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谈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启示:东亚国家应该努力深化始于25年前的区域金融合作

2023-02-06 07:48:2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0

2022年08月21日 02:10:02 时事 14 投稿:电商派大星

  8月19日,“以史为鉴——亚洲金融危机25周年的回顾与启示”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进行了分享。

  “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当然是亚洲金融危机,而亚洲金融危机又是由泰国的货币危机和国际收支危机触发的。 为什么泰国会发生危机呢?三条直接原因:第一,长期经常项目逆差,1990年-1996年泰国经常项目逆差对GDP的比,年均是7%。 第二,泰国过早实行了资本项目自由化,为了建设曼谷国际银行业务中心,类似我们的国际金融中心,泰国政府鼓励资本跨境流动,特别是资本流入。 第三,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名义上泰国是盯住一篮子货币,但在货币篮子中美元的权重极高,所以是事实上盯住美元。 ”余永定说。

  那么泰国金融危机跟亚洲金融合作有什么关系呢?余永定表示,亚洲国家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财政货币政策都非常相似,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羊群效应”、“传染效应”。 在东亚,尽管有些国家经济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但一损俱损,也相继陷落,甚至日本和中国也受到了冲击。 在这样情况下,东亚国家首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命运共同体意识,东亚金融合作的意愿就是在这样一种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过去25年中,亚洲国家在区域金融合作方面到底做了些什么事?余永定进行了介绍。

  第一,1997年9月,日本政府提出了建立“亚洲货币基金”(Asian Monetary Fund)的主张。 “这个名字有点吓人,我们有一个国际货币基金,你要建立一个亚洲货币基金,是什么意思?日本的解释是基金可以把分散在东亚各国的外汇储备集中起来,用以救援因缺乏外储而陷入危机的国家。 为什么这样做呢?按道理,一个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该负责提供救助,但是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资金来的太晚、太少,而且条件非常苛刻。 日本的建议遭到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强烈反对,两条原因:第一,这是重复。 第二,会产生道德风险。 由于美国和IMF反对亚洲货币基金胎死腹中,这是第一件事。 ”

  第二,清迈协议。 “2000年5月,东盟+3(中、日、韩),在泰国清迈签订了清迈协议,亚洲基金建不成,退而求其次,建立了一个双边货币互换网络。 你需要外汇,你可以用你的本国货币和我交换;在规定时间内,你需要归还从我这里拿走的外汇,而我则会把你押在我这里本国货币交还给你。 注意这是一个双边货币互换网络,不是一个金融机构。 而且,在进行货币互换时还要遵守IMF的一系列条件。 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概会容忍这样一种倡议了吧?确实容忍了。 于是,清迈协议就诞生了。 我认为清迈协议的诞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亚洲货币合作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2009年,清迈协议实现了多边化,把双边货币互换网络,扩充成一个外汇储备的资金池。 这个资金池中的外汇储备总量是1200亿美元,后来又加到了2400亿美元。 ”

  第三,2002年12月,东盟+3签署了亚洲债券市场倡议。 “这是一个便利东盟+3在本地区用本地货币(local currency)发行债券的一种安排。 比如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发行用泰铢计价的公司债,融到泰铢之后,在泰国的日本公司可将泰铢,用于在泰国的生产活动。 亚洲债券市场倡议主要目的是、解决货币错配问题,不要一方面借来的是美元(当然也要还美元),另一方面收入是泰铢,到时候由于货币错配没法还债。 发展亚洲债券市场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家所熟悉的所谓overbanking问题,减少对短期银行贷款的依赖。 通过发当地货币债的方法来筹集资金意味本地的钱用于本地,可以减少由于外部资金突然流出对本地所造成的金融冲击。 ”

  第四,亚洲货币单位(Asian Currency Unit,简称ACU)倡议。 “所谓ACU是ADB在2005年提出的,由东盟+3国家货币构成的一个货币篮子。 东盟+3各国货币要盯住ACU。 通过盯住ACU,东盟+3各国中央银行可以稳定同其他成员国家之间的汇率,以避免竞争性贬值。 同时,由于这个货币篮子对于美元、欧元和其他域外的货币是浮动的,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使东亚国家避免固定汇率所造成的难以根据国际收支状况调整汇率的问题。 ”

  在余永定看来,亚洲货币合作的进展和趋势,总体来讲,在初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在后来,特别是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亚洲金融合作逐渐失去动力。 在相当一段时间中,东亚金融、货币合作似乎已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议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根本上来说,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全球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东亚金融合作的初衷和发展路径已经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

  “是否应通过加强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金融合作,以最终建立一个东亚经济共同体抑或应放弃这一意愿,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政治决定,而不是经济决定。 在地理上是近邻,在经济上是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尽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东盟+3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基础依然存在。 面对新的地缘政治现实,为了东亚地区的繁荣,东亚国家应该看得更加长远,应该努力深化,而不是放弃,始于25年前的区域金融合作。 ”余永定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下一篇:钯金一克多少钱(钯金多少钱一克2022)
上一篇:以“双减”撬动更好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