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主要内容及作者介绍(围城的主要内容)

2023-02-03 06:31:1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碰撞的历史平台,而这正是钱钟书的着力点之一。

《围城》主要内容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 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 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 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 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 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 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 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 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 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 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 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 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 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 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围城》中心思想

《围城》最深层的意蕴在于这里没有一个英雄,所有人物均是盲目的寻梦者,是为命运玩弄的失败者。 主人公方鸿渐的基本经历是不断渴求冲出“围城”,而每一次走出“围城”又等于落入另一座人生的“围城”,除了用书题以外,还用各种意象来点明这一处境,如“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结婚如同“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的这个层面,是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人类困境的感受与精神的孤独感相联系的,整个围城的意象就是一大反讽。

《围城》作者介绍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其父是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在父亲的影响和督导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 其后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 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钱钟书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好了,关于围城故事和围城故事背景时间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下一篇:葱花有什么用处?能制作什么吗?
上一篇:荆芥与防风相同与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