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是最可怕的人【为什么说韬光养晦很可怕】

2023-01-30 05:05:0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7

他受巫蛊之祸牵连,亲人几乎全部遇害、襁褓之中身陷囹圄。 他得到廷尉丙吉搭救、女囚哺育,几次病危又被乳母救活。 他长于民间,从小遍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他身不由己,未及弱冠之年便被推上皇帝之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韬光养晦、隐忍待变,最终成就了一番惊天伟业,将汉朝盛世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我说的是谁呢?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是的,他就是传奇皇帝西汉宣帝刘病已(成为皇帝后改名刘询,本文中使用刘病已)。

我们截取的时代背景是汉昭帝刘弗陵突然无嗣驾崩,大将军霍光遣丙吉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 但刘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最后刘贺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废掉。 国不可一日无君,最后,为什么是命运多舛的刘病已被霍光相中,成为了皇帝人选呢?

刘病已虽贵为前太子的孙子,可到他这里已经是老黄历了,况且他在民间多年,远离政治中心,没有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势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政治素人。

这样的一种背景对刘病已来说恰恰是一种优势,某种程度上也有劣势。 劣势主要是思想方面,虽然‘根正苗红’,可前几代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使他有一定思想包袱,甚至是有点抬不起头,刘病已估计也时常双手掩面,往地上一蹲,用小品里的一句话形容:我怎么摊上这么个事啊!我的心哇凉哇凉的!

但同时他的优势也非常明显,血统纯正,在朝廷里没有背景,没有盘根错节的党羽,易于控制。 在刘贺被废之后,年轻的刘病已进入了霍光的视线,并在其扶持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可刘病已也明白,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目前只是一个提线木偶,是受霍光把控的一个政治傀儡。 昌邑王刘贺被废之事还历历在目,刘贺是何许人?是自己的曾祖汉武帝刘彻最宠爱妃子李夫人的孙子,是世袭的昌邑王,而汉武帝晚年宠爱的钩弋夫人就是因为长得像李夫人,得以子凭母贵儿子当上了皇帝,也就是汉昭帝刘弗陵。 刘病已又比他们具备多大优势吗?

刘病已身不由己,甚至自己的生命也朝不保夕,现在他只能选择隐忍和顺从。 写到这里我想插几句话。 我不由感慨,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抱怨自己出身不好,为什么我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为什么我还要拼搏还要奋斗,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人的出身是自己没有办法选择的,不要说什么富二代、官二代,就是贵为皇帝的刘病已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即便是他不愿意当这个皇帝。 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处境,明确自己的方向,积蓄力量,在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并做到顺势而为。

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在他所作《桃花扇》中有一段唱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自古富贵险中求,从来机遇与风险都是并存的。 当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退到煤山,将自己的妻儿全部杀掉然后自裁殉国时,估计有些人也不愿意生在帝王家了。 当许家印事业正红、排名首富、风光一时无两,多少人羡慕不已,想象他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现在他债务缠身,股东们堵门叫骂,公司面临破产重组时,估计有些人会说当个平民百姓也挺好的。

扯远了,书归正传,我们还是继续说刘病已。 他知道自己是怎么当上这个皇帝的,虽然有名无实,他没有抱怨、没有任性,他也没有任性的资本。 从汉昭帝时便作为辅政大臣的霍光权倾朝野,一言九鼎。 从小就在民间长大的刘病已牢房里住过,鬼门关里走几遭,饱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和别人的冷嘲热讽,所以他现在有足够的免疫力来适应他目前的处境。 霍光提出要还政与他,他谦让再三,还是委霍光以大任,一切军国大事均由霍光定夺,因为他明白自己既无从政经验,也没有自己的得力干将,他现在需要的是积累,学习从政经验、熟悉整个帝国的运转机制、考察今后可以为己所用的能臣干吏。

还一个更大的优势是他还年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此时的霍光慢慢已经步入暮年,眼看就要灯枯油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刘病已明白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危险,越需要沉得住气。 他对霍光的病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担忧、焦虑,向对待父亲一样陪侍在侧,衣不解带、目不交睫,倾尽帝国的医疗资源全力救治。 我觉得此时的刘病已更多的是一种真情流露,没有霍光就没有他的今天,霍光是他的恩人、贵人和政治导师。

但多年的政治熏陶使他意识到,在这大变之时最容易生乱。 霍光仍然对他心存猜忌、霍氏集团内部蠢蠢欲动、朝廷内外也暗流涌动,如果此时稍有闪失,他就可能皇位不保甚至性命堪忧。 他需要所有的人对他安心、放心,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隐忍韬晦换来了霍光的安心离世、换来了霍氏集团的鼎力支持、换来了朝廷内外的平稳过渡。

现在霍光离世,宣帝亲政。 他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大干一场了呢?事实是远没有那么简单。 霍氏家族在朝廷内外盘根错节、党羽遍布,宣帝初登大宝,首先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厚葬霍光,然后委任霍光的侄孙霍山领尚书事总揽朝政。 看着满堂的文臣武将,哪个是忠于朝廷的、哪个是心存二心的、哪个是可以为己所用的、哪个是外强中干、哪个又是溜须拍马的,他不能说一无所知,但远没有看透、看清,他需要继续观察、积蓄力量。

随着皇位渐固,经过亲政,宣帝也网络了一批能臣干吏,不知道是对霍光真的感恩戴德还是欲擒故纵,霍氏家族有恃无恐、恃宠而骄进而生出谋反之心,宣帝以雷霆之势铲除霍氏集团,废黜霍皇后,立故去许皇后之子刘奭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也算是对不明而死的许皇后的一丝慰藉和感念。

之后汉宣帝励精图治,延续了汉昭帝以来的中兴局面,将西汉推向了有汉以来甚至是四百年汉朝盛世的最高峰,后代史家对汉宣帝的文治武功评价颇高。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百忍成钢,忍不是怯懦、不是退缩,是为了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最后我有感汉宣帝刘病已的传奇人生写了一首小诗作为结尾:

游龙潜渊底,草困鱼虾戏。

伏地蓄神锐,盘身积霸力。

潮涌随浪逐,云兴展鳞翼。

震吼布云雨,万物享泽披。

下一篇:基础设施包括哪些内容(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哪些内容)
上一篇:渡完情劫的人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