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铁路局的工作成果(郑州铁路局工作怎么样)

2023-02-06 19:37:3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6

(1)安全基础得到加强。 在提速施工遍布全局、春运任务极其繁重的情况下,确保安全持续稳定,实现建局56年来第一个安全生产1000天。 面对3起行车重大事故接连发生的被动局面,全局深入开展以“查问题、灭隐患、严两纪、强管理、保安全”为主题的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消除一批安全问题和隐患,稳定了安全形势。 贯彻铁道部提速安全标准线建设的部署,率先实现安阳至信阳间“十全”达标,带动了全局安全基础整体加强。

(2)运输效益高位增长。 面对空前紧张的运输能力,把握提速调图和新线开通机遇,实施内涵挖潜,扩充运输能力,运输质量、效率和效益一路攀升。 抓好“两运两节”运输组织,取得比年初预算超收6﹒07亿元的优异成绩。 妥善处理重点物资与其他物资运输关系,出色完成电煤抢运重大政治任务,年日均发送煤炭7329车,占全局装车总量的55﹒6%;发送高运价物资5049﹒3万吨,同比增长4﹒7%。 大力开展多拉满载、挖潜提效活动,相当于日均多开行货物列车27列、多发送货物868﹒8万吨。 全年完成旅客发送12009万人,货物发送29229﹒4万吨,换算周转量3964﹒7亿吨公里,运输收入228﹒47亿元,分别为调整预算的104﹒5%、103﹒7%、108﹒2%和102﹒1%,同比分别增长19﹒2%、8﹒3%、14%和18﹒2%;运输收入超额完成目标,同比增收35﹒2亿元;各项技术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2004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的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综合排名第五十四位,提高了知名度,树立了企业新形象。

(3)经营管理不断完善。 强化经营业绩考核,指导分局、站段建立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完善局机关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落实经营责任。 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成本管理的硬约束。 深入开展“当主人、强管理、增收节支创效益”活动,激发职工增收节支的工作热情。 发挥资金集中管理优势,内部调剂资金40﹒05亿元,缓解了资金压力。 严控大项支出,车辆使用费节支10900万元,机车能耗节支5300万元,物资集中采购节支10160万元。 修程修制改革节支5000万元,修旧利废节支5000万元,非生产性支出压缩6000万元。 强化财务和审计监督,促进增收节支8700万元。 在年初成本缺口高达10亿元、客观增支因素多等困难条件下,实现了铁道部下达的13﹒71亿元的盈利目标。 大力发展多元经营,完成收入123亿元、利润4﹒52亿元,路局2002年确定的“3211”发展规划全面实现,即利用3年时间,以每年20%的增长幅度,实现年收入100亿元、利润翻一番。

(4)提速调图顺利实施。 面对全路近40%的提速改造工作量,郑州局展开提速施工大会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全局提速线路达到2980延长公里,其中160公里/小时以上线路1502公里。 客车对数增加23﹒5对,客运输送能力增长11﹒6%。 14个局界口增开货物列车126对,增幅高达53%。 新增6对点对点一站直达客车,扩大开行夕发朝至、朝发夕归旅客列车和5000吨重载货物列车。 运输产品全面优化,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进一步扩充,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5)铁路建设高潮迭起。 郑徐电化、武九扩能、宝兰二线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天兴洲大桥、西延扩能、侯月扩能等工程陆续上马,共完成基建投资42﹒78亿元。 全力支持部管项目建设,为郑西、武广、武合客运专线创造了良好环境。

(6)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全局社会职能移交涉及7省1市237个单位、24953名在职职工,移交任务居全路之首。 全局攻克路地双方移交政策不对接、离退休职工难移交等难题,实现125所中小学、15所职业学校、28所医院全部移交,并移交幼儿园47所。 辅业改制试点工作平稳推进,首批8个试点单位改制方案已报铁道部审批,房建生活系统改革基本达到部定阶段性目标。 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生产力布局调整,行车主要站段由上年末的218个减少到134个;整合优化机车交路21个,首次实现客货机车跨局轮乘,适应了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深化,职工总量得到控制,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按周转量计算为181﹒54万换算吨公里/人、增长12﹒95%,按收入计算为105182元/人、增长18﹒09%。 医疗、住房、养老保险等配套改革稳步推进。 改革中宣传思想工作得到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保持了全局政治稳定和队伍稳定。

(7)科技教育喜结硕果。 围绕安全、运输、管理、信息等重点领域,组织科研项目研发120项,其中通过局级鉴定53项,省、部级鉴定6项,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新产品1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积极组织武九、侯月、阳安等线的提吨牵引试验,使全局15条线路27个牵引区段形成普遍超重165吨的能力。 推进“人才强局”战略,新接收大学生763名,晋升中级以上技术资格干部1701名,增加工人技师383名,企业人才储备得到加强。 大力加强职工培训,累计完成规范化脱产培训1214人、适应性培训245988人、行车主要工种“两年10天”脱产培训74160人、工班长培训12609人,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在推进社会职能移交的新形势下,一手抓移交,一手抓管理,保证了正常教学和医疗工作秩序。

(8)“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铁路跨越式发展”系列教育活动扎实开展。 严肃党纪政纪,落实“八条禁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加强“诚信铁路”建设,企业形象和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深化厂务公开,推行民主管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依法改革、管理、维权取得新进展。 职工人均工资收入达到19746元,同比增长13﹒57%,是近年来工资增幅最大的一年。 新建经济适用房6116套,铁路住宅区“光明工程”建设卓有成效,路局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面落实,职工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稳步改善。 1.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为推动,全局综合发展实力显着增强。 一是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 提速调图后,以国产化“和谐号”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调度集中系统等为重点,一大批先进的线路设施、机车车辆、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设备投入运用,使全局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二是客货运输能力全面提升。 至年底,管内允许时速大于160公里的提速线路达到643.3公里,其中时速200~250公里线路564.1公里,提速资源进一步拓展。 新图全局14个分界口客货列车对数分别增加48对、157对,增幅达到20%和30.6%。 三是运输产品质量全面提升。 在跨区域的主要中心城市间,开行动车组和城际快速客车,增加夕发朝至列车数量,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区域的快速客运通道。 四是干部职工素质全面提升。 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严肃六项纪律、维护政令畅通、加强督查督办、严格安全问责,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政令传递实施、干部检查包保、问题有效整改、岗位职责落实等在内的长效机制,初步解决了“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顽症。 以提速调图适应性培训为重点,全年培训干部8448人次,培训职工196995人次,促进了干部职工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围绕提速调图关键领域和中心工作,全年组织科技攻关91项,主持参与部级科研项目13项,另有2项分别获得2007年度铁路重大科技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

2.围绕实现年度经营业绩目标,各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是安全生产保持稳定。 以确保提速安全持续稳定为核心,探索把握安全规律,加快建立提速安全保障体系,着力卡控安全关键环节,逐步解决设备超期服役问题,安全基础不断巩固加强。 以规范安全管理为重点,强化专业管理,改进检查监督方式,提高站段独立作战能力,加大安全问责力度,促使安全管理走上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 全局消灭了责任一般A类及以上事故,实现安全生产500天和安全年。 二是运输效益高位增长。 深入推进内涵扩大再生产,全面加强和改进运输组织工作,优化调度指挥和车站作业组织,整合机车交路,提高牵引定数,改进车辆运用检修及货运组织管理,推进技术设备升级改造,优化站段内部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效率。 全局累计完成旅客发送量5703.7万人、货物发送量16936.3万吨,换算周转量2233.1亿吨公里,运输收入125.9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5%、3.7%、7.3%和4.7%,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三是经营质量稳步提高。 积极配合国家审计,深入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全面规范基础管理和经营行为,取得较好的审计结果。 大力实施多元经营“十一五”发展规划,深入推进资产重组、企业优化整合以及实业项目开发,多元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全局运输总支出控制在有权支出范围以内,圆满完成部定年度运输盈亏目标;多元经营企业完成经营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4.28%,实现利润2.1亿元,安置富余人员5283人;集体企业完成经营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9.38%,实现利润320万元,同比增长16.7%。 四是企业改革深入实施。 适应运输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科学设置车间、班组,改进劳动组织方式,车间、班组数量同比分别减少4%和25.6%,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能,按运输收入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预计达到147129元/人,同比增长8.18%。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优化调整领导干部421人次,为运输单位配备站段长助理28人,非领导职务级别晋升95人,极大地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岗位聘任管理,进一步调动了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是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抓住国家对重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的有利契机,进一步促进了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至年底,郑西客运专线建设已完成总投资额的50%,京广客运专线(河南段)建设的可研报告已报国家发改委。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建设全面展开,桩基工程完成设计的67.6%。 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车站西出口、焦柳线洛张电化工程正全面铺开。 大量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使郑州局在全国路网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运输能力将实现新的提升。

3.不断优化内外部环境,企业和谐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 一是民生建设成效显著。 全面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畅通民情民意渠道,深入推进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路局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并作为全国国有企业的唯一代表,在国家级会议上介绍经验。 在提高全局职工整体收入的基础上,坚持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倾斜,较大幅度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动车组相关人员、边远地区人员、工班长、铁路干警的收入补贴。 年内,全局职工人均年收入预计达到30698元,同比增长14.13%。 大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路局共投入“两线”建设资金1364.6万元,新竣工职工住宅1037户128559平方米,在建3627户421443平方米,并投入5234万元,整治职工住宅小区环境、整修既有职工住宅。 积极兑现“三不让”承诺,深入开展“连心帮扶”、“金秋助学”、“送温暖”活动,在助困、助医、助学方面投入6368.5万元,同比增加99.5%,困难职工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二是外部环境不断优化。 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重点企业的沟通协调,大力宣传铁路和郑州局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融洽了路地关系,赢得了社会各界对路局工作的理解支持。 三是生态文明成绩突出。 全面打造绿色铁路,加大环保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力度,全局单位营业收入综合能耗比计划减少0.02吨标准煤/万元,节约资金1.19亿元;化学耗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计划分别减少21吨和327吨。 制定实施铁路沿线绿化造林三年规划,深入开展为期50天的攻坚战活动,优质高效完成全年绿化任务,累计绿化线路798公里,栽植苗木420多万株,管内京广、陇海、京九三大干线绿色屏障初步形成。

文章分享结束,开展苗木攻坚战和护苗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下一篇:美国关闭中国领事馆意味着什么
上一篇:郭蕾洪小薇是什么电视剧 这部剧的简单介绍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