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大学生如何看待中美关系1500字)

2023-01-30 03:37:3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8

2021年7月28日,我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举办的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与12名中美优秀的大学生们做了交流,我做了如下的发言:
中美关系是时下非常重要、广为关注的问题,我非常高兴看到中美大学生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大家从历史、经济、政治、政策、文化等方面都做了分析和研判,这是对于促进中美交流非常有意义的。 考虑到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人民币国际化和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我就经济金融方面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首先,同学们从历史的角度对中美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做了广泛的分析,这是非常好的,但是历史、经济制度等偏描述性的分析,需要理论框架的支持,以保证这些基于历史的分析是逻辑自洽的。 这也是我们要进行潜心的、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所在。 这里我举出三个例子,供大家思考。 第一,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从开放宏观和国际金融的理论上看,贸易失衡和经常项目失衡皆是储蓄-投资的缺口导致的,其导致的全球贸易失衡,而不仅仅是中美贸易失衡。 失衡的调整需要中美内部经济结构性调整。 同时,全球失衡及其再平衡中,美元的作用尚未研究清楚。 伦敦商学院的Helena Rey教授对全球失衡进行了深入理论和实证研究,她发现在正常时期美国通过贸易逆差输出美元,确实可以享受美元的霸权的好处,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往往伴随着美元升值,这时美国就要承担作为唯一国际货币的全球责任。 国际货币作为全球的公共品,其提供者不仅会获得收益,也会承担相应的成本。 我跟我的合作者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 我在美国读书期间,曾经与美国的同学、老师甚至当地民众聊到美元独大的问题,他们有人甚至表达出希望美元退居第二甚至第三国际货币的观点,因为国际货币的全球责任其实可以由两三种货币(美元、人民币和欧元)共同承担。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美元为什么是目前的主导货币?这同样需要理论支持,而不仅仅是描述和叙述历史。 这是我讲得第二个方面,国际货币的理论。 哈佛大学Gita Gopinath教授在这方面正在做出开拓性的研究,她发现美元在贸易、金融和储备之间的使用是相互加强的,而贸易中使用美元计价和结算是美元广泛使用的逻辑起点。 美元汇率才是最重要的定价汇率,因此人民币指数本身的升值贬值对贸易影响不大,而对美元的双边汇率非常重要。 我和我的合作者、以及人民大学的学生们,也在这个领域做一些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正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方面理论的重要性和目前的理论实证研究的缺失。
第三,同学们普遍提到了中美继续合作的愿景,同时也对中美竞争保持了客观冷静的分析。 那么我们需要为中美大国的经济合作构建理论支撑。 根据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如果市场是完备的、信息是完美的,那么两国之间合作的福利提升微乎其微,IMF前首席经济学家Blanchard曾经撰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两国“自扫门前雪”就能达到最优了,没有合作的空间。 但是我们最近的理论研究发现,如果考虑到存在市场不完备、外部性、全球供应链等市场摩擦情况的存在,那么两国合作的潜在收益比传统理论大很多。 这也就为中美两国加强经济和金融方面、尤其是宏观金融方面的合作协调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上三个例子是为了抛转引玉,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同时希望能让你们加深对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理解和认识,认识到一项好的研究,除了要对历史资料进行梳理和对现状的进行描述,还一定要有“大胆的假设(理论),小心的求证(实证)”。

下一篇:古代宫女穿开裆裤原因
上一篇:新媒体运营是做什么工作内容(新媒体运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