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清朝灭亡后宗室都去哪了】

2023-01-29 23:52: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9

一、大部分人都基本回到自己的家乡,就是百自己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当时的皇族大部分都回到了东北,然后换名改姓,按爱新觉罗姓氏的人来说基本都换成了金姓,爱新”的意思就是“金”。 然后隐度居过上了平民生活,现在娱乐圈的那英其实就是满族的,据说还是当时慈禧家族的!

二、对于比较有钱的皇族人来说,都选择出国移民,移民到各国,像日本,美国等地,他们把满清知最后的那点财产都贡献给了其他国家,而这些钱全部都来自百姓的,出国的满清人,几乎没看到出息的!

三、而是给侵略者做事,当汉奸,危害社会,继续靠着侵略者肮脏的活着道,最后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被世人唾弃!老实说,清朝的近支皇室的运气真的好。

清朝灭亡后,根据《皇室优待条例》。 这些皇帝的近亲不仅没有被捕杀,反而还能得到优待。 民国政府给他们的优待是优厚的,皇族的所有成员,免服兵役,其个人的公权、私权回与一应国民同等;皇族的私产受到法律的保护;居住在满洲王公贵族,爵位依旧有效。 并且,由于近支皇族不是答闲散贵族,有很多人还是有真本事的。 军阀混战时期,这些皇族先后给军阀和国民政府效力。 只不过,大多是闲差。

晚清吏治腐败,统治阶级贪图享乐,清政府对外割地赔款,对内镇压百姓反抗,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地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王朝统治,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清朝灭亡。

慈禧太后

清朝灭亡后,根据南京临时政府与清政府议和代表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清室成员仍可居住紫禁城中,清帝及清室尊号爵位照旧,每年民国拿出400万辆给予清帝等。 清朝皇室及清帝溥仪在清亡后前期依然居住在紫禁城皇宫内,直到1924年冯玉祥带兵将皇室赶出紫禁城皇宫,修改了《清室优待条件》比如永远废除皇帝尊号,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五十万元以及民国政府拿出两百万在北京办贫民工厂,优先收容旗籍贫民等。

清朝灭亡后前清的皇室宗亲有的移居国外,有的回到东北,有的居住在北京,有的去往天津等地。 他们很多改了姓氏,比如有的爱新觉罗氏改姓金,有的叶赫那拉氏改为那。 他们有的人妄图借助日本人复辟最终失败,有的继续从政,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成了书画家,有的成为民国普通的一名工人等等。

溥仪

新中国成立后,前清末代皇帝溥仪经过改造也成为新中国一名公民。 前清宗室大多和普通人一样,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爱新觉罗后代中出了很多艺术造诣极高书画家,他们中典型代表比如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他也是爱新觉罗后裔,他是雍正帝九世孙。 雍正的第五子弘昼,乾隆即位后,封弘昼为和亲王,启功先生就是和亲王弘昼的后代。 但是启功先生从不炫耀自己的姓氏和家族,不靠姓氏家族牟取利益。 他一生致力于书法和书画鉴定。 别人问他时,他说自己叫启动自然姓启名功。 启功先生66岁生日时给自己拟过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日陋。 身与名,一齐臭。 ”做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的他能够如此评价自己,着实令人佩服。

中华几千年文明史,清朝爱新觉罗氏有后代、明朝朱姓后代、宋朝赵氏后代、唐朝李氏后代发展到今天多了去了,他们和普通人一样。 当今社会又有人拿皇族后裔姓氏炒作热度牟利,和启功先生对比岂不要汗颜。

下一篇:塑料价格厂家(盘点)
上一篇:带夫改嫁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