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宝宝爱哭怎么办(三岁宝宝爱哭怎么办?)

2023-02-05 04:29:0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文章目录[隐藏]

  • 孩子哭闹、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但阻止孩子发泄情绪,则是有害的。
  • 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
  • 不打不骂不哄,只教他告别“坏心情”
  • 标签

文|马宁·武玉

说到孩子的喜怒无常,家长们会如数家珍,同时又会担心:

宝宝3岁,没耐心。 玩的不好的时候,她会砸东西,扔东西,甚至把球拍砸在妈妈身上。 看到这种行为,你会忍不住生气。 有时候你会打他几下让他觉得疼,但下次他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3岁10个月的宝宝发脾气,不喜欢就扔东西,回卧室生闷气,直到制造“惊喜”把她引诱出来。 简直是“一个男生不会教”。

对于3岁多的宝宝,因为有弟弟,妈妈没有太多时间陪伴。 他经常情绪失控,不满意就大喊大叫,还吐口水。 我气得打了他,后来后悔了。

我家二宝也是这样,玩具玩不好,不想吃饭,不想出去玩,不想看医生等等都会哭。 ,让人特别恼火。 他越是不肯哭,或者越是哄,越是哭。

综上所述,当孩子心情不好,哭闹,发脾气,甚至摔东西的时候,家长普遍的做法是迅速制止他的行为,让他安静下来。 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之后孩子还是反复表演他的特长。

为什么我们的措施无效,如何才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我看了很多文章和书,进行了一些实践。 最后找到了理想的做法,孩子哭闹发脾气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孩子哭闹、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但阻止孩子发泄情绪,则是有害的。

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说:“让孩子发完脾气,而不是试图阻止它。 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但停止它才是。 ”

知乎的一个朋友分享了他的经历:

从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她不能哭,不能发脾气,所以凡事小心翼翼,尽量隐藏自己的情绪。 后来他变成了一个会察言观色的人,特别敏感脆弱。 30岁了,她还没结婚,因为看到相亲对象皱着眉头,他们都以为她对她不满。

一些心理学研究也指出,童年时期过度抑郁和丢脸的人,成年后更容易患抑郁症。

一位父亲分享了他的教育经历:

作为父亲,我尤其无能。 孩子哭了发脾气,我不会让她哭,也不会让她发脾气,甚至会打她,骂她。 结果女儿因为抑郁症休学了。

别说孩子,就连大人也会有情绪。 如果一直隐忍下去,就会憋出内伤,总会感到不安和不安。 如果在情绪来临时哭一哭,流下眼泪,或者找个出口倾诉一下,情绪就会缓解很多。 只是成年人的控制欲很强。 作为孩子这么露骨我都不好意思。 只能找个冷清的地方或者半夜哭。

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

从我们大人的角度来说,孩子哭的时候不坚强,发脾气的时候也不好,不能不制止。 其实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

现实中的孩子并不是无忧无虑的,他们会遇到很多引起情绪变化的问题。 比如他不想睡觉,被强迫睡觉,他的行为就会受到限制,就会生气。 当你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遇到陌生人,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流,你会很害羞。 看到伴侣比自己优秀,难免会嫉妒。 如果你生病了,你必须去看医生。 你害怕打针吃药,你会焦虑。 一个人睡觉的时候,总会想起一些恐怖的场景,会害怕。 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因失去亲人而悲伤.....不胜枚举。

从生理上来说,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 人脑分为“本能脑”、“情感脑”和“理性脑”。 感性大脑掌管情感,理性大脑掌管抽象逻辑思维。 孩子的情绪大脑反应速度是理性大脑的50倍,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经常哭闹,发脾气。

能力方面,孩子经验有限,遇到的几乎都是新的。 他们还没有积累足够的方法来缓解情绪,所以只能用最原始最本能的方式发泄情绪。 几百年前,王阳明说:“心情不好,智慧不够。 ”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根本没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我们刻意的要求就是被别人强迫。

不打不骂不哄,只教他告别“坏心情”

孩子有情绪很正常,我们不能用打、骂、哄来阻止他发泄情绪。 而是可以通过说服来引导他,教他如何告别“不良情绪”。

给孩子一个拥抱。

心理学家指出,拥抱有助于缓解孩子的抑郁情绪。 一个孩子哭着发脾气,是向我们发出求助的信号,内心缺乏安全感。 他希望我们能走进他的内心,帮助他。

首先,我们给他一个拥抱,让他感受到爱和安全感。 不要训斥,不要大喊大叫,也不要安慰,让孩子在感情世界多停留一会儿。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就可以正常的说话,笑,交流了。 这时候和孩子聊天,让孩子说出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让孩子断断续续说出原因。

孩子不一定能一下子解释清楚,也没必要着急。 当他们在看书、看动画片、玩游戏的时候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引导他们继续补充,逐渐完善。

[学习告别“坏情绪”的方法]

①通过阅读了解各种情绪,以及缓解的方法。

孩子之所以走不出情绪,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方法有限。 如果孩子能提前知道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学会相应的解决方法,那么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他们会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哭闹和发脾气。

比如,通过阅读《再见,坏心情》这本书,一套六本,可以了解六种坏心情:愤怒、悲伤、嫉妒、恐惧、害羞、焦虑。

每本书都提供了五个贴近生活的具体案例,让孩子知道在不同情况下如何缓解自己的情绪。

比如我已经不生气了:当你找不到可以生气的事情的时候,深呼吸。 哭的时候转移注意力。 与伴侣发生争执时,不妨合作解决。

写作业很难。 从1数到10就能冷静下来。 当你不想生气睡觉的时候,试着用上面所有的方法,深呼吸几次,从1数到10,转移注意力。

在书的最后,会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生气的原因,制作单词卡片,在情绪面具表演本里做场景。 这样,通过互动的方式,孩子就能举一反三,掌握缓解情绪的方法。

这套书几乎涵盖了孩子能遇到的所有情感问题,能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快速走出不良情绪。

这套书原价120元,活动价59.9元。 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下单。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image.mduoduo.com/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拜拜了,“坏”情绪 儿童情绪养成绘本 套装6册 ¥59.9 购买

②和孩子玩假装游戏。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最适合孩子学习的方式。 通过玩假装游戏,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场景并享受其中。

比如孩子因为看病而哭,我们可以玩看病的游戏,问问题,按照一套程序来。 孩子会发现看病会很好玩,情绪会得到缓解。

第二,鲍遇到了这种情况。 看医生前,他哭着说去不了,说不需要医生解决。 和他打完游戏,他就高高兴兴的去了,配合他。 还跟医生说“很好,很有效”,把所有医生都逗乐了。

标签

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能像大人一样偷偷摸摸合理的发泄情绪。 他通常会哭,会发脾气。 并不是说孩子调皮捣蛋或者故意无理取闹,而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现象。

阻止孩子发泄情绪,不符合成长规律,也会伤孩子的心。 所以要让孩子发泄情绪,教会孩子如何和不良情绪说再见。 当孩子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知道如何更好的缓解自己的情绪。

我是@马宁·武玉。

两个男孩和母亲,超过10年的育儿经验

陪伴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和土地育儿干货。

欢迎,让我们一起在育儿的道路上前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多多百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zhonghebaike/78370.html

下一篇:百合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百合的三大吃法推荐
上一篇:蔷薇花什么时候种,北方冬季可是室外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