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提前还房贷

2023-02-01 18:12:3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3

“月光族”、超前消费,向来是年轻人的标签。 但从社交媒体看,这一届青年似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他们奉行“佛系”、“躺平”,崇尚“低欲望”、“小确幸”,过日子精打细算。 这不,这些天,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他们热烈地讨论着“提前还房贷”。

空口无凭,且举一例。 例子来源于《时代财经》的报道:

有趣的是,提前还贷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房贷利息之高,抱怨是在“为银行打工。 ”问题是,当初签订房贷合同的时候,利率和期限是双方约定的,应该支付多少利息购房者心知肚明,为什么此时感觉利息高了而急于还贷?

高下相倾。 房贷合同约定的利率不变,但经济不景,市场利率下行,相较之下房贷利率便显得高了。 这一年多来,理财产品不仅数量大幅减少,收益率也一路下跌,而今年化收益率几乎没有超过4%的;股票、基金更不用说,今年以来股市大跌,钱没挣上,本金都搭进去了。 股票、基金不论,假设现有一种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3%,而房贷利率为5.2%,如果你手中有一笔闲钱,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还是提前还贷?当然后者为上,因为节省的房贷利息高于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 此所以“提前还房贷”成一时之热点也。

然则提前还房贷会蔚然成风么?不会。 简而言之,要点有三:

其一,提前还房贷,首先要有一笔闲钱。 这笔钱,既可以用来还房贷,也能用于投资。 成本因为有选择而起,还房贷节省的利息是投资的成本,投资的收益是还房贷的成本。 当此之际,才会有成本高下的权衡,收益率低于房贷利率,则还房贷为上。 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买房往往是其一生中最大的一笔开支,需倾其全力(自己乃至的父母的积蓄)才能完成。 成为“房奴”之日起,尤其是在最初的几年,每月的收入除去月供和日常花销,所剩无几,手头没有一笔钱可以用于提前还贷。 手中无钱,则提前还房贷是一句空话,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其二,贷款买房之人都知道,贷款买房之人都知道,还房贷,越是前期贷款利息占比越高,越是后期本金占比越高。 从买房人的角度看,还款前期主要是还贷款利息,还款后期主要是还本金。 不止此也,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银行一般会在贷款合同上规定,过早提前还款会收取违约金。 一般而言,还款期限不足1-3年,提前还款都需要支付一定违约金。 不满1年罚息3个月,不满2年罚2个月,不满3年罚1个月等等。 因此,如果已经到了贷款期限的后期,提前偿还减免利息的作用和意义其实也不大。

其三,刻下而言,国际局势动荡不已,国内疫情反复不止,经济下行压力益发明显。 经济不景,人们对未来预期偏于悲观,不能不转向防守。 舆论场上所谓“现金为王”的说法,即是防守行为的表现之一。 因此,即便手中有钱,也会思忖再三:未来工作是否稳定?收入会否下降?尤其是吃市场饭的人们,不能不考虑失业或者收入下降后的应对,考虑工作和生活中的资金需求和现金周转需要,不会贸然倾其所有提前还房贷的。

不管怎么说,尽管社交媒体上“佛系”、“躺平”、“低欲望”之类的标签满天飞,然而,在一个过来人看来,这其实不过是这一届年轻人的自嘲罢了。 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主张和规划。 “提前还房贷”便是极小的一例了。

下一篇:吃了发霉的豆腐会怎么样(吃了发霉的东西会怎么样)
上一篇:花卉中有蓝色三角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