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研人:没有国庆假期,花钱请人监督学习

2023-02-07 01:26: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6

2022年09月30日 09:45:03 时事 18 投稿:澎湃新闻

  备考时做过的试题 图源:受访者

  离202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还有不到一周。

  随着国庆假期的接近,考研人却不敢放松下来。 时间马上进入10月,考研也进入最后三个月的倒计时,在同学、朋友假期出游的同时,有不少人选择利用这段时间集中复习,大段的独处时间被争分夺秒地利用起来。

  继去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57万之后,据机构预测,今年的报名人数将突破500万人。 5年前,这一数字才刚刚突破200万关卡。

  基于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报名人数连年高速增长。 相比之下,去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约录取110万人,这也意味着,每四个备考考生,仅有一人能成功“上岸”。 面对有限的名额,考生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想在同样有限的时间里把效率发挥到最高。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需要通过一个出口,考研的周边生意也随之红火起来。 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数据,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已超110亿元,年增长达30%以上,预计到2023年考研产业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

  为了考上心仪的院校,花钱请人监督自己自律打卡、在付费自习室买一份安静、报一个考研辅导班、向学长学姐寻求帮助……考研人坚信:多一分投入,就多一分上岸的可能。

  花钱买动力,考研人的自律解药

  31岁的杨黎是考研大军的500万分之一,她已经是第二年备考了。

  工作多年,杨黎对考研这件事想得很明白,希望通过读研,能够提升自己的学历和拓宽人脉圈,给自己的职业路径带来更多可能。 因此学校和专业也早早就定了下来,她的目标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

  作为北漂的合租一族,为了能有一个安心的学习环境,杨黎果断入手了小区附近的付费自习室月卡:30天900元。 考前两个月,每到周末她就泡在自习室里学习。

  “听说现在考研很内卷。 ”边工作边备考,杨黎也免不了有点紧张,她找过全程陪学的考研督学,帮她制定计划、跟进计划学习;购买过挑选学校的策略攻略,花掉了近3000元;和同事一起报名线上课程,一冲动又花掉了2000元。

  不知不觉,她的考研花销越来越多,“花了钱确实会有种背水一战的感觉吧”。

  “氛围感。 ”在李梓豪看来,付费自习室更多是给考生提供情绪价值,制造沉浸的学习氛围。 他所在的江苏一座三线城市,付费自习室一个月收费500元左右。

  自称“穷考”的李梓豪也不得不面对考研培训成为刚需的事实。 “还是花钱更实在”,他对时代财经表示。 翻译专业课指导、政治公共课网课以及大大小小的复习资料,尽管没有在线下报名培训班,他也花去了两三千元。

  “别人都在报课,如果我没有上辅导班的话,可能就听不到别人能听到的知识。 ”杨阳承认,自己也被身边的人“卷”到了。 因为复习状态不好,她最近刚花了3万多元报名了考研辅导班。

  越来越多的考生愿意为考研花钱。 根据智研咨询统计,有22%的考生在备考阶段支出超过一万元。

  去年考研成功“上岸”后,林灿就摸索成为做一名考研监督师。 每天早上7点左右,林灿的手机就陆续涌进多条短信,来自天南海北的考生向她报备了自己今天的学习计划。

  考生每个月花39.9元,可以早中晚三次向林灿打卡自己的学习进度,接受她不定时查岗,每天晚上12点前汇报当天所完成的学习进度。

  “比亲妈还严格地监督学习。 ”她这样形容自己,“专治重症拖延晚期患者。 既然花钱了,必然会有动力,我就是那个考研路上的推动力!”

  报名的人太多,她不得不限制打卡的人数,每个月最多接25个人的单。 “1对1监督的话,每个人三位数起步,但目前市面上没有。 ”林灿坦言,“需求太大,根本忙不过来,如果有人说可以1对1监督,那都是骗你的”。

  复制考研路,三个月赚三年生活费

  捕捉到考生的付费意愿,考研培训也成为不少教育机构关注的重要赛道,并且围绕逐年增长的考研人数,形成了价值百亿的市场空间。

  “以两年为期,成为考研教育行业第一。 ”今年5月,曾经的K12在线头部企业高途教育决定转型成人培训。 从营收上看,包括考研培训在内的成人业务,为高途贡献了5.6亿元收入。 好未来也将旗下的考研等成人培训业务进行整合,推出新品牌轻舟。 中公教育也在财报中提到,2022年要将业务聚焦到考研等核心品类。

  然而,据时代财经了解,与成规模的考研机构相比,不少迷茫的考生更信赖成功报考同一院校专业的学长学姐。 他们通过各大社交平台和他们取得联系,希望付费获得指导,借此复制一条成功路径。

  “生意”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最初抱着“要把自己为考研花出去的钱赚回来”的心态,林丁丁以30元一份的价格出售自己整理的考研心得,买心得的人不多,但来求针对性辅导的人很多。

  “我们专业每年大概招收100人左右,来找我咨询辅导的可能就有二三十个人。 ”林丁丁理解他们的想法,“就像是曾经的自己”。

  对于已经上岸的考生来说,这就像一个循环。 她去年花了200多元在同系学姐的手上买了一份考研资料,“其实我不只是为了买她的资料,也是想之后能问她一些本专业考研的问题”。

  她开始有意识地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运营自己的账号,分享成功上岸的考研经验贴,回答一些考生的提问,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上课。

  苏苏也是这样开启了考研辅导的副业。 她在闲鱼上挂出了自己去年的备考资料后,就有考生下单后主动来私信她,“考不考虑做1对1的考研辅导?”也有培训机构前来联系,以一小时80元的价格邀请她去上课。

  苏苏拒绝了机构的邀约,她选择自己单独给考生上课,更自由,赚的也更多。 现在她的报价是每小时120元,提供1对1的专业课指导。 报价和学校、专业都有关系。 苏苏告诉时代财经:“985院校的在校生报价会高一点,市场价在每小时150元-200元左右。 ”

  现在她每周固定给两个考生上两次课,每次两个小时,一个月能赚到约四五千元。

  而在今年暑假,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林丁丁给14个考生上过课。 她的报价是每1.5个小时200元,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制定计划:有人想知道她的学习方法,有人想了解学校情况,也有人需要从头梳理专业课知识。

  一开始她的目标是赚到5000元,假期结束后,她实际到手20030元。 “我算了一下,加上研究生的补助,这笔钱正好够我三年的生活费。 ”

  为别人的知识付过费,也把自己的经验成功变现,林丁丁忍不住向时代财经感慨:“考研人的钱可能还是好赚。 ”

下一篇:染发有什么危害(种头发的危害)
上一篇:产城融合“新物种”解码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