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是什么地方「明朝淮西是什么地方」

2023-02-06 17:01:3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4

2022年05月16日 00:14:04 综合 19 投稿:青海普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为鼎盛的朝代,自从756年后的安史之乱却是满目疮痍。 以往的研究者多认为唐朝亡于宦官专权、黄巢起义,最后朱温一举改朝换代成功。 但追溯历史的隐秘线索,我们不难发现唐朝灭亡的背后有一条隐秘的线索,那就是淮西职业军人。

何地是淮西?

淮西在哪里呢?唐初,唐王朝根据山川河流将天下分为十道,其中有淮南道。 淮西节度使原称淮南西道节度使(758年设置),一般唐代文献里所说的淮西包括了义阳(申州,治今河南省信阳市)、弋阳(光州,治今河南省演川县)、颖川(许州,治今河南省许昌市)、荣阳(郑州,治今河南省郑州市)、汝南(蔡州,治今河南省汝南县)五郡。 (这个时间点是唐肃宗至德元年)

后来淮西节度使的辖区屡次变更,到了贞元三年(787年)时,淮西节度使的实际控制地已由宝应元年(762年)的十三州剧减为申、光、蔡三州,此后淮西镇领州基本固定下来,直到元和平蔡都未有实质性变化。

淮西职业军人就是以申州、光州、蔡州这三州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他们凭借这里险要的地势、交通咽喉似的战略地位,对中晚唐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具体来说就是对朝廷的多次叛乱,割据一方乃至侵略、骚扰邻近的州县。

淮西是个大麻烦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对藩镇割据必定不会陌生,在藩镇里最为跋扈的是安禄山、史思明旧部盘踞的河北地区,这里有卢龙、成德、魏博三镇,一向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就反映了田季安的跋扈。 在淮西割据史上, 有过三次公然与唐廷的武力对抗, 分别是:783—786年的李希烈之乱、798—800年的吴少诚之乱、814—817年的吴元济之乱。 这三次叛乱的时间合计不足九年, 不到整个割据时间的四分之一。

但即便和魏博相比,淮西也是一个难缠的藩镇。 公元783年把持淮西军政大权的李希烈和其他藩镇一同反叛,出兵侵扰汴州、江淮多地,一度让漕运中断,威胁唐帝国在关中的存续。 不但反叛唐朝,李希烈还顺势称王,显示出很强的独立性。

公元784年攻入汴州,不久他自称楚帝,似乎就要迈上人生巅峰,但很快就被部下毒死。 后李希烈时代的淮西地区依旧不得安宁,继任的陈仙奇、吴少诚、吴少阳、吴元济都怀有不臣之心,拥兵自重。

在四十多年间淮西地区成为一块禁区,朝廷难以插手这里的人事安排,周边地区也遭到荼毒,损失惨重。 到了唐宪宗时期励精图治,平蔡成为了重要的方略,蔡就指的是割据蔡州的吴元济。 这个吴元济在当时是出了名的恶霸,所谓“时贼阴计已成,群众四出,狂悍而不可遏,屠舞阳,焚叶县,攻掠鲁山、襄城。 汝州、许州及阳翟人多逃伏山谷荆棘间,为其杀伤驱票者千里,关东大恐。 ”

吴元济拥有大量的马匹、骡子用来配备骑兵,所以在中原、山南、江淮各地骚扰滋事,如入无人之境。 最终唐宪宗任命裴度、李愬为主将,集中多道数十万人马雪野袭蔡州,才一举打破当地防御,剪除了割据在中原、江淮、山南各道之间的这颗毒瘤。

淮西军人带来的麻烦并没有结束,平蔡胜利后,裴度并没有拆散旧有的当地驻军,相反还任用这些部队,所以这些职业军人不过是蛰伏待机。 从史书上来看,这些祖先来自杂胡、河硕地带的淮西军人的粗鲁行为,甚至转变了当地原有的朴实民风。

唐末首开藩镇大混战

如果说中唐时期的淮西军人还只是给唐朝中央政府制造局部麻烦的话,那晚唐时期的淮西军人就更是势不可挡,走遍全国,五代十国里很多政权的兴衰都有他们的身影。

我们知道晚唐的黄巢起义极大摧毁了唐朝和部分藩镇的权力基础,但这也恰好给了一些野心家崛起称雄的机会,这些人的为首者就是臭名昭著的秦宗权。 秦宗权在黄巢起兵之后,迅速派遣帐下的孙儒、刘建峰、马殷等将领攻城略地,西到洛阳、函谷关、新安,东到海州、泗州、徐州、密州,南到夔州、三峡、襄阳、夏口,都是秦宗权的势力范围。 一时间秦宗权为代表的淮西军人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大半个江淮和部分江汉平原,风头无二,成为藩镇割据里最强大的一股势力。 这时的朱温、李克用的地盘、势力,相对于秦宗权就是小儿科了。

史书记载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身死泰山狼牙谷(今山东莱芜西南)。 依靠李克用的沙陀骑兵和中原藩镇兵力的联合围剿,唐廷终幸免于覆灭,但也是奄奄一息、苟延残喘而己。 农民战争平息后,藩镇势力急速膨胀,出现了无地不藩、无时不战的局面。

《旧唐书》卷19下《嘻宗纪》概括地勾勒出了农民战争结束后的天下大势:

时李昌符据凤翔,王重荣据蒲、陕,诸葛爽据河阳、洛阳,孟方立据邢、洛,李克用据太原、上党,朱全忠据污、滑,秦宗权据许、蔡,时溥据徐、洒,朱宣据邪、齐曹、璞,王敬武据淄、青,高骄据淮南八州,秦彦据宣、款,刘汉宏据浙东,皆自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 江淮转运路绝,两河、江淮赋不上供,但岁时献奉而已。 国命所能制者,河西、山南、剑南、岭南四道数十州。 大约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侯废置,不自朝廷,王业于是荡然。

秦宗权为了击败朱温,多次派遣重兵包围汴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朱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朱温当时手下的军队不过一两万人,战斗力不如秦宗权的淮蔡军队,而整个中原也就剩下了两个堡垒。 一个是朱温所在的汴州,宣武节度使辖地。 一个是许州,忠武节度使辖地,许州的守将是赵懤。 朱温联络了赵懤,终于击退了秦宗权的枭将多次进攻,保住了汴州并开始反攻。 朱温联络了徐州的时溥、山东的朱瑄、朱瑾兄弟,一同抵抗秦宗权狂暴的攻击,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

光启三年(887年),秦宗权孤注一掷,聚集全军猛攻汁梁。 朱温得朱煊、朱模兄弟援助,大败秦宗权,斩首二万余级。 秦宗权元气大伤,遂弃陕、洛、怀、许、汝诸州,向南撤退,缩回蔡州。 文德元年(888年),唐廷任命朱温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节制诸镇,进讨秦宗权。 秦宗权连遭败绩,众叛亲离,被部将捆送注梁。 次年,朱温将秦宗权押送朝廷,唐廷斩秦宗权于长安。 秦宗权的争霸活动就此宣告彻底失败。 朱温成为了中原霸主笑到了最后,但淮西军人集团并没有退场,他们的余部在南方继续活跃,并发挥了更惊人的政治、军事能量,令晚唐五代历史为之侧目!

南方的淮西军人

南方的淮西军人不甘心失败,他们组成武装集团争夺南方的统治权,在前蜀、吴越、吴国、楚国、闽国都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淮蔡军人南下发展,其目的地大致有以下一些:一是四川地区,这是最早离开淮西地区外出发展的王建部队的活动地区;其二荆南,这是赵德湮、成呐、以及许存、常厚等人活动的地区;第三个地区是淮南以及长江下游地区,这主要是指孙儒的活动范围,而在孙儒失败以后,其属下淮蔡军人活动范围更大,涉及到南唐、吴越、马楚三国;还有一个目的地是王潮、王审知兄弟落脚的福建地区。 这些地区都是历史上所谓的南方九国的活动中心,而北方来的淮西军人也将在这里继续创造自己的历史。

首先我们来看前蜀,这一小国地处四川盆地,建立者王建本来是秦宗权的部下小兵,也是淮西人。 王建最信任的手下一大半也来自淮西,人才济济。

其次是荆南地区,荆南地区的两位节度使赵德湮、成呐都是淮西人,擅于打仗,最后虽然未能建立政权但也是地方的藩镇,他们的部下也有不少来自淮西。 至于和吴国杨行密争夺江东的孙儒,是一员猛将,他多次打败了杨行密的大军,后来战死。 余部在马殷等人的带领下推到了湖南地区,建立了楚国,可以说马楚就是淮西军人集体建立的第二个政权,第一个是上文我提到的前蜀。

至于闽国开创者王潮、王审知兄弟,大家都知道他们来自河南固始县,唐代叫光州,那也是淮西的外缘地区。 王氏兄弟正是在唐末黄巢、秦宗权之乱爆发时,带领自己的亲戚、民众一路南下,来到福建创业成功,开发了福建的经济,为后人铭记。

结语:

从萌芽初期到最后的消亡,在历时近两百年的长时段里,淮蔡军人集团对历史进程所施加的影响是不同寻常的,是唐后期以至五代中古社会动荡不息的重要动因之一。 他们是唐王朝灭亡、五代十国局面奠基者,也是旧时代的扫墓人,但他们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无法开启一个新时代。 所以他们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为杨行密、钱镠、王建、马殷等国主当雇佣兵,成为紫云都、牙兵。

秦宗权发动的争霸战争加速了唐王朝灭亡的步伐。 秦宗权引发的争霸战争,使唐王朝还没有从黄巢农民军的打击中缓过气来又立即陷入各方藩镇混战的困境中,一直到最后的灭亡,唐王朝都无法得到一个调整、喘息的机会。 其次,作为秦宗权争霸活动的最大获利者,朱温在联合各种势力大败秦宗权的过程中,逐渐取代秦宗权而坐大,之后又对当初盟友各个击破,一统中原,抗衡于北方的李克用,卒篡唐建梁;再次,秦宗权在鼎峰时的势力虽然也曾触及到南方一些地区,但其主要活动地区还是限于中原,这就使得南方的各弱小割据者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时机。

更重要的是,在秦宗权争霸活动失败前后,淮蔡军人掀起南下浪潮,加入到南方个割据势力中去,提升了南方割据势力的实力,为后来南方各国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宗权的争霸活动虽然最终以他本人身死长安而宣告彻底的失败,但他的争霸活动本身对唐末的割据混战形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秦宗权的争霸战争加速了唐王朝灭亡的步伐。 秦宗权引发的争霸战争,使唐王朝还没有从黄巢农民军的打击中缓过气来又立即陷入各方藩镇混战的困境中,一直到最后的灭亡,唐王朝都无法得到一个调整、喘息的机会。

再次,秦宗权在鼎峰时的势力虽然也曾触及到南方一些地区,但其主要活动地区还是限于中原,这就使得南方的各弱小割据者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时机。 更重要的是,在秦宗权争霸活动失败前后,淮蔡军人掀起南下浪潮,加入到南方个割据势力中去,提升了南方割据势力的实力,为后来南方各国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淮西军人集团加剧了唐朝的灭亡,成为了时代的掘墓人。 在他们之后大宋正在地平线上等待时机,这大概就是历史的神奇之处吧。 淮西军人没有完成的重建国家统一、结束战乱的任务部分由沙陀军人集团、河北武人集团实现了。

参考资料:

1、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

2、《旧唐书》,中华书局

3、《唐末军事史》分析

4、柏杨:《中国人史纲》,电子版

5、曾现江:《唐后期淮蔡军人集团研究》

下一篇:正版e筋翻样软件多少钱(和手算说拜拜)
上一篇:蛊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生肖合适,黑马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