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未雨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眼科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2023-02-03 19:26:2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3

翻译:

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宴请客人时也不要铺张浪费,接连不断。

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出处:出自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的《朱子家训》。

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

白话译文: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宴请客人时也不要铺张浪费,接连不断。

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朱用纯(1627 ~ 1698 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

朱用纯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 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 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 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父朱集璜是明末学者,清顺治二年( 1645 )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 朱昼夜恸哭,痛不欲生。 时其弟用白、用锦尚幼,从商遗腹未生。 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 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

因为敬仰二十四孝中为怀念父亲王修而终生不面向西坐,还曾在父亲墓前攀柏悲号的王裒,就自己改号为柏庐。 朱用纯始终未入仕,一生教授乡里,向学者授以小学、《近思录》等。 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 潜

心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躬行实践。 康熙间坚辞博学鸿词之荐,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 康熙三十七年染疾,临别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未雨绸缪方得始终的意思和未雨绸缪何意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下一篇:腌番石榴的是什么粉(番石榴加的是什么粉)
上一篇:丝瓜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