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是一本吗(河南科技大学是985还是211)

2023-02-07 06:09:0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2

首先,教育部门并未明确河南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河南科技大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要根据所在省份(市)招生批次确定。 (目前高考是按照省份招生,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既有一批又有二批招生的,通常也认为是二本大学。 )
比如,河南科技大学在河南既有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次招生,但大部分为本科一批招生,我们通常认为河南科技大学是一本大学。 如果是别的省份,河南科技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也可以说河南科技大学是二本大学。

河南省落实双一流创建行动,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两大学科入选,同河师大、河农大和河理工均为2个创建学科。 至此,河科大重回第二梯队,个中艰辛怕只有经历者才有深切体会。

一、河科大失去的十年

2012年,金秋十月,河南科技大学迎来建校六十周年暨合校十周年校庆。 六十一甲子,在中国是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 然而河科大迎来的确实落寞。

10月9日,校庆纪念彻底成了“校友的纪念活动”,省委、省政府仅仅发了贺信,洛阳副市长也是以校友的身份参加,教育厅没人参加。

同年,河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教育部副部长等省级副省级领导一大堆出席纪念活动。

而郑州航院六十年校庆,省里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菊梅出席大会,副省长徐济超出席大会并讲话。

河南科技大学2002年合校时省里重视度很高,洛阳也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学校更是信心满满建设高水平大学。 奈何受内部影响和省厅掣肘,以及孙的落马,学校发展处于了停滞状态。

学校校区建设缺乏资金,仅仅建成五栋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餐厅,校庆时校园大片的荒地和部分工地。

学科博士点处于了往后排队的地位,重点学科直到第八轮才有起色,同时形成了学科多且不强的局面。 学科平台建设缺乏资金,耐磨中心评为教育部工程中心后,甚至不知道建在哪,新区还有学院大楼,在北苑花大钱建,面临很快搬迁,投还是不投也是困境。

师资招聘了大量的博士,但盖的教师住房却很少能分配,很多博士还住在教师单身公寓。 老师搞科研的空间、经费都缺乏,空有大家的博士师资。

二、河科大艰难的前行

随着河理和师大取得博士点,教育部博士授权暂停,博士点缺失带来的影响扩大。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无缘,13年的优势学科无缘。

河南省里对河科大的排序第三位,到教育厅降到了第六位(时至今日,省委宣传和河南日报排序河科大在河大之后,但教育厅宣传河科大仍在第六位)。

国家启动的中西部基础工程建设,河科大没能进入一期。

省内同类高校和部委共建,农大、郑轻、师大,河科大特色不突出,缺乏共建部委目标。

河科大面临校区建设和学科建设等多重任务,但这两大任务关系学校未来的突破。 学校挤出了近一亿的资金开展学科提升和振兴工程。 希望和洛阳城投合作开展第三期校区建设。

材料13年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缺没有进入河南优势特色学科。 前期的积淀在15年以后连续获得科技奖让科大有所被关注。

终于在2016年进入中西部基础建设二期,并和国防科工局共建(这个有点意外)。 教育厅规划的建设2到3所高水平大学迟迟没有落地也为河科大发展争取了发展时间。 但第四轮学科评估的不理想成为被人诟病而无法辩解的事实。

医学、动科等学院抓紧引进博士师资,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智力资源。

三、河科大的机遇

从17年的学科评估落后和博士点的不理想,学校对治理提出了发展理念。

学校聚焦于学科上的突破,特别是和国防科工局共建,机械、材料、控制进入国防特色学科。 学校学科可以称的上真正有特色。

农医组团投入使用,学校暂无大资金支撑基建的投入,校区新建暂停,学校开展安心进行内涵建设。 当然西苑的情况已影响到招生质量,这种影响是长远的。

最重要的是学校形象进入到了被重新认知的阶段。 2017年初,省四大班子领导到河科大调研,洛阳市委书记多次到学校调研,学校与洛阳交流逐渐加强。 这种重新被认知对学校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随着洛阳都市圈的规划,高水平大学对地区科研创新的支撑作用开始突显,这也为校地合作创造了条件,支持河科大双一流建设写入都市圈规划。

2020年,河南推出特色骨干大学建设,河科大建设学科的获批数量少于师大、农大和理工,但是高于同时期获批博士点的华水和中医大。

最令人振奋的是,2021年河南省推出“双一流建设”计划,河科大同师大、农大和理工重新站在同一地位,均有两个建设学科。

2021年11月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1〕14号),公布批准的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名单。 河科大新增冶金工程、农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

8月份洛阳宣传部副部长杨霞调任河科大副校长,负责基建工作。 2021年11月洛阳市政府第九十六次常务会议研究了河科大三期工程等事项。 河科大后续基建迎来曙光。

四、河科大的问题与突破

河科大的优势特色似乎都略知一二,但学科优势和问题到底如何,我们来简单看下。

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成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系统工程与仿真、军用关键材料、军用机械设计及理论),3个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旱地绿色智慧农业学科群)。

说白了,学校的优势就集中在机械、材料、农机、自动化、农学和医学。

河科大机械中齿轮、轴承比较有实力,这是学校内部的共识,这主要得益于粱桂明教授的非零变位锥齿轮和全国唯一的轴承专业。 在行业和协会内相对有一定的话语权。 但近些年,齿轮作为基础件,出成果慢、出成果难,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齿轮加工制造河南省重大专项无法突破,甚至输给河南理工。 现在存在躺在梁教授的功劳簿的情况。 轴承除去邓四二国防保密的项目,同样缺乏大项目和顶尖的领军人才。 同时机电和液压的优势不突出,没有形成科研团队和省级以上的科研平台。 这个实在不应该。

机电的未来。

机械作为河南科技大学的起家学科以及长期以来的优势学科,虽然近十来年发展不理想,但是面子不能丢,因此河南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PK最终让魏校挂帅。 学科的发展李培根院士已经说的很明确,“一是组织重构,整合优化相关学科方向资源,提高创建效率;二是坚持传统,保持对轴承、齿轮、农机等传统学科方向的定力,体现出自身特色的同时,结合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发展,发挥更大优势;三是重点聚焦,重点对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河南省6大支柱产业链、10大新兴产业链的科学研究方向,加大科学研究经费支持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四是前瞻拓新,结合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趋势,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方向,另辟蹊径,提前谋划布局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弯道超车,增强学科发展后劲,扩大学科影响力。 ”。 在保持齿轮、轴承不能丢的同时,要紧跟科技发展前沿谋划布局。

基础件学科要保证团队的新生力量,看家的本事不能丢,学校内部要保证支持力度。 整合学校力量,成立轴承研究中心,做好轴承钢、摩擦及润滑、轴承加工等研究方向。

前沿研究方向布局。 做好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方向研究,必须加大团队支持和提升平台。

机械目前比较尴尬的的是车辆工程,这个学科本来是机械的核心学科,但是因车辆和机械不在一个学院,且车辆特点很明显,和机械差别较大,目前车辆受到的支持不大,同时前期规划的车辆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也没有了音信,怕后续对车辆的支持会更小。 在此重点说明,汽车是机械行业的三大支撑产业,河科大车辆优势和口碑都很好,应该围绕新能源、无人驾驶和车辆先进性研究做好学科方向,提升学科水平。

材料学科。 材料学科目前学科生态较好,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做的比较好。 但目前主要集中于金属材料领域,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和其他新材料没有涉及。 学科可在做好现有的同时,考虑后续布局。

农业工程学科。 农机是河科大的起家学科,专门支持一拖而生,农机目前发展也不错,十二五、十三五连续获得国家重点专项,同时农装学院老师几乎人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1年农业工程获批博士点,可以说这应该是迟到多年的学位点,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较早获批博士点,但河农的优势在于农业资源与能源方向,河科大农业工程是实打实的农机。 目前农业工程发展的问题在于食品方向暂无博士点,农装学院在西苑,办学条件不利,最大的问题是老师太少,仅二三十人,对发展很不利。 学科平台迫切需要加强。

控制科学与工程。 目前有博士点优势但未发挥出水平的学科。 学校应加强与空空导弹研究院的合作,提升学科特色和影响力。

农学,河科大进步较快的学科之一。 学科应围绕三大主粮中的小麦和玉米,做好团队建设,同时围绕大豆、甘薯和谷子等作物形成特色。 调整牡丹研究至园艺学院。

医学,学校重视度越来越高,博士师资的引进是重点,前期已写过医学发展建议,不再赘述。

人文社科,目前学校在河南优势也不明显,但管理、马克思相对发展不错,学校侧重以工促文,提升人文社科水平。

下一篇:河南科技大学是一本吗(河南科技大学是一本吗211)
上一篇:迪拜的工资大概多少钱一个月(迪拜打工工资多少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