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人物原型与她的红色恋人

2023-02-02 19:17:3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2

小说《红岩》中李青竹的人物原型方琼,和来自解放区的作家邵子南是一对恋人,他们已议定在1947年2月28日结婚。 不料就在这一天凌晨,重庆军警宪特突然紧急出动,包围了《新华日报》,强迫中共方面人员撒返延安。 方琼提着为婚礼准备的喜糖赶来,却被军警远远隔在围观的人群中……

江姐的战友

李青竹在小说《红岩》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十五章。

江姐在渣滓洞受了酷刑,被抬回牢房。 同伴们为她急切施救。 李青竹给牢友们讲了江姐的经历:“1947年春,党决定派一批党员去支援农村的武装斗争。 江姐和她的丈夫,都提出了申请,党批准了她丈夫彭松涛同志的请求,要她仍然留在城市。 那天,我还和她一道,到朝天门码头送走了彭松涛同志。 ”接着,小说写道:李青竹自己,就是在那以后不久,也被派到了乡下去,不幸在半路上被敌人逮捕了。

此后,小说有多处写到李青竹:她对从昆明押来的无名的烈士夫妇的临终关怀,对烈士遗孤“监狱之花”的怜爱呵护,在对敌斗争中体现出的成熟策略,与众牢友一道为庆祝成立新中国绣红旗,直到她与江姐一道被敌人押赴刑场……

我手头有一份资料,证实“李青竹”实有其人。 只不过名字是李青林,1947年8月任中共万县县委副书记。 资料记载说:1948年6月15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当晚重庆行辕特务科长雷天元组织突审,李见满室刑具,毫不恐惧,特务急于得到情报,把李拖上老虎凳,狂叫“加砖、加砖”!加第三块砖时,特务猛使大力,李左腿被撬断而昏厥。 后被押禁重庆渣滓洞,敌人叫叛徒对质,李怒斥叛徒。 在狱中,她团结同志,坚持斗争,1949年11月14日夜,李被敌人枪杀于歌乐山下电台岚垭处,时年36岁。

李青林的未婚夫便是邵子南,作家、诗人,中共党员,曾在解放区名噪一时。

《竹山县志·人物卷》有军旅作家“邵子南”条:

……1949年1月,任中共竹山县委副书记。 在任期间,为解放竹山、开展地方组织建设和党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同时,他根据许明钦烈士的事迹写了《一个共产党员成了神的故事》,根据竹山清匪反霸斗争的生活素材,编著长篇小说《三尺红绫》,深受竹山人民爱戴。

另据有关资料,邵子南后来与宋铮同志结婚,育有一女。 1955年12月因病逝世,年仅39岁。

我拜访了年近八旬的宋铮,她热情接待了我,以下资料均有所本。

1947年2月,国民党强迫重庆、上海、南京三地中共机关同时全部撤离。 邵子南被迫从重庆撤回延安,3月2日又从延安调至晋绥解放军,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副社长。 10月调入“川干队”(番号“长江支队”),1948年2月随军南下,6月15日,李青林被捕那天,邵子南正在郧西县北隅村。 第二天晚上,他完成了短篇小说《张得全和他所讲的故事》,用一个奇特的故事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预告国民党军队必败。 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邵子南就一直在郧县、郧西、白河、房县、竹山、竹溪工作打仗,曾在陕南四分区任武工队长和地方武装团政治主任、竹山县民教科长和县委副书记、竹溪县县委书记等职。 他热情似火,不知疲倦地发动群众,培训干部,审理案件,清剿土匪,收编改造伪职人员,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干部。

邵子南还有四川人特有的幽默感。 1948年12月21日,行军途经十堰黄龙滩,路上见一草屋,上书“陋室德馨”四字,即时将刘禹锡的《陋室铭》趣改为《漏室铭》:

山不怕高,有腿能行;水不怕深,游泳就成;漏雨的屋,很伤脑筋。 火炉生不燃,墙上草发青;幻想红烧肉,空谈炒鸡丁;可以吹牛皮,扯筋筋;无片瓦以遮雨,光椽子也不行。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些屋,何漏之有?

1949年春节,邵子南给郧西县城关学校撰写的对联是:“拖软冻僵毒蛇,打死落水疯狗,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听解放人民的歌声,就要唱响广东广西;排除腐旧思想,接受革命真理,以学习态度解决一切,把服务工农的心血,坚决灌透汉北汉南。 ”9月28日,当邵子南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时候,已是在挥师进川的途中了,当时众人欢呼雀跃,当天晚上行军到达十堰夏家店。 10月1日,邵子南随“川干队”队部宿营在武当山草店,因为避雨,滞留三天,屁股上长疮,伏在床上写完了中篇小说《三尺红绫》的第五章。 这个时候,远隔千山万水的重庆渣滓洞集中营里,江姐、李青林们也已经知道,新中国诞生了。

一曲恋歌作挽歌

据说,重庆渣滓洞革命烈士纪念馆中,至今还陈列着邵子南的长诗《会师》。 李青林牺牲半月后,邵子南才抵达重庆,不久便得知李青林牺牲的消息。 他在悲愤交加中,写了长诗《会师——为纪念李青林同志而作》。 全诗分为四章:一、人民的女儿;二、战斗中的爱;三、生离和死别;四、会师前进。 他在诗中赞颂烈士:“你,勇敢的女性啊,人民的好儿女!你,在老虎凳上,折断了腿换来的骄傲、胜利、光荣!人民成了统治者!”诗人感到在胜利后的山城重庆,烈士的生命无处不在,“在前进曲的节奏里,跳动着我们甜蜜的关注,热烈的耳语,神圣的、胜利的、永远的爱情!”诗人表示要永远与烈士会师前进。 《会师》于1950年1月15日发表,随即在重庆引起强烈反响,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为新中国而壮烈牺牲的烈士李青林,与曾经名闻解放区的军旅作家邵子南,是一对恋人。

大型纪实性电视连续剧《红岩魂》在第一集中,叙述了李青林和邵子南的故事。

原来李青林的原名叫方琼,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开始在重庆参与创办《四川妇女》杂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6年认识了我党派往重庆《新华日报》任采编部主任的邵子南,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亲密的关系,并已议定在1947年2月28日结婚。 不料就在这一天凌晨,重庆军警宪特突然紧急出动,包围了中共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馆,强迫中共方面所有驻渝人员撒返延安。 方琼提着为婚礼准备的喜糖赶来,却被军警远远隔在围观的人群中,只能焦急地朝报馆方向张望。 也许她看到了被全副武装的军警押走的邵子南,也许根本就没有看到邵子南的身影。 总之,他们两人从此失去了联系……

此后不久,方琼受组织派遣赴农村工作。 行程中,她借用邵子南曾经用过的笔名“青林”,为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李青林。

未完成的杰作

邵子南身兼军政人员和诗人作家双重身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不是等闲之辈:早年从四川资阳老家流浪到上海,认识了后来写出《三家巷》《苦斗》的作者欧阳山,并与欧阳山、丘东平、草明等一起创作了中篇小说《给予者》,受到茅盾先生的好评。 他参加革命,是经胡乔木的介绍。 他曾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派到丁玲领导的“西战团”任党支部书记,曾与田间等发起“街头诗”运动,轰动延安。 他还是白毛女故事的最早收集、整理者之一,又是歌剧《白毛女》的最初编剧。 他在解放区写过很多有影响的歌词,由周巍峙谱曲。 他的《李勇大摆地雷阵》,是当年解放区小说创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邵子南32岁那年,曾随刘邓大军的“长江支队”(川干队)千里行军抵达陕南郧西。 此后作为地方武装团的政治主任,曾带领武工队深入敌后侦察。 他的作品《夹河关》便是一篇与此有关的战地纪实。 其时国民党已对南下的解放军发起了反攻,战斗紧张而酷烈。 “我”和武工队在汉江两岸穿梭游击,文中记下了三天的亲历见闻,对几个侦察敌情的战士作了颇富感情色彩的速写式描绘。 全篇情绪乐观,行文明快,语言幽默生动,描写细微真实,尤其对江汉两岸昼夜景色和仲秋时节多变的气温写得十分精彩。 从群众“抓住毛驴当马骑”,怂恿武工队主动进击敌人的心态中,点明了部队与群众的关系,显示了作者心中充沛的代表人民利益、保护人民利益的正义感。

邵子南的《一个共产党员成了神的故事》,是写竹山第一次解放后,人民政府县长许明钦事迹的。 作品发表在1950年7月1日《大众文艺》上,那天正是党的生日。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邵子南思考党和人民、军队和群众关系的理性深度。

邵子南在竹山期间曾办过干训班,除了宣传政策、培养干部外,也曾在竹山播撒过文学的种子。 有一个叫徐昭武的文学爱好者,当年就曾受惠于他。 徐昭武还讲过一段轶事:那时邵子南住在竹山县一中临广场的房子里,广场是一片可容万人的空旷荒地,敌人深夜放黑枪暗杀他,他一动不动,同时制止警卫员追赶。 问何故,邵子南说:“不能动,一动,人家照你影子打就打得准了。 ”可见解放初期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和邵子南的丰富军事经验。

在延安时,邵子南一度与孙犁是窑洞紧邻。 1962年,孙犁写《清明时节》一文纪念邵子南,说他在延安时有两句话常挂在嘴上:“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谁知他们分手几年之后,这两句话却在《三尺红绫》中,变成了邵子南所钟爱的女主人公对霸占她的恶棍的口头禅。

《三尺红绫》是一部未完成的杰作,代表了那一时期邵子南创作的艺术高峰。 讲的是地痞流氓、乡公所的狗腿子李盛才,调戏农妇王秀芬,碰了一鼻子灰后仍不甘心,与一个地方少爷设计,抓王秀芬的丈夫当了壮丁后,霸占了王秀芬。 解放军解放郧西和白河后,李盛才已沦为国民党残匪的走狗,被杀死在家中。 王秀芬和她义弟王文炳起来,经过保长和乡民会审后,送到刚刚成立的县人民政府。 小说共有三个未完稿。 红绫是王秀芬的丈夫送给她的,后来也被李盛才掠去。 这是小说的重要道具,但却不知最后派何用场。 整个故事有一个探案小说的外壳,但悬念没有被揭开。 不过,王秀芬最后被人民政府解救出来,投奔新生活的结局已是显而易见的了。

邵子南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尺红绫》于1958年初版,后来多次重印,我收藏的是1959年第三次印本,属武汉某图书馆流散出来的馆藏,借书卡上显示共有十多人借阅,可见在当时是颇受欢迎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办案人熊海山。 邵子南这样写他:“是个写诗的,爱作武工队活动的,来竹山,也仍然带着武工队……唯一的好处就是深入群众,爱钻问题,到这郧阳郧西地区,他一直在边沿区,带着十来条捷克步枪活动。 ”不用说,这里不正有邵子南自己的影子吗?

摘自《幸会幸会,久仰久仰》,黄成勇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月版

责任编辑: 舒潇 新闻来源: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下一篇:吃南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吃南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上一篇:巨神战击队1资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