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应高中一个班收8万班费

2023-02-04 15:12:5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0

2022年09月10日 16:21:05 生活 35 投稿:市场之声

近日,有深圳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深圳市光明区领导投诉,某 中学初二年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为教师节购买礼品。

看群名应该是为了集体征订国家规定以外的教辅资料所建的年级家委会群,群内一般是校家委会会长和各班级家委会会长:

网友截图显示,在一名为“初二年级资料订购”的微信群中,名为10班、9班家委会长的多位家长接龙回复“10班同意””9班同意”等。 随后,群名为“2班家委会长”群成员发言催促:“尊敬的各班家委您们好!大家辛苦了,离12点结束只有一个多小时时间了,请6班和8班尽快处理。 ”

另有据网友提到,本来家委会计划是每位老师一个保温杯和一束花。 这一点在上面截图的最上面一行“装热水 第二天还是温的”刚好对的上...

不过刚刚,深圳光明区教育局回应已经叫停了这一行为:

经核查,关于“公明中学初二年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为教师节购买礼品”的情况属实,为家委会自主行为,学校教师均未参与。 学校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初二年级家委会沟通,感谢家长们对老师们的敬意和关爱,同时教育局明确要求学校教师不能接受家长的各种礼品,已通知学校要求家委会将集资退还家长。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理节。 《礼记》有谓:“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运行潜规则中:晚辈要给长辈送礼,企业要给关联单位关键人物送礼,乙方给甲方送礼,下级更是挖空心思忙着给上级送礼。 这些错综复杂的送礼活动中所体现的礼节仪式、交际原理、社会秩序经久不息。

作为中国人,都从小到大在不断的耳濡目染中学习之、运用之、实践之,虽然很多人都对这一传统文化颇有微词,然而在实践中又不得不承认其对于润滑人际关系,丰富人生旅程,减少成长遗憾却常常又是大有裨益的。

全社会风尚如此,象牙塔内自然也难以免俗。

这几年的一个新动向其实就是表达心意由家委会开始操作,虽然这样安全系数高了很多。 因为如果不被举报自然没关系,就算像深圳这样被捅出来了问题也不大,可以类似上面深圳教育局式的标准回复:“都是家委会自主行为,校方和教师既没有参与也完全不知情”,所以还是很安全的, 难道有关部门还能去处理家委会的家长么?

所以由家委会出面使用班费在节日表达心意渐渐成为流行模式。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对这种方式并不感冒。

有家长说:其实班级群里家委会提出来之后有不少家长就不乐意,只是没有勇气在群里公开提出来。 最终47个学生只有我一个人没接龙交费。

这位家长还表示“不知道孩子在校的命运会如何”...不过“绝不会妥协,走着瞧”!

也有家长表示:自己还看不惯家委会“看人下菜碟”,还要将老师按照主科副科分三六九等,分别送价值不同的礼物...

还有家长明确表示:既然是自愿就私下,何必在群里公开接龙?

而且表示自己并不是不愿意送,“宁愿私下送1000,也不愿意被动捐100”。

其实这位家长的留言中说了心里的大实话: 宁愿私下送1000也不愿人均凑100。 估计这位家长内心觉得表达心意的第一原因是“ 想让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人人凑100买礼物完全达不到这一效果啊。 。 。

也有家长认为家委会这样操作挺正常的,自己班级就是这样:

结语

其实就像无论上面出台再多减负的文件也难以改变下面一颗颗鸡娃的心一样,鸡娃的人觉得在大家都相信减负的情况之下自己鸡娃的行为就能带来更多的先发优势。

在表达心意这件事情上从来也是这个道理,其实每个人只要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开心就好:

正如这位家长留言所说:

不要因为别人表不表而影响自己的决断,

相信教师并不会因为没有礼物就会对孩子另眼相看,

对她们来说,孩子的快乐成长就是最好的礼物!

祝所有的观众朋友们节日快乐!

下一篇:苹果A16芯片性能优于A15但提升有限
上一篇:让“天价”月饼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