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为什么制裁俄罗斯(欧盟为什么制裁俄罗斯 知乎)

2023-01-29 23:49:4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8

国家之间为什么打仗?从古至今都是为了两件事:“做朋友”和“做生意”。 在这两件事上,任何一件谈崩了都会引起战争。

国家内部为什么会乱?从古至今也只有两件事:“是不是一家人”和“能不能在一起”。 在这两件事上,任何一件出问题都会引起国家的内乱和分裂。

很多人都奇怪,在俄罗斯和乌克兰问题上,为什么欧洲宁愿自己受伤,不要俄罗斯的低价方便的能源、不顾事情的是非曲直,紧紧跟在美国后面制裁俄罗斯,这不是傻吗?

其实,除了美国对欧洲控制的因素,把上面“做生意与做朋友”和“是不是与能不能”想清楚了,就能理解欧洲为什么这么抉择;甚至有点同情欧洲——他们好像真的别无选择。

人类发展到今天,战争样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战争的原因仍然只有两个:是不是朋友、做不做生意。

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在外溢其影响力的时候,给对方的选择就是:要么投降做我的朋友,要么开战。 如果做朋友,实力大的当然是主人,实力弱的一方是附属。 宗主国和附属国就这么来的。

曾经的罗马帝国就是这样向外扩张的,他们吞并了一个个城邦、部落,把这些地方变成帝国的行省;这些地方的人投降了,就是帝国的二等公民,不投降,就用战争的手段征服。

大航海时期,西方殖民国家到任何地方,都是从做生意开始,把触角逐渐伸进这个地方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地方慢慢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殖民主义者的生意是不讲道理没有正义的,他们甚至把鸦片卖给你,强压着你买,不买就是战争。

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国家之间不断地结盟、组合,一会儿“协约轴”、一会儿“同盟国家”,形成国家集团相互对抗;

二战后,更是以军事组织进行对抗,“北约”和“华约”就是如此。 即使做生意,也是在集团内部进行的,具有封闭性。

一个国家、联盟是不是稳定,就要解决“是不是一家人”和“能不能在一起”的问题。

比如苏联,在苏维埃联邦之下,加盟共和国之间有很多文化、种族隔阂,“根本就不是一家人”。 所以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分崩离析,各自独立。

而在一个国家内部,有什么理由把大家聚在一起,是个重要的问题。 罗马帝国那么庞大,他们通过战争让帝国不断扩展、繁荣,贵族和平民在利益上得到某种平衡,维持国家的稳定。

当掠夺不能继续、或者掠夺的财物不足以满足帝国的繁荣,帝国就从内部开始瓦解,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没有了利益的粘合,已经“不能再在一起”了。

现在的美国就有罗马帝国当时的样子,美国利用霸权地位搜刮世界财富,满足美国人高福利、低物价、铺张浪费的生活;美国也因此“可以在一起”。

如果美国霸权丢失,这些“美好的生活”就没有了,他们本来就是个移民国家,分裂是分分钟的事情。 美国人也知道问题所在,所以他们要极力保持住霸权地位,只有这样国家才不会分裂。

可恶的是他们总是想把别的国家搞分裂了,以利于他们自己的霸权,所以制造各种谎言挑唆别国的矛盾;对俄罗斯,他们是这样,对亚洲大国,他们也是这样。

欧洲非常可惜,从历史上来看,他们无论从“是不是一家人”,还是从“能不能在一起”两方面来看,其实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存在;

但他们从古至今,由于各种原因,就没有统一过;接近统一目标的只有古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拿破仑、希特勒。 古马其顿帝国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立刻分崩离析,时间不长。

罗马帝国继承了马其顿帝国的余晖,但在扩张难以为继之后,军队掌握了帝国的命脉,因为与日耳曼人的战争失败,罗马帝国也分裂了;

这时候日耳曼人在欧洲建立了强大的政权,罗马帝国的余脉在东西两个方向苟延残喘着。 英国的存在让欧洲分裂固化,日耳曼人的政权在英国的操弄下,也很难统一欧洲。

欧洲北边的俄罗斯在脱离了蒙古人的统治后,报复性向外侵略扩张,400年间领土扩大了400倍,打得欧洲人目瞪口呆、人心惶惶。 沙皇俄国的大帝们以征服欧洲为己任,他们一面学习着欧洲的科技文化,一面敲打着欧洲。

出生在德国的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在晚年,既霸气又遗憾地说:倘若我能活到200岁,整个欧洲都将匍匐到我的脚下!

都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其实真正打仗的时候,他们总是先被打得满地找牙。 在欧洲强国眼里,俄罗斯从来不是强者,顶多是一个二流角色;俄罗斯贵族再富有,顶多只能算个粗鄙的暴发户。

但就是这个二流货色,在被拿破仑暴打后,能破釜沉舟,烧光莫斯科的一切,让拿破仑的大军过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冬天,大败而归;1813年,挟大败拿破仑的余勇,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率军横扫欧洲,阅兵巴黎。

这时的欧洲匍匐在了俄罗斯脚下,他们惶恐万分;亚历山大一世没有把欧洲一体化的意思,他骄傲地把拿破仑抢来的各国王冠还给以前的各国王室,又让这些王室对他感恩戴德。

所有欧洲人都忘不了,在俄罗斯军队进入巴黎时,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浑身上下散发着令人敬畏的英雄气概,仿佛是上帝派来拯救欧洲的“救世主”。

从此,亚历山大一世就被欧洲人称为“救世主”。 柏林城市主广场以亚历山大为名;骄傲的英国王室,给新出生的王位继承人取名为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这孩子后来被称为“欧洲祖母”。

这时的俄罗斯就是欧洲的“宪兵”,欧洲各国以沙俄的马首是瞻;沙皇俄国也作威作福,在前八次“俄土战争”中节节胜利,兵峰直指克里米亚,欧洲的大门即将打开;

但英国、法国这两个欧洲强国哪里真的服气,他们联手在在第九次俄土战争中大败沙俄军队,1853年,绝望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

二战时期,苏联更加勇猛。 在抗住希特勒第一波强大攻击、损失惨重之后,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拖住德国绝大部分军队,让欧洲不至于全面沦为德国的盘中餐。

如同亚历山大一世打败拿破仑,直接打到巴黎一样;苏联红军打败了德国军队,占领了德国首都柏林。 二战后,欧洲用历史的经验,察觉到那个“欧洲宪兵”的复活。

他们再也不愿意回到十八世纪那压抑的、被宪兵管着的日子。 在没有强大实力的保证下,他们只能紧紧拉着美国,在欧洲和苏联对抗;美国也顺势在欧洲完成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国际上,国家之间的关系说它复杂,它复杂无比;说它单纯,它又单纯得可爱:只要武力占领,一切都变得简单。

一个不统一的欧洲实际就是美国的占领地,可以说是个半殖民地。 从此,分裂的欧洲的选择变得简单明了:接受北边强大的“宪兵”,还是接受远在美洲的“美国”。

这时,欧洲那犯二的“罗曼蒂克”劲头出来了:好歹美国与自己在血缘、宗教等方面更加接近,再说它不是欧洲国家,不会吞并欧洲。

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他们收回克里米亚半岛、暴打乌克兰,欧洲一看,这不就是亚历山大一世后的沙俄帝国吗?他们当年是那样不死不休地要打开通往欧洲的通道;坚决彻底要把克里米亚、黑海揽入怀中。

于是,在美国人为了自己战略利益,和俄罗斯吹胡子瞪眼互相伤害的时候,欧洲一面倒选择站在美国一边:把俄罗斯赶出G7会议,没商量;给乌克兰提供武器,没问题。

即使欧洲人不用俄罗斯的能源,冬天不能取暖、洗澡,他们也在所不惜。 美国人从中得利,欧洲知道;欧洲一定受伤,他们更是身在其中。

但是,这就是他们的选择,选择之外的东西,他们不管,也顾不得管。

欧洲各国始终站在美国一边,实际上跟什么自由、民主没什么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两个:1、欧洲是被美国占领的地方;2、欧洲人被美国忽悠瘸了。

欧洲各国中,除了法国,几乎都有美国驻军;法国虽然没有美军驻扎,但他们被美军包围着。 有军队占领、被军队包围,这就是一种优势,起码保证:最坏的情况就是用武力实现自己的企图。

在武力的加持下,美国顺利控制欧洲政坛,没有美国的认可,一个人想在欧洲掌握政治权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谁与美国虚与委蛇掌权了,当美国发现不对劲时,可以随时让你下台。 这方面的控制能力,美国在很多地方都有,比如亚洲的日本、韩国就是如此。 所以,欧洲国家不管在什么问题上,都主动站在美国一边,毫不例外。

欧盟内部争吵激烈,实际上美国没把它当回事,因为欧盟几乎成了美国的附随组织;北约本来就是美国的打手,能不能存在,都在美国的掌握之中。

另一方面,美国忽悠人的本事可真不小,二战后,美国从思想上把欧洲人规范了一遍。 在“新自由主义”的大旗下,搞出无数新鲜有逼格的东西,恰好挠中欧洲“罗玛蒂克”的痒处:什么后现代主义、女权、唤醒、LGBT,一个比一个好玩。

就连气候变化,他们也能玩出新鲜的花样,弄个小孩不上学,天天演讲,说着连自己都不明白的话,教训大人该如何如何。

再加上美国在舆论上的全面掌控,欧洲人就这么被消耗在他们认为非常“罗曼蒂克”的议题中。

美国人也玩这些,但美国人是有界限的,“我之自由以彼之自由为界”,这是美国开国元老富兰克林的教诲,美国人记得;但欧洲人却全身心沉醉其中,那里管什么界限,他们已经瘸了。

所以,任何时候,欧洲都和美国站在一起,只有没有美国驻军的法国有点小坚持,但他们的坚持既不强大、也不持久。 欧洲就是这样被美国拿捏得死死的。

俄罗斯想融入欧洲,欧洲在美国的带领下坚决抗拒;俄罗斯非常恼火:一个非欧洲国家不让本来就是“欧洲国家”的俄罗斯融入欧洲,这是谁家的规定。

俄罗斯领土广大、边境漫长,他们人口又少,所以,他们对漫长的边界总是万分担心,实在是照看不过来。

为了解决这个让人晚上睡不好觉的难题,俄罗斯人养成了在边境建立“缓冲区”的习惯。

在与日本连接的千岛群岛,他们从南到北划出几个岛作为缓冲区;不过现在他们占领了全部群岛,这个缓冲区已经没有了。

在美洲,为了领土不与英国殖民地加拿大接壤,俄罗斯干脆把阿拉斯加贱卖给了美国,一了百了地脱离与“日不落帝国”的接触。

在亚洲,他们更是活生生建立一个内陆国;在和欧洲接壤的地方,更是把一众小国控制在手里。 这次乌克兰出问题,边境安全、不让北约进入缓冲区,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俄罗斯不让北约进入自己的缓冲区,欧洲何尝不是想把俄罗斯的力量挡在缓冲区之外;也就是说,俄罗斯人建立的缓冲区,也是欧洲国家认为的、与俄罗斯缓冲的地方。

所以,当俄罗斯在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后,欧洲坚决跟在美国后面,制裁俄罗斯、支援乌克兰,其实他们的想法和俄罗斯是一样的:保持缓冲区。

美国在这次占了巨大的便宜,人人都知道,但没有任何办法;俄罗斯为了自己的缓冲区,发起来“特别军事行动”,被美国无限制制裁,吃亏不小,这是没办法的事。

而欧洲,明知道吃亏、明知道会受到损失,他们一样坚持跟在美国后面,实际出发点跟俄罗斯差不多:欧洲国家坚持要把“战火”拒之门外,把俄罗斯武力限制在“缓冲区”之外。

欧洲国家的想法,既有历史上那种“罗玛蒂克”的传统,又有现在实际安全的需要。

下一篇:幼儿入小学最想了解什么(幼儿入小学最想了解什么画出来)
上一篇:最近很火的女人励志语录(最近很火的女人励志语录才感春来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