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军事战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分析】

2023-01-30 02:44:1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7

正史中诸葛亮的战绩(一)

公元214年,诸葛亮与赵云、张飞入蜀,定巴东、巴西、江阳、犍为,拔城十七座,攻入蜀中,进军广汉,克德阳。 后诸葛亮与刘备共围成都,围攻成都的战役中担任一方统帅。 这里需要辟谣:刘备在时诸葛亮就已经是统帅了,地位高于庞统和法正。

次年,诸葛亮协助刘备,定广汉、蜀郡,拔城二十二座。

刘备去世后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扩张五郡,克五十七城,此场战役是三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攻心战,三战三捷斩杀自立为王的高定。

同年五月强渡泸水,大破南蛮军,并生擒孟获(一说七擒七纵)。 开发云南。

第一次北伐攻破曹魏三十余城,歼灭曹魏边军,杀入陇西,攻破祁山堡,(正史诸葛亮攻破三郡前的守军,后三郡投降,并不是不战而降《裴注三国志》),把郭淮逼到了羌族的地盘。 放出孟达造反消息拖住司马懿大军。 大好形势因马谡失街亭而结束,诸葛亮迁陇西千余户百姓回汉中,也带走了一批曹魏降将,姜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并不存在营销号口中所说的诸葛亮损失十余员大将的情况,诸葛亮不想与曹魏骑兵大军在陇西会战而撤,这是为了保全蜀军而撤退,当时的情况蜀汉也可以反扑只是损失不起,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北伐中,王平活用“空城计”吓退张郃,街亭的万余士兵被王平救出来数千,之后王平受到诸葛亮的栽培,诸葛亮死后,王平三万军队以少胜多大破曹魏十余万大军)。

第二次北伐,(响应东吴北伐),目的牵制曹魏大军,攻打曹魏修建的两道防线,散关被诸葛亮轻易攻克,守军全军覆没(张俨《默记》),第二道防线陈仓挡住了诸葛亮大军一段时间,战争持续一个月左右。 但诸葛亮此次北伐只带了一个月粮草,佯攻的可能性较大。 粮尽撤军,曹魏机动部队也已经赶到,费曜想把诸葛亮留在陇西打歼灭战,派王双引骑兵去截杀蜀军,结果被诸葛亮“大破之,斩双”,骑兵造价不用多科普了,汉武帝时期一个骑兵造价堪比五个步兵。

诸葛亮主力撤退后,陇西防守松懈,诸葛亮又出兵陇右南,攻克二郡七城,并纳入蜀汉版图,郭淮引兵来救,被诸葛亮击退。 这也是一些人所说的第三次北伐,但这两次出兵相隔不足一月,诸葛亮大军很可能只是声东击西,目的在陇西七郡的南二郡。

对魏防守反击战

公元230年,曹真进行大规模伐蜀,起四路大军十五到二十万,规模大于官渡之战,统帅分别有曹真、张郃、司马懿、郭淮、费曜、夏侯霸曹魏全明星阵容,随便挑一个都是当世名将,双方规模超过赤壁和官渡之战。 诸葛亮和曹真这两位军事天才的正面交锋由此展开!

诸葛亮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总兵力超过八万,结集于汉中附近。 蜀汉全面调整为战时状态。 曹魏先锋夏侯霸率兵轻进,被蜀汉百姓发现,并报告给了诸葛亮,蜀军趁夏侯霸立足未稳,率先出击,击破夏侯霸大军。

夏侯霸先锋军在兴势一带全军覆没,夏侯霸与随从数人在鹿角与蜀军短兵相接(差点成为第二个夏侯渊)。 由于曹魏大军在外,诸葛亮敏锐的察觉到陇西防守松懈,蜀汉采取釜底抽薪的策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直接废了郭淮一路大军,“亮使延、懿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从魏延吴懿的升迁看,此战蜀汉杀敌超过两万。 再看司马懿,从“洛、宛”出军,目标会师汉中,结果司马懿攻克一县后止步于城,这个守城的小将没有记载,但实实在在抵御了司马懿数万大军一个月的时间,比郝昭守的时间还长,司马懿也没能像诸葛亮那样,攻破关卡退军斩将,但没人说司马懿废物。 曹真大军,由于子午谷道路险峻,又逢大雨,为保全主力只能丢辎重而轻退,之后是蜀汉反击阶段,由于《三国志》讳败没有记载司马懿这一路的结果,只记载蜀军直接出现在陇右。 夏侯霸先锋军和郭淮、费曜陇西大军被蜀军大破之后,曹魏因三位统帅的大败而士气低下,曹真只能及时止损,大军丢辎重撤退,但此战损失已经超过了曹魏襄樊之战,外加多数大军的辎重被诸葛亮缴获,蜀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蜀军追击魏军数百里,战火燃到了魏境内,陇西震动,不出数月诸葛亮必定北伐。

声势浩大的曹真四路伐蜀,以惨败告终,由于《三国志》讳败,没有记载被蜀军追击数百里至魏境的损失,保守估计魏军进攻阶段的损失超过襄樊之战,蜀汉反击阶段由于讳败没有任何记载(总不能说宣王久攻不下撤军,被蜀汉军队追着打吧!),损失不详。

下一篇:送人茶具有什么忌讳吗
上一篇:裴姓为什么恐怖(裴姓为什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