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是什么?为什么端粒越长,寿命会越长

2023-02-02 18:32:4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0

端粒,简单解释就是DNA末端的那一段特殊序列。 详细的解释,我把2009年诺奖时的文章贴出来,希望有帮助哈。

染色体不仅要指导其他蛋白质的合成,同时,这张蓝图也需要被不断的拷贝,分配到新的细胞中去。 这时,问题就出现了。 在合成新的DNA链的时候,需要有一个起始物先与原有的DNA模板结合,接下来后续的核苷酸才能接在这个起始物后面,并且按照和相应碱基配对的原则,形成新的DNA链,与模板如同两条拉链一样结合在一起。 而这个起始物(引物)就像拉锁最先端的那个扣,不过在生物体内这个引导DNA合成的“扣”并不是DNA,而是一小段RNA序列,这段序列会在DNA新链合成后被切除。 也就是说,与最初的DNA模板相比,新合成的链就短了这节由RNA替代的序列。

更要命的是,DNA是有方向性的,DNA聚合酶是个直性子,在模板链上只会向一个方向移动(从5'到3'端)复制新链,而不能左右兼顾。 如果,这段序列出现在DNA模板的中段,从其上游向下进行合成工作的DNA聚合酶会补充这些工作。 但是如果这种缺失发生在最先段的话,那DNA聚合酶就无能为力了。 这么看来新复制出的DNA必将越来越短,那最终必然会导致重要基因的失去活性,其中,处境最危险还是位于DNA末端的“端粒”。 不过,也正是因为它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换来了,DNA和染色体完整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保护功能,最终在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使用线性质粒和端粒构建人工染色体不会被降解”的工作中,得以证明。

不过,端粒的长度毕竟是有限的,在复制过程中会不断缺失,最终影响DNA的正常功能。 特别是对于一些分裂频繁的细胞(如血细胞),这种影响更大,那这些细胞是如何避免问题产生的呢?在后来的观察中发现,这些的细胞的端粒在缩短到一定程度后,会重新恢复长度,那么又是哪个神奇的“裁缝”在做这项“修补工作”呢?在随后的工作中,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和卡萝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不断改进实验手段,寻找答案。 经过不断优化条件。 1984年的圣诞节,勤奋的卡萝尔同学打开暗盒曝光X光片,终于清楚地看到了这个作为“裁缝”的酶。 这种酶活性不依赖于DNA模板,只对端粒DNA进行延伸,而对随机序列的DNA底物不延伸;并且该活性不依赖于DNA聚合酶]。 由于同源重组对序列没有特异性的要求并且依赖于DNA聚合酶的活性,至此,她们澄清了这两种假说,证明了有一种"酶"来延伸端粒DNA。 这种酶后来被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

在端粒和端粒酶的作用被明确之前,关于细胞和机体寿命的问题仅仅停留在假说的层面。 而关于端粒的发现,为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 细胞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当端粒耗尽,细胞就会降解死亡。 科学奖已经将其应用于衰老研究之中。 更有意思的是,癌细胞之所以会“永生”繁殖,就是凭借细胞内高活性的端粒酶。 对端粒酶的检测,也成为癌症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对端粒和端粒酶研究的深入,我们会对生命周期有更清晰的认识,“长生不老”的愿望也许真能实现。

关于端粒长的人有什么表现和端粒长的人身体最明显表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下一篇:吸血僵尸电影有哪些(吸血僵尸电影中国)
上一篇:玉米糁粥的做法窍门(玉米糁粥的做法窍门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