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霜”从何而来?

2023-02-03 23:35:4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7

2022年10月06日 23:35:02 时事 17 投稿:澎湃新闻

  雨雪冰霜,都因水而来,但又各不相同。 霜是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形成的白色松脆冰晶。

  霜的形成与气温密切相关。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入秋后的初霜总体上是由北向南推进的。 入秋后,北方降温早、降温快,东北北部初霜一般出现在9月上旬,东北南部、华北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出现初霜。 南方降温晚,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11月中下旬出现初霜,华南北部和中部地区12月才会出现初霜。

  人们常用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代表昼夜温差。 根据近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霜降节气全国各地的昼夜温差为11.6摄氏度,与秋分、寒露节气的昼夜温差相近。 由此可见,霜降节气的昼夜温差并不是所有节气中最大的。 人们之所以感觉霜降节气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在霜降来临前,我们经历了漫长的暑热,而随着霜降节气的来临,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白天光照较强烈,夜间降温明显,加大了昼夜温差。

  (作者为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05日 06 版)

下一篇:火遍全国的小龙虾,年轻人为何不爱吃了?
上一篇:开元通宝金的铜钱值多少钱?(一枚开元通宝的铜钱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