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栽培(烟草栽培与加工技术)

2023-02-06 22:54:2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3

花烟草栽培技术要点

--------------------------------------------------------------------------------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约30~50公分,茎叶均有细毛。 花顶生,花茎长30公分,花喇叭状,花冠圆星形,中央有小圆洞,内藏雌雄蕊。 小花由花茎逐渐往上开放,花色有白、淡黄、桃红、紫红等色。

栽培习性:一年生草本。 喜温暖、向阳环境,不耐寒,较耐热。 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花期4-10月。

播种移栽:花烟草在小苗期长势缓慢,易于在1~2月份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於土面,种子好光不可覆土,应充分见光,浇水保持湿度,土面再覆盖1块透明塑胶布,待幼苗本叶4~6枚时移植栽培。

栽培管理: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之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排水不良根部容易导致腐烂。 日照需充足,日照不足植株易徒长,开花疏松而色淡不美观。 定植成活后摘心一次,促使多分枝。 梅雨季节需防患长期潮湿,生育适温约10~25度C。 养护过程较粗放,比较简单。 开春后多施几次有效肥,不但长势好,也促进开花。 由于花期长,花色鲜艳,地栽、盆栽都很适宜。

栽培数据:种子每克种子粒数(粒/克):11500粒/克;发芽条件:21-25℃,不覆土;发芽所需的天数:10-15天;生长适温(日温/夜温):15-17℃;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部分遮荫或部分光照;播种到开花( 或采收)所需的时间:9-10周;地栽高度(厘米): 40-45cm。

烟草栽培技术

[ 2007-11-30 15:41:00 | By: maha ]

南方烟区因移栽季节不同,有春烟、夏烟、秋烟和冬烟。 华南地区以春烟为主。 在广东、福建等热量充足的地区也有少量的秋烟和冬烟。

(一)轮作

连作会使烟草养分亏缺和失调,且易染病虫,使产量和质量下降,所以合理轮作是保证烟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烟草前作忌茄科、葫芦科作物,最好是禾本科作物、油菜(注意蚜虫和病毒病传染)和豆类(注意土壤肥力和病害)。 2—4年轮作一次。 其方式因气候、土壤、作物生长期等不同而异。 水田轮作的主要形式有:烤烟-油菜或小麦-水稻-蚕豆或小麦;烟草-晚稻-绿肥或油莱-早稻-晚稻-绿肥-早稻-晚稻-绿肥或油菜。 旱地轮作的主要形式有:烤烟-小麦或绿肥-玉米(大豆)-油菜或大麦;春烟-甘薯-冬闲-花生-冬闲;冬烟-早稻-晚稻;冬烟-花生-晚稻;冬烟-蚕豆-早稻。

(二)套种

为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南方部分烟区实行麦烟套作,选挥矮秆、抗倒、丰产的小麦品种,乳熟前后套栽烟草,共生期20大左右,麦收后及时加强管理,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广东一些烟区在春烟采烤后期套种甜玉米,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此外,在地少轮作不便的烟区可采用带状套作,如8行小麦8行烟,8行玉米8行烟,8行油菜8行烟等。

(三)复种

主要的复种方式有烟稻、烟薯、烟豆烟等。 复种烟生长季节短,必须壮苗移栽,重施基肥,早施速效追肥,早优质适产烤烟的烟株长相优质烤烟的长相是:株高90—100cm,茎围8-10cm,叶数18—22片,最大叶60cm×30cm,单叶重7克左右,密度19500株/hm2左右,叶面积系数3-3.5,采收下二棚叶时透光率6%-8%。 生长整齐一致,后期不脱肥早衰,分层落黄,烟株呈筒形。 从移栽起计算,还苗6-8天,团棵期30-35天,现蕾期55-60天,圆顶60-70天,采收结束115-120天。 优质填空料烟叶生产的抹型要求大致是成熟时呈腰鼓形或塔形,分层落黄,成熟一致。

确定烟草密度的原则

烟草的合理密度以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为目标,必须根据烟草类型和生长发育特性,并结合栽培技术措施来确定,使群体和个体都能比较健康地得到发展,以便经济有效地利用生产条件,特别是光能、地力,从而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

品种特性 不同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光能和地力的利用能力也不一样,因而栽植密度也应当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植株高大,叶数较多,株形松散,茎叶角度大,生育期长的品种,需要较大的营养面积和空间,行、株距应大一些,栽植密度要小;反之,株形小而紧凑,叶数少,茎叶角度小,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适当增大栽植密度,以便于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提高烟叶产量。

自然条件一般来讲,地势较高,气候凉爽,烟株往往生长较小,密度可稍大些,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山间平地,气候温暖,烟株生长旺盛,密度应该稍小一些;湿润地区,烟株生长较快,叶片大而薄,单位叶面积重量轻,密度应稍稀一些,以利于增加单叶重,提高烟叶品质。 土层深厚和较肥沃的烟田植株生长较大,密度宜稀;而土层较薄,不易培土的瘦地,烟株生长较小,为了充分利用地力,应稍密一些。

生产目标 由于烟叶在卷烟中起的作用不同,对其品质的要求也有差异。 例如填充料烟叶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填充性,要获得填充性能高的烟叶,则叶片必须薄,在栽培技术上要适当加大密度和多留叶片。 晒烟因为叶小或少,栽植密度一般比烤烟大些,香料烟是栽培烟草中种植密度最大的。

栽培条件栽培条件不同,种植密度也有所不同。 比如春烟,生长条件优越,生长势较强,应当稍稀一些;而夏烟生长条件稍差,生长势较弱,特别是生长期较短,就应当稍密一些。 在施肥、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烟株生长旺盛,宜稀一些;而管理粗放,施肥水平较低的地区,烟株生长势差,宜密一些。

适宜的密度 综合各地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一般雨量多,湿度大的平原地区,较肥沃的土壤,每亩种植烤烟以1100~1300株为宜;山地丘陵较瘠薄的土壤或降雨量较小的地区,以每亩种植烤烟1300~1500株为宜,所产烟叶品质较好。 白肋烟在卷烟工业中是混合型卷烟的主要配料,具有叶片薄而轻,组织疏松而不粗糙,弹性强,填充值高,燃烧性和吸附性好,烟碱含量高等特征。 白肋烟若种植过稀,叶片重而大,烟叶粗糙,吃味辛辣,产量低;种植过密,则叶片小而薄,劲头不足。 具体栽植密度要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栽培技术等因素来确定。 在土壤肥力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情况下,白肋烟栽植密度以每亩1500~1800株为宜。 对香料烟来说,密度大是其主要栽培特点之一,一般每亩5000~8000株。 叶片的大小也是香料烟的重要质量因素,烟叶大小因品种而异;就一株烟来说,以上部叶最小,质量最好。 至于其它类型的烟草,由于栽培面积较小,且有区域局限性,应根据当地传统经验和最新技术灵活掌握,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下一篇:盗将行歌词(盗将行歌词含义)
上一篇:一个男的故意避开我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