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多少钱一条

2023-02-05 23:43: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3

大家好,我是养迷你的小怪兽,养鱼养心,乐在其中。

今天第一次在头条发文,恳请支持。

迷你鹦鹉鱼的食性、适应水温、生活习性等早在迷你兴起那几年,就有各路大神做过详细介绍,这里不多做赘述。 我是后来者。

不知不觉中养迷你已三年,从一个养鱼初学者到现在勉强算半个老手,曾经我以为迷你是我养鱼的起点,却没想到被它们呆萌可爱的样子吸粉,直到现在。

关于迷你鹦鹉鱼,总结了几条不为人知或少数人知晓的几个冷知识,也是自己在实践中得出来的,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初来乍到有意见欢迎讨论。

一:迷你分类

(1)从品种分宝蓝和白金两种,又可细分

宝蓝迷你其实有两种,一种是黑白相间的花纹,另一种是蓝白相间的花纹。

偏黑色花纹


偏蓝色花纹

白金一种是纯白,另一种是红色,不过红色的看到过网友发,我没有实际照片,只有一条养成这样的,不知道算不算。

现在迷你还有一种鱼友起名叫黑金的迷你,如图,这是我自己养的,不算全黑,我也不知道怎么成这个色了。


第一条进我家的迷你


圈出来的长体迷你

(2)迷你从形体分两种:一种长体,有鱼友戏称迷你罗非鱼;另一种是圆体,圆嘟嘟的那种。 尤其随着现在迷你繁殖量的广泛,目前市场上长体居多。 上图有条算是长体的,我家实在找不出长体迷你,只有这一条比较明显,凑合看吧。

二:迷你幼苗,可以享受养父养母的待遇

迷你鹦鹉讲究一夫一妻制,繁殖能力超强,喜欢带娃,基本不用主人去管。 如果家里种鱼繁殖次数多了,会顺其自然的把别的种鱼的娃当成自己的带。


老缸,还是上滤,养迷你没问题

家中有一米五的一口缸,养了十几条迷你,其中有四对夫妻,为了不让它们繁殖,便把繁殖罐全部撤走,不过我还是低估了迷你的夫妻生活能力,有一对迷你忍不住在一块小沉木上产卵,即已产卵,那便顺奇自然任其发展。

后来孵化起飞,因为没有繁殖罐,所有的迷你宝宝都围绕着沉木被大鱼看护着,起飞那天因为工作忙没来得及隔离,想着第二天也不晚,不曾想第二天这对迷你的宝宝少了一半多,当时以为因为环境问题被种鱼吞掉了,后来仔细观察发现附近两对迷你种鱼的身旁都有着一小群迷你宝宝,我能确定它们没有繁殖,唯一的结论就是:亲生父母繁殖的迷你宝宝,被别的迷你抢去抚养了。 。 。 。 。 这。 。 。 。 。

这件事情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便想试验一下。 把这群迷你宝宝全部隔离后,便把繁殖罐放进了鱼缸,不久四对迷你夫妻便各自占领了一个一罐,然后坐等繁殖。

四天后一对迷你产卵,七天后另一对产卵,第二对迷你隔离至50厘米小缸中,坐等第一对繁殖早的迷你宝宝起飞。

为什么是先隔离繁殖晚的迷你,而不是先隔离第一对繁殖早的,欢迎思考。 嘿嘿。


隔离后的一对迷你

第一对迷你的宝宝起飞后,便用抽水管抽了出来,这个时候第二对迷你的宝宝还在繁殖罐里待着,便小心翼翼的把第一对的宝宝倒进第二对的繁殖罐里,怕惊到种鱼。 在我忐忑不安倒进去之后,并没有出现种鱼吃掉小鱼的情况,只看到那对种鱼很自然的把四散在罐子周围的苗子一个个叼进管子里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对迷你丝毫不知,它们有了一群别家的宝宝。

就这样两窝迷你混在了一起,一起在大鱼的庇护下,慢慢长大。

尾巴全黑的一对,尾部还有一点点白,可惜没起头

我以为已经结束了,不过更大的惊喜在后面。 第三对迷你业已繁殖,于是,五十厘米小缸中间放了一块隔离板,我是不太建议用隔离板的,因为我们知道这是隔离板,可鱼不知道,果不其然,两对鱼隔着隔离板那个暴躁,天天大眼瞪小眼,尤其是后面放进去的迷你,那条公鱼天天盯着对面起飞的一群小迷你宝宝,那眼神真是恨不得吃到肚子里。


右边公鱼的眼神,啧啧


来张近图

就这样,两条公鱼天天隔板干架,两条母鱼,一条带娃,一条坐等娃起飞。

就在昨天,右边晚放的迷你小罐子周围,多了四条游来游去的迷你宝宝,我就纳闷了,不到起飞的时间呀,就算起飞也不该就这几条,于是用手电照了一下罐子,所有的宝宝刚刚破卵,趴在罐底尾巴不停的摇晃,那这四条小鱼。 。 。 。 。 。 从左边抢过来的??于是检查了一下隔离板,果不其然,因为铺了点大矶砂,有空隙,本身隔离板底部也有空隙,于是,右边多了四条宝宝。

罐子周围多了几条小迷你

这个时候便已经有了结论了,迷你带娃的习惯,超出我们的想象。

不过我的实验是在这几对迷你已繁殖过多次的前提下,尽量不要用刚做父母的迷你做实验,避免全军覆没。

三:迷你的适应水温

多数说迷你适应水温24——28,这个事情,作为当初刚刚养迷你的我,根本不清楚,于是,在我养迷你的第一年,那个冬天来临时,我最初买的两对迷你,在十八度水温的鱼缸里,已经待了一个多月,期间没有任何不适反应,该吃吃该喝喝,即便有暖气,最高水温也没过二十度。 第二年,在慢慢跟着网上学习养迷你知识时,出了一身冷汗,应了那句话:无知者无畏。 。 。 。

第二年冬天来临时,已养迷你快两年了,胆子也大,于是在十八度水温左右观察了一个月的迷你生活,总体来说,迷你相对于夏季来说,活动少了,吃食也少了,不过精神状态不错,于是这两对迷你在我家过了第二个没有加热棒的冬天。 之前拍了一个视频,今年冬天肯定还会记录的。

迷你的皮试耐养,不是空穴来风。

四:迷你的寿命和体长

关于迷你的寿命,众说纷纭,有说三年的有说五年的,这个,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我最早买的一对成年种鱼进家门已经三年了,加上之前成年算一年的话,那现在是四年了,这个只能一步一步看,不过寿命没有想象中很短。

迷你的体长,我不知道鱼友们怎么算的,是否加上尾巴,我是加上尾巴算的全长,一年半的迷你体长在10厘米左右,最早的迷你还要更长,不过因为缸大太难抓,只能随机抓一条公鱼出来看看,以后有机会再量。

迷你就这个坏处,只要抓出来立马变色,哎

五:迷你起头

有的鱼友迷你起头了,有的没起,我刚开始养的时候也没有起头,不过,有一条捷径可以起头,也是做过实验,最好是准备一口大点的缸,所有公鱼放在里面,一年不让它们有繁殖的机会,第二年便起头了,这样概率高很多,我也是用成年迷你做的实验,没有理论基础,或许我猜的是迷你个头长足了长圆了就开始起头了,或者是不让它们繁殖憋的,哈哈,谁知道呢,不过我憋了一年的公鱼,大部分都起头了,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试。

我起头最明显的一条,今年繁殖起头又变小了

以上便是与大家分享的迷你鹦鹉鱼的一些东西,没有理论,只有实践。 我是觉得,不管什么方法什么理论,把它养好了,终归没错的。

我不是什么大神,我也没有多年的养鱼经验,对于那些名贵品种更是没有接触,我就是一个喜欢养迷你的小怪兽。 怎么说呢,就是喜欢,鱼这个玩意,喜欢的千金不换,不爱的一文不值。

我是养迷你的小怪兽,养鱼养心,乐在其中。

下一篇:100g龙利鱼的营养成分(100g龙利鱼的营养成分表)
上一篇:我做现货白银投资,结果这家平台被查封,资金也被冻结,我们的钱也转不出来了,现在该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