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管理学院第一个在高校设立“科创办”,却经常遇到“灵魂拷问”

2023-01-31 16:43:5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8

2022年10月02日 09:20:02 时事 9 投稿:央视财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你们为何要设立‘科创办’?”这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带着学院教师和科创办专业团队去调研时,几乎每次都会遇到的“灵魂拷问”。

  从两年前第一个在中国高校管理学院设立科创办,到推出复旦科创企业家营,再到2022年9月30日首期复旦MBA科创青干营开营,陆雄文回答这一问题更有底气了:“无科创无未来,我们要做的正是以管理赋能科创,让科学家创业获得更高的成功率。 ”

  

  这是一个颇具分量的“双导师”名单,由学者和科创企业家构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担任复旦MBA科创青干营首席导师。 他在开营仪式上说,科创精神是复旦的天然基因,科创发展需要管理赋能和青年人才。

  除了管理学院的“自家人”,担任学术导师的还有复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教授、复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教授、复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鑫华教授和复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

  受聘为企业家导师的有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实时侠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耀,信达生物制药创始人俞德超,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胡郁,上海国惠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宁瑞,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照龙,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阮晨杰,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陶春蕾等知名科创企业家。

  64名首期MBA科创青干营入选学生平均年龄37岁,分别来自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行业,其中24%是创业精英,63%是职业经理人,13%是专业人士。 他们将在已完成的MBA核心课程基础上,在学者和科创企业家“双导师”指导下,聚焦科创企业管理特点和内涵,集中参与科创企业的顶层设计学习、把握技术应用和发展的新趋势、探索科创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新模式。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之间的距离,不说是鸿沟,至少也是河的两岸。 ”陆雄文说,研发做得好,不代表企业也能做好。 企业发展越快,管理压力越大。

  南芯半导体科技创始人阮晨杰坦言,创业早期他很不喜欢见投资人,因为觉得很难讲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对于“管理”,他之前也有点抗拒,觉得不太符合自己创业的理念。 后来,他参加了复旦科创企业家营,对于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也逐步树立起“透明和自醒”的企业文化。

  在陆雄文看来,赋能科创企业,绝非传统的管理知识加一些科创元素就能实现,而需要进行原创研究。 “今天科创企业的成长逻辑、发展规律与传统的跨国企业截然不同,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拓展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管理思想体系对科创企业不再有效,管理的范式、管理的逻辑都需要重建,这样才能帮助科创企业成长,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

  因此,复旦管理学院在2020年就提出“管理赋能科创”的理念,深度探索科创企业的管理之道。 如今,学院在研的科创管理课题多达23个。

  作为国内科创管理教育的先行者,复旦管理学院已把“创新领变”作为学院文化的一部分。 “不是随机应变,而是引领变化。 科技是决定一切竞争的底层实力,我们的目标是培育科创时代的管理人才,助力中国科创事业发展。 ”

下一篇:八种植物招财又旺宅财又旺宅的植物 哪八种植物招财又旺宅
上一篇:简单快速制冰的方法是什么 你知道有哪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