓜瓞绵绵端砚,器型饱满,肥实可爱,下部圆融,上部则浮雕瓜瓞绵绵纹,砚堂宽厚,砚池平整光滑,质地娇嫩细腻。 背面则浅刻铭文:“日用心不倦,天寒水不冻”,落款为“吟雪”。


Lot.620 清·龙纹大砚

规格尺寸:38.5*31*5,此件清·龙纹大砚,整器浑圆,色泽红褐,质地滋润,纹理细腻,砚堂刻龙纹,线条张弛有度,形成一个小池,宛如丘壑山谷,险象环生,堪堪自成一方天地。 而砚池平整,微有起伏,宛如小塘方收雨而过,微波层层,真是沉静优雅。


Lot.629 清·眉纹歙石淌池砚

规格尺寸:19*12.5*3,此件清·眉纹歙石淌池砚,呈四方之形,两侧微向内卷,弧面平滑光润,砚质细腻柔和,抚之常悦人心。 砚池如月照墨台,边上仿若描出一条眉痕,月圆时饱满滋润,月缺时只觉眉头也蹙。 墨汁淌出,挥毫一笔,便是一阙万家喜乐忧愁,尽在眉头,尽在字里行间。


Lot.642 清·虫蛙池随形淌池砚

规格尺寸:24.5*24*4,此件清·虫蛙池随形淌池,形制圆巧,边角弧线优美,质地平滑细腻,呵气研墨,更觉滋润怡人。 砚池自然如水滴泼洒成形,似虫似蛙,极为写意。 若至于书案之上,观之而书,泼墨挥毫,尽畅情怀。


Lot.650 清·内蝉歙砚

规格尺寸:25*23*4.5,此件清·内蝉歙砚,器圆饱满,壁薄俏坚致,砚池掏空呈蝉形,刀法圆浑酣畅,石质细腻滋润,光洁致密,抚之怡人心,观之悦人目。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中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 ”蝉,从幼蛹蜕变成展翅高飞的成虫,从地下升到高空,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个生命变化,其整个生命历程象征着一种神奇的变化和再生,可谓出污泥而不染。 这种蜕变与古人期待通过科举金榜题名改变命运的期望刚好暗合。 历代文人常常以蝉的餐风饮露为高洁自持之象征。 因此,古人十分推崇砚为蝉形,或砚池为蝉形,来表达相应的寓意。


Lot.653 清·曲水流觞兰亭砚

规格尺寸:24*14*8,此件清·曲水流觞兰亭砚,整器宛如一块又高又厚的黄玉,质地娇嫩怡人,纹理细腻如绸。 砚池平滑,砚堂及侧面满工镂雕曲水流觞题材,刀工熟练,刀法利落,雕刻丰富细致,布局巧妙,人物姿态丰富,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惠风和畅之时,冶游兰亭之盛况。 兰亭砚最早出现于北宋,为已经定型的砚式,在宋代时称曲水砚,因曲水流觞,故名。 该砚最早见载于北南宋之际砚学家叶樾《端溪砚谱》:“砚之形制……曰曲水”。 南宋砚学家高似孙的《砚笺》,在述及端砚样式中,亦列出“曲水”砚名。 而与叶樾同时期的唐《歙州砚谱》并未见载,只于砚式中首列“端样”,应是以端样而代指之。 据此可认为,后世称之为兰亭砚的,以兰亭雅集为固定雕饰题材,及长方厚重为一定形制模式的曲水砚式,为端砚始创。


Lot.665 明·大日如来

规格尺寸:高21.5,腹部11,底12,此件明·大日如来铜坐像,头顶肉髻,面目祥和,微微泛着笑意,身披袈裟,坦胸露乳,右手高抬,左手托法器,双跏趺坐於莲花座上,下承四足底座。 整器呈红褐色,佛像表面斑驳古旧,包浆老道,浑身弥漫着庄严肃穆之感。 大日如来,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五方佛之一,是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 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阶层的佛,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 大日如来依梵音可译成毗卢遮那佛,“如来”即是“佛”的意思。 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里。 “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 “大日”之意胜于太阳。 摩柯“为大,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译大光明遍照,亦称遍照如来。


Lot.668 清·铜鎏金宗喀巴佛像

规格尺寸:高19.3,底13.1,此件清中早期·铜鎏金宗喀巴佛像,通身鎏金,明黄色的光芒灿烂耀眼,整器宝相庄严,肃穆非常。 佛像头戴黄色通人冠,双目紧闭,面相饱满而略带微笑,显得格外慈祥。 身披法衣,右手当胸结说法印,左右两边各有一株莲花含苞待放,象征着宗喀巴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此外,与很多西藏各宗派的上师一样,宗喀巴也依照自己的相貌亲手建造了其泥塑像,藏语称之谓“杰阿扎玛”,坐于莲花座上,整体造型显得格外放松自然。


Lot.684 清·兽面大铜炉

规格尺寸:高20,宽26,底20,此件清晚期·兽面双龙纹三足大铜炉,以商周青铜鼎式为造型,器型敦厚沉稳,古朴大气,皮色红润,拱形耳,直口,腹稍鼓,腹部刻回纹、饕餮纹等吉祥而又神秘的纹饰,底部承卷云足。 此器宏伟敦稳,带着宗庙礼器的庄严美,穿越几千年的烟云,向我们缓缓走来。


Lot.722 清·缂丝人物 对屏

规格尺寸:长190,宽35,画芯162,此件清·缂丝人物对屏,紫色边框绘花卉纹,内画多幅人物场景图,有卧眠、渡海,有牛郎、也有仙人等等,画工清雅朴素,线条流畅飘逸,衣纹简练,但人物神态刻画细致生动。 缂丝织造方法最早始于汉代的缂毛织物,至迟在唐代已开始应用到丝织物上。 南宋时期,纯欣赏性的缂丝书画在以名家绘画为粉本的前提下盛极一时,从此开创出一个新的艺术领域。 缂丝书画在众多类别文物中,颇显独特性。 它以梭代笔,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书画作品的风貌。 缂丝工艺是用专门的小梭子以彩色丝线分段织纬,一种颜色的纬线并非贯穿全幅,而是采用回纬,形成「通经断纬」的现象,古人形容「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 以缂丝工艺织成的书画作品,装裱形式与画卷相同,只是以缂丝形式展示,彰显了缂丝工艺的独特魅力。


Lot.729 祁阳石插屏

规格尺寸:37.5x28,此件清中晚期·祁阳巧雕石竹纹插屏,形制规整,秀雅大方,红木配框线条流畅,雕卷云纹,比例协调美观,高低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配框内镶祁阳石巧雕竹纹,背景紫红如暮色,山石屹立,竹林风动,鸟儿或振翅高飞,或立于枝头,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 此件祁阳石插屏为紫色,中间夹有青绿、土黄色石纹,巧雕工艺则是以自然色彩刻画出精致的纹饰来,碧色的竹枝,紫黄纹理的山石,黄色的鸟鹊,用色极为巧妙,“因色赋形,俏色巧雕”,造型美观,图案纹饰美而不腻,古朴典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下一篇:德克士圣代多少钱一杯(这只充满)
上一篇:做个磁共振要多少钱(腰疼)(做个全身磁共振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