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的名言(关于生命的名言)

2023-01-30 01:28: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2

1、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2、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3、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梭

4、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5、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6、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7、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8、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9、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10、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克

11、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12、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语

13、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谚语

14、没有人永远活着,没有东西可以经久。

15、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

16、亲爱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而宝贵的生命之树常青。

17、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

18、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

孔子的学生曾参得了重病,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快要死了,他的一群学生围在床前。 他就让他们掀开被子,看看他的脚,看看他的手。

现代很多人会不理解曾参的举动,得了病不请医生看病,却让不懂医术的学生们看脚看手,这是干什么?是他病糊涂了吗?

曾参的这样做是有用意的,这是孝的表现。 有人会问,这与怎么扯上边了呢?

曾参是一个大孝子,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但是他研究的方向是孔子思想中的孝道,还写了一本书,名字就是叫《孝经》。

他在《孝经》中引用孔子的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身体,一根头发丝,一小片皮肤,都是父母赐予的,做子女的就应当体念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是遵从孝道的开始。

《大戴礼》:“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这段话的意思,父母给了子女健全的身体,活着的时候,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身体受到伤害,子女死时也应该是身体四肢完好无损归还给父母,这就是对父母的孝的表现。

从这段话中,可以理解曾参为什么要让学生看他的手脚了,意思是他的手脚还在,四肢健全,没有受到损坏,同时告诉学生,敬畏生命,爱惜自己,不要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有些人认为身体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怎样处理自己的身体都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因而,当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轻易放弃生命。

在网络上经常看到有人自杀的消息,有的是年轻人,有的是还是中学生、小学生,他们视生命如儿戏,随意抛洒。 他们根本没有想父母生他养他付出的巨大心血,更重要的是投入了全部的感情。 他们的离去,让人同情怜悯,但是,白发人送转发人的伤痛,是最锥心刺骨的痛。

有的人不爱惜自己,真以为身体就是臭皮囊,不爱惜,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了损害,这种损害既包括身体不健康,也包括伤残,还包括不受刑戮。

戕害自己的身体,自己疼痛难受,也让父母为之牵挂不已。 鲁国权臣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孔子回答说道:“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生病,因为不爱惜身体,让父母忧虑思念,这是不孝的表现。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一生都不可避免,即便一个人再谨慎小心,飞来横祸造成对身体意外伤害,有时也不是一个人完全能够掌控的。 这样的情况可以原谅,不能原谅的的是受到刑戮。

古代的刑法有酷刑,墨、劓、剕、宫等都是肉刑,这些刑罚是对人体的严重摧残,受这些刑罚往往是犯了很严重的罪行。

避免刑戮,就是要做一个守法守规的人,这主要看个人的作为。 爱惜自己的身体与生命,就不要受这些酷刑,不仅是因为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让自己痛苦,更重要的是不守法度受到惩罚让父母蒙受羞辱。

孔子说“君子怀刑”,作为君子要关心法度,不做违法的事情,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受损害,更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自爱自重,不毁伤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孝。

孟子说:“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曾参在《孝经·纪孝行》说:“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则亡。 为下而乱,则刑。 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

做子女的,要爱惜自己,做事就要小心谨慎,做到“三不”,就会远离祸患,这就是行孝。

第一,“居上不骄”。 身居高位的人,要平易近人,不能有一点骄傲自大之气,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容易得罪人,得罪人多了,遭人怨恨,祸患接着就要来了。

第二,“为下不乱”。 居在下位的人,也就是小职员,要遵守规矩,不能有悖乱不法的行为。 如果不安分守“位”,总想搞一些阴谋诡计,取而代之领导,以下犯上,这其实也是一种狂妄,超越规矩,必然会受到惩罚。

第三“在丑不争”。 丑,同“醜”,众人的意思。 在众人当中,要与人和平相处,不争不斗。 与人争斗,难免受到凶险的祸害。

现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与人要竞争,企业与企业要竞争,争到最后就剩下斗与争,互相之间结怨很多,有人为了报复采取极端手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做儿女的,一味地与人争,轻则危及自身让父母担忧,重则会殃及父母。

曾子说,如果不戒除以上的三项逆行,天天让父母生在忧惧之中,即使天天让他们吃肉来,也不能让父母的安心。

曾子用《诗经·小雅·小旻》的诗句来说明自己是如何爱惜自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戒慎的样子。 这句话是说做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就像走到了深渊的边上,恐怕坠落下去;就像走在薄薄的冰层上,恐怕陷落下去。

曾子感觉自己就要死了,到了这个的时候,检查身体,依然完好,可以向父母交代了,一生行孝完满,再也不用担心因做错事身体会受到毁伤了。

曾子临死之前,让学生看自己的手脚完好无损,就是现身说法,教育学生也要像他那样,敬畏生命,爱惜自己。

#好书奇遇季##翘楚读书会#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泰伯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生了重病,把他的学生召集过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好像面临着深渊,好像走

下一篇:女人说洗澡了怎么高情商回复
上一篇:cazal眼镜多少钱(大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