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又登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前十,村上春树提名几次诺贝尔文学奖

2023-02-05 19:16:5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7

2022年09月28日 11:40:17 生活 5 投稿:大国说媒

记忆与印象

普通或不普通的根须

那么鲜亮

也那么含糊而羸弱

它们在静然生发的同时

迅速脱落与枯萎

随风消失

在这一点上说

如果我们回望

留取样本

是有意义的

——金宇澄《回望》

岁末年初,各大媒体和出版机构纷纷评选各类年度好书榜单。 当我们把过去一年所出版的图书依次摊开,摆在面前,一眼望去,就好像又看见了那些文字的诞生,也好像可以望见它们的归宿。 一如金宇澄在《回望》中入神地观看父辈们的青年时代,想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青春岁月……

这是我们广西师大出版社第一次评选自己的年度十大好书,2017年已经过去,一切归于平静,我们站在这里,回望过去。 经过“读者推荐”、“编辑推荐”、“专家投票评审”三个环节,我们最终产生了这份广西师大出版社2017年度十大好书的候选书目(共30种,教辅类图书不参与评选,少儿类图书将另行评选),今天,我们将开启候选图书的投票环节。 最终的“年度十大好书”,将结合线上投票结果,经专家现场评审投票后,于2018年1月中旬正式发布,同期发布的还有根据大家投票情况而得的“年度人气好书”。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7年度十大好书投票

官方微信公众号相关投票界面

为你喜欢的好书投上一票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7年度十大好书候选书目

(30种,排序不分先后)

人文·社科·文献

1.《小说与我》作者:王安忆

该书让我们得以聆听小说家谈小说,以别样的视角感悟何为小说,探寻现实与虚构的微妙关系。 此书可谓是解读王安忆作品的一把作者亲制的钥匙,从中可窥见其本人的创作理念和文学底蕴,从而更好地走进她所塑造的艺术世界。

2.《锈蚀:人类最漫长的战争》作者:[美] 乔纳森·瓦尔德曼 译者:孙亚飞

2016年度科罗拉多图书奖获奖作品,《华尔街日报》年度图书,2017年新浪好书榜10月好书。 作者乔纳森·瓦尔德曼踏遍美国南北,在诸多领域,对锈蚀进行了持续数年的密切追踪,书中他以新奇有趣的笔触,为我们揭开了现代世界隐秘的一面:锈蚀的影响无处不在。

3. 《我相信中国》作者:张申府 编者:张燕妮

著名哲学家张申府先生一生文章精选,较全面地呈现了张申府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人生历程,堪称其一生论著的精要读本。 书中收入了先生1919—1985年间发表的政论杂著、学术译述、散文随笔;囊括了其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北平新报》等报刊上发表的代表性作品以及后期回忆周恩来、蔡元培、李大钊、章士钊、罗素等人的文章和他的学术生活小传。

4.《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作者:桑兵

近代史名家还原晚清民国学术真实面貌之作,重现民国学人之间的往来交游与人事联系,书中作品系作者多年来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是史学专门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 桑兵对晚清民国学术生态的剖析和呈现,有助于读者对当时的学人及其学术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寄托了作者对当下学术生态的批判和期望,使人反思当下重指标、重名利的学术乱象。

5. 《史记新本校勘》作者:辛德勇

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又一力作,该书系作者针对中华书局修订出版的新点校本《史记》之付印前初稿、征求意见本、初印精装本、再印平装本、点校者撰文公布的点校意见依次撰写的审读、校勘及争鸣文字,堪称经典文献校勘的典范之作。

6.《自我成长的力量》作者:丛非从

自由心理咨询师、讲师丛非从近年来最具影响力、历经考验与实践的45篇精选文章。 从亲密关系、安全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自恋与自卑、原生家庭、成熟的人格等等不同角度……发表关于个人成长的心理学见解。 语言幽默精辟,对人的心理有较深刻而圆融的洞见。

7. 《造梦课堂:创意语文13节》作者: 周益民

《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中教师专业成长类图书。 书中收录了著名阅读推广人周益民老师的课堂实录,这些课堂教学实践是对语言形式化和空洞化的批判,也是对语文教学抽象化和狭隘经验化的批判。

8.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清善本总集丛刊》作者:徐永明、乐怡

本书收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清善本总集83种,其中明代善本总集35种,清代善本总集48种,所收图书,或为哈佛燕京图书馆有藏而中国大陆失传的明清善本总集,或为中国大陆有藏但中国大陆和台湾影印出版的大型丛书未曾收入的明清善本总集,全文影印出版。

历史·文化·艺术

9.《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作者:[英] 尤金·罗根 译者:王阳阳

该书是理解现代中东演变和当下萦绕该地区几乎一切矛盾的必备读物,书中栩栩如生地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描写了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通过战争亲历者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一战中东的重大军事政治斗争,揭示了一段充满死亡气息的动荡历史。

10. 《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作者:[英] 埃德蒙·德瓦尔 译者:梁卿

《柯克斯评论》2015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书中结合旅游札记、回忆录与历史讲述,追溯瓷器从中国传入欧洲发展演变的辉煌历程,描画出一部数百年中西文明交流史的迷人面貌。 《泰晤士报》称:“关于瓷器之于现代世界的诸多意义,这本书肯定是我读到的最好作品。 ”

11.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作者:刘玉

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澎湃新闻、《深圳商报》、《新民晚报》、《出版商务周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推荐,书中收录了24名抗战老兵口述当年从军的经历细节,通过老兵们的口述,部分还原了桂柳会战、台儿庄战役、老河口大撤退、桂林保卫战以及远征军赴印缅作战的惨烈史实。

12. 《德国文化简史》作者:[德] 威廉·格斯曼 译者:王旭

一本经久不衰的介绍德国文化史的经典著作,以“小书”致普通读者,7次再版,首译中文,经久不衰。 作者深入浅出,系统梳理了德意志两千余年的文化发展脉络,对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启蒙主义、狂飙突进运动、浪漫主义等思潮进行了重点剖析,还重点评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哲学、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领域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

13.《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作者:王向阳

本书入围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候选图书,书中撷取与江南地区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60多个老手艺、老行当,分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其他等5类加以叙述。 从童年视角、个人记忆切入,并通过大量、扎实的田野调查,重现老手艺的彼时彼景。

14. 《我在故宫修文物》主编:萧寒 撰稿:绿妖 摄影:严明

豆瓣评分9.4分的年度影响力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同名图书,知名作家绿妖深入故宫,用了大量的时间,观摩大师们的日常工作,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深入采访;诗人摄影家严明,近距离跟随拍摄。 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

15.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作者:[英] 威尔·贡培兹 译者:王烁 王同乐

《新京报》书评周刊、豆瓣读书、《北京青年报》青阅读、《读者》等媒体年度好书榜单力荐,2017年度艺术类图书高分之作,该书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理二十多个现代艺术流派的渊源流变,勾勒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16. 《红军长征记》(上下册)主编:丁玲 作者:董必武、陆定一等

该书原名为《二万五千里》,1937年2月由丁玲主编,共收录长征亲历者100篇回忆录,讲述红军长征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和见闻、感想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早、最真实、最具文化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

中国·文学

17.《回望》作者:金宇澄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金宇澄继《繁花》之后的第二部非虚构力作,2017年被《中华读书报》、《新京报》书评周刊、豆瓣读书、2017年新浪好书榜等年度媒体榜单力荐。 该书讲述了作者父母辈的故事,仿佛是一点点地在恢复那段曾经失落的往事:血与牺牲、理想、青春、爱与守候,以及历史的宿命……最终这一切都随风而逝。

18. 《草木滋味》 作者:周华诚

深圳读书月2017“年度十大好书”100本入围图书,这是一本充满着自然与故乡气息的作品,共90余篇小散文,分别从儿时的野果、美食、趣事等多方面描述了记忆中的江南风物。 字字句句,平和温暖,笔触里饱蘸对生活的挚爱与温情,又有着灵动的风致,能带给人宁静。

19. 《豹变》作者:木心 编选:童明

木心生前的“心愿之作”,木心身后的“木心小说选”。 书名“豹变”,源自《易经》“君子豹变”,隐含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全书则交织着《哥伦比亚的倒影》、《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巴珑》、《爱默生家的恶客》等木心著作,这是一本薄薄的厚重礼物,隐含“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

20. 《飞行家》作者:双雪涛

南方都市报、《读者》、新浪好书榜、华文好书榜、豆瓣读书多次力荐,书中的九篇故事讲述凡人的尊严与自由,唤醒人性深处温柔的奇迹 极具画面感和冲击力的语言,书中收录的作品《北方化为乌有》获2017年度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短篇小说奖。

21.《甲马》作者:默音

新浪2017年好书榜、中华读书报、豆瓣读书等先后推荐,自由穿梭现实与奇幻的文字雕刻师默音历时八年创作,一个寻回时间的故事,小说时代跨越西南联大、知青们的景洪农场、千禧年之前的上海,带领读者走过那些变动的时代,体验书中人物深刻的情感。

22. 《泥与焰:南方笔记》作者:黑陶

该书由99篇文章构成的一部关于故乡江南的散文集,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南所发生的剧烈变迁。 书中所记,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许多已经彻底改变或丧失,无从再觅。 由是,黑陶目睹并亲历了一场故乡沧桑。 同时,黑陶又以独特的“黑陶式”语言——激烈,简捷,注重色彩和画面,有明显的个人辨识度,向我们再现了汉语修辞的魅力。

23.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2册)作者:白先勇

八十岁的白先勇,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两个时代的文学赤子,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 该书由白先勇台湾大学《红楼梦》导读通识课课堂讲义编纂而成,叶嘉莹撰序推荐,白先勇一生研读红楼心得大陆首次完整呈现。

24.《笔记的笔记》作者:陆春祥

鲁迅文学奖得主陆春祥老师新作,通过对《西京杂记》、《搜神记》、《酉阳杂俎》等汉魏至明清历代文人笔记的解读,从现代视角,用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文笔娓娓道来,或令人捧腹,或发人深省。

外国·文学

25.《北极梦:对遥远北方的想象与渴望》作者:[美] 巴里·洛佩兹 译者:张建国

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获奖图书、英国《卫报》100部最伟大的非虚构作品、深圳读书月2017“年度十大好书”100本入围图书;这是一本了解北极的必读图书,作者用百科全书式的记录,全面审视这块土地的历史与现状,重塑我们对北极的认识,同时也对西方的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深度的反思。

26.《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全8册)作者:[美] 鲍勃·迪伦 译者:西川、马世芳等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一本装在薯片袋里的诗集,迪伦个人反复修订的定本,珍贵手稿首度公开,传唱数代人的伟大词句,囊括迪伦逾半世纪创作经典。 极具创意的薯片包装更让这套书成为2017年最具创意的图书之一。

27. 《上锁的房子》作者:[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陈德文

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推出的“三岛由纪夫短篇小说集”第一部,本书收录了日本当代文坛大师三岛由纪夫年少至终年三十年间风格各异的十二篇短篇秀作,通过此书,可充分地窥探天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内心世界,感受一个“流动的三岛由纪夫”。

28.《寿美子哲,越过山去》作者:大出哲 译者:陆小晟

全球首版,来自日本的“平如美棠”。 作者大出哲先生照顾病卧的妻子,直至其离世,也从未假手他人。 这本书是关于大出哲手绘的他和妻子的故事,包括他们少年时的相恋,夫妻间日常说过的话、写过的诗,夫妇的相遇相知,也包括他们与从未停止过与病难争战的场景。

29.《鱼王》作者:[俄罗斯] 维克多·阿斯塔菲耶夫 译者:夏仲翼 等

王小波推崇的俄罗斯文学遗珠,西伯利亚林海深处的追忆与启示,国内初次正版完整引进,首度恢复原著全貌,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以及他们关于生活的沉思。

30.《人虎》作者:[印尼]埃卡·古尼阿弯 译者:吴亚敏

该书是一本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了一桩少年杀人案和杀人案背后的故事,作者埃卡·古尼阿弯被《经济学人》称为“正逐渐成长为印尼的村上春树”,他正是凭借这本《人虎》成为了印度尼西亚首位入围布克国际奖的作家。

十位特邀嘉宾选书环节

最终的年度十大好书究竟会花落谁家

在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结束后

1月11日我们将会正式公布

今天,我们先邀请了十位特邀嘉宾

从30种候选图书中

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3本

哪位嘉宾的安利最能打动你

欢迎在文末留言告诉我们

俞诗逸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

推荐图书:《回望》《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

推荐理由:繁花似锦,回望亦真,走进历史深处的文字,在金宇澄的笔下,依旧鲜活动人。 作者有着精到的写作技巧,回来往去的叙事风格,如同抽丝剥茧,将尘封的家庭记忆一一打捞。 那些被时代所淹没的细节,也在这种私人回忆的记录中,得以再现。 而《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独具匠心的薯片袋设计,加上诺奖的加持,让迪伦的这套书,一经问世,便卓尔不凡。 抛去外在的时尚感,迪伦的诗歌和他的音乐,仍然有着持久的力量。 对社会的洞见,对艺术的执着,对文字的挚爱,使得迪伦的诗歌成为了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集合体。

刘春丨诗人、诗想者品牌策划人

推荐图书:《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抗战老兵口述实录》《人虎》

推荐理由:一本书如果仅仅文字有特点是不够的,还需要装帧设计方面的辉映。 外在形式和里面的文字的组合,才构成一本好书的“内容”。 《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首先让我惊讶的,正是它新颖别致的外在形式,“薯片装”哪怕毁誉参半,也让这套书与市面上所有诗集明确地区别开来。 一句话:新颖的形式+优秀的诗歌作品,是我选择这本书的理由。 而从24名老兵的口述,我们感受到了当年抗日战争的血与火的场景。 这些老兵的记忆不仅是自己的,也是一个民族的。 因此,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抗争史,更是每一个老兵的心灵史。 现在,这些耄耋之年的老人正在陆续离开我们,他们的记忆更显得弥足珍贵。

赵冰丨出版商务周报记者

推荐图书:《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北极梦:对遥远北方的想象与渴望》《越过山去》

推荐理由:成为一个出版业的媒体人的几年里,《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是唯一一套我自己专程跑去书店买回家的书,这种复合现代消费文化的包装方式成为吸引我走进他,以及他的诗歌和思想的一种很微妙的因素。 《北极梦:对遥远北方的想象与渴望》是一本描述“梦”的书,它兼具了游记和文学作品的色彩,书里对神秘自然风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极致呈现,能够带给读者很大的满足感,并且回味无穷。 拿到《越过山去》之前,觉得爱情和生活的关系就应该像《平如美棠》,虽然很多人都说这两本书很像,但我认为《越过山去》释放了一种源自内心的更强悍的力量,是一种明明平平淡淡,却可以让人眼泪夺眶而出的力量——“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从无丧胆”,执子之手,走向山的另一边。

张君成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推荐图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鱼王》《飞行家》

推荐理由:白先勇先生以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别样的红楼世界。 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得以窥见自己曾经忽视或者不解的红楼细节。 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红楼,但是白先勇先生解读确是温和,没有侵略性的,不会引起我们的任何反感。 他不是想灌输什么概念或者想法,只想陪在读者身边,重温那红楼旧梦。 就像他对于昆曲的普及那样,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白先勇先生的解读,爱上这部伟大的著作。

牟小媚丨西西弗书店店员

推荐图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我在故宫修文物》《草木滋味》

推荐理由:有人说,在书店工作,不一定读万卷书,但必须读万卷书目。 在书店门店工作的8个月里,每天面对满屋、满架子的书,难免眼花缭乱,难以抉择。 名字响亮也好,装帧夺目也罢,能留住目光并让人静下来一页页读下去,甚至可以一读再读的书,才值得推荐。 有的书,还没到店就开始期待,如《我在故宫修文物》。 有的书,拆包一看封面就想翻阅,如《草木滋味》;有的书,越读越想在晨会做分享,如《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林凡凡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编辑、人文社科联合书单发起人

推荐图书:《锈蚀:人类最漫长的战争》《北极梦:对遥远北方的想象与渴望》《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

推荐理由:广西师大社为《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这套书所做的营销工作,行业内的人有目共睹。 愿意付出如此多的精力去推动这套书的销售,并且把工作做得如此出色,我想仅为这一点也应该推荐《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 何况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质量也是值得信赖的。 《锈蚀:人类最漫长的战争》则是一本视角很独特的书。 “锈蚀”是一个我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作者能够对这个话题进行材料收集和写作,无疑能促进大众对锈蚀现象的理解和关注。

恩惠丨上海财经大学学生

推荐图书:《回望》《鱼王》《飞行家》

推荐理由:《回望》是今年新书中最喜欢的一本。 《繁花》开始的地方正是《回望》结束的地方,两者跨越了整个二十世纪。 翻开此书,迎面扑来的是谍报工作出身的父亲与资产阶级小姐身份的母亲青春气息。 往事于父亲,像是隐忍着的秘密,在士兵哼着的《伏尔加船夫曲》中苦难被消解;往事于母亲,历历在目又呼之欲出,在历史前行中温情被留下来了。 我们并不知道,还有多少往事被我们遗忘在历史中,偶尔回望,那该是另一番天地。

恰恰丨广西师大社新民说艺文馆编辑

推荐图书:《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上锁的房子》《小说与我》

推荐理由:虽三岛以长篇闻名,但他亦偏爱短篇小说,在他看来,日本人是以短篇小说来写诗的。 《上锁的房子》所收录之短篇结构精妙,经典耐读,成就不亚于其长篇创作。 透过此书,可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体味三岛的艺术世界。 本书所收录之同名短篇《上锁的房子》被日本作家兼评论家小林信彦奉为三岛的创作巅峰,故事里迷茫男子与古怪少女的往来角力之中,在恐惧、欲望、梦境与丧失的交战处,战后之残酷与虚无如低音提琴声般缓缓流过。 日本文学翻译家陈德文以华丽细腻之译笔,再现原文神韵,还原三岛的奇想世界;《小说与我》则脱胎于讲稿,翻卷读之,恰似正与一位小说家面对面,此书可谓是解读王安忆作品的一把密钥,其文学立场与创作理念尽现其中,借之可更好地走进她笔下的艺术世界。

木木丨广西师大社上海贝贝特人文与文学主编

推荐图书:《甲马》《回望》《上锁的房子》

推荐理由:张定浩语:“(金宇澄做的就是)重现不复存在的旧日生活场景,教我们知道自己和一切的人类,最终都生活在沉默却有名字的人和物的怀抱,而非意见和观念的喧嚣中。 ”在2017年的图书中,《回望》很特别,它充满了细节和深藏着的情感,需仰赖读者自己的领悟,也信任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 其中的“重现”,本身就是创造。 在《甲马》中,默音为自己的小说选择了一个宏大的背景,描述了一个持续近六十年、跨越三代人的故事,里面充溢纵横恣肆的神秘之力,描写了变幻莫测的人之命运。 《甲马》是有神的世界,也是一个要恢复“记忆”的故事——正是几代人的记忆汇聚成河,借着一个在寻找妈妈的少年的眼睛才呈现出那段不应被忘记的过往。

思诗丨全职公益人

推荐图书:《我在故宫修文物》《寿美子哲 越过山去》《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推荐理由: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未能讲到的故事,书里有;“从几十万字资料里‘搓’出来的十万字”的精炼和厚重,和凝固了时间的细腻静象这里也有。 像工匠老师在面前缓缓讲话的口述部分,加上绿妖着墨的与文物和老师相关的技艺及回忆,再配合插图,让人感到时光的分量和温度,心就自然地沉静下来。 Ps,可配合陈粒的《当我在这里》“食用”。

广西师大出版社2017年度十大好书候选

好书补遗

经过“读者推荐”和“编辑推荐”,一共有80余种图书进入到了评委评审环节,尽管只有30种入围候选,然而其他的图书依然是从今年出版的1000多种新书中精选而得,我们在此一一列举,作为好书补遗。

《议会如何工作》 《衣不蔽体: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与身体》《她这样的一生:爱琳娜·马克思传》《〈李煦四季行乐图〉丛考》《青花帝国》《斗蟋小史》《锦灰堆 美人计》《领读经典(第三辑)》《山水柏舟一席茶》《大地上的劳作:24节气亲子书》《三岛由纪夫追记》《善与美书简》《我该几时鼓掌》《虚舟》《造梦课堂》《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民国画报人物志》《孤意与深情:张晓风散文精选》 《掘地三尺》《奎章:纪念苏禄王访华六百周年》《传家之物:艾丽丝·门罗自选集》《便形鸟》《每个人的战争:抵御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对,都是手机拍的!》《存在的借口》《汉代车马形象研究:以御礼为中心》《清代广西绘画系年》《中国书画与文人意识》《徽州合同文书汇编》《大连图书馆善本古籍藏书印鉴辑考(上下册)》《广州图书馆藏可居室文献图录》《清代钦差驻库伦办事大臣衙门档案档册汇编》《活在吾乡》《画里晴川》《带我走吧》《红楼梦(程乙本校注版)》《当图书进入战争: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双面蓬皮杜:1928—1974书信、笔记和照片》《树号》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7年度十大好书投票

官方微信公众号相关投票界面

为你喜欢的好书投上一票

——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联联平台的产品怎么送给别人用?
上一篇:释迦果是凉性还是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