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在乡镇干一辈子(非定向选调生在乡镇干一辈子)

2023-01-29 23:34:1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0

在没有离开大学校园的那年5月前后,我通过A省选调生考试确定了要去乡镇基层工作的人生道路。 相比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内心少了几分工作的焦虑,却多了诸多对于未来的谜之思考,在心底给自己打了无数个问号。 为什么要离开大城市?为什么要去农村?为什么舍弃专业?乡镇工作好不好干?会不会一辈子就待在农村了?回到自己的家乡是好还是坏?……但终究还是选择了踏上那条充满问号的路。

作为一个农村娃,那个时候对于乡镇政府的了解仅限于小时候去镇上赶集,路过乡镇政府大院门口,看到的那条笔直且道路两旁树木茂密略显幽深、更充满威严和神秘的院子,由于从来没有到大院里边转悠过,让我对即将工作的乡镇政府大院也充满了期待。

7月的骄阳红似火,我穿着破洞牛仔裤参加了市县两级的选调生分配会议,从X市分到了Y县,又从Y县分到了Z镇,记得当时市里分配工作会议后,由县级组织部副部长带着回到了县里,在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召开了分配会议,在场的都是各个乡镇的副书记,简单介绍了会议主题后就公布了我们的分配名单,也就和自己即将工作的乡镇接上了头。 其实后来我们才了解到,我们七个人被分到Y县早已被县委组织部知晓,县委组织部分配我们到7个乡镇也都是事先定好的,说是定,不如说是乡镇争取的。 因为2010年前后,乡镇基本没有进过公务员,从2005年机构改革以后,就没有因公考进去过公务员,所以每个乡镇都想通过选调生招考分配给自己乡镇争取个“壮劳力”。 说是“壮劳力”,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乡镇真的是只要你年轻,什么工作都能接触的地方……

我在参加完县级分配会议后,就随着Z镇的党委副书记来到了Z镇。 副书记姓李,是个外地人,但本地话却说得很溜。 李书记留着一头长发,但却梳着老成的中分,茂密的头发使得中分后也看不到头皮,头发蓬松着显出几分帅气;他年龄不大,30出头,面容消瘦,中等个头,留着稀疏的小胡子,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体型也偏瘦,穿着短袖白衬衣扎进黑色裤子内,丝毫没有贴身的感觉,总觉得是买了大一号的衣服在穿。 看到他的穿着,我不禁问了一句“李书记,咱们对着装有什么要求吗?”

他说“没啥,得体就行,但尽量正式一些。 ”

我觉得我现在穿衣都是正装,受李书记的启蒙式要求关系很大。

记得当时我们从县城坐着镇政府的面包车驱车40分钟才抵达Z镇政府驻地,中间我们驱车穿越城区,经过一个个乡野村庄,望着绿油油成片种植的花生秧苗,我从未感觉到一段路能走这么长时间,也从未感觉到一个乡镇距离县城有那么远,可能是因为我的家乡距离县城过于接近罢了。 对了,忘了介绍,我也是Y 县人,只不过是B 镇的。 我的万里路行得不足,只在本乡镇、县城城区活动,至于其他镇,竟一无所知。

在我看来,40分钟的车程真是个天文数字。 现如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通勤时间单程一个半小时属于正常,但小县城里的乡镇农村,通勤超过30分钟简直就是“超远距离”。

不知面包车拐了多少个弯儿,终于见到了一条长长的、两边都是三层楼房的、重型卡车飞驰而过留下尘土飞扬的Z镇街道。 听副书记介绍这就是Z镇集市要道,不远处有一个三角路口,俗称金三角,代表着整个街道最好的地理位置。

车子没开多远,就走到Z镇政府大门口,我在面包车窗内向窗外望,只能用瞠目结舌形容自己的感受,镇政府大门口是在一排(绵延几百米)三层楼商铺门面房中间,空出来两间一层门面作为大门口,门口上方也是商家商铺,二层下方有6根靠近东西两面墙位列南北边界的四方梁柱,梁柱附着着装有镂空铁门,门大开着,远处望去就像是钻洞进入乡政府似的,除了梁柱上面赫赫写着某某镇政府、中国共产党某某镇委员会等等字眼,能够显示出这是一镇政府形象,其他感觉跟我过去在家乡镇上逛街经过镇政府看到的那种幽深、神秘、庄严毫无关系。 更何况在门口向内二十米的地方就是镇政府楼(一座1976年建造的坐北朝南三层小楼),把那种神秘感从脑海最深处拉到了现实最跟前。 我似乎觉得自己成了过去下乡的知青,与想象中的镇政府形象相差甚远。

进入镇政府,车辆绕过三层办公楼,从东侧道路绕到楼后北边的一排红色砖瓦房门前,这一排砖瓦房有80米长,中间大概有10个门左右,与前排的办公楼遥相呼应,距离大概约40米,但中间却是爬满了秧苗的40乘80米的一块菜地。 种的有南瓜、豆角、冬瓜、辣椒等等,菜地里8棵桂花树上还挂着各式各样的青色葫芦。

下了车,李书记引我进入的是后排砖瓦房中间位置的房间,就是党政办公室的办公场所,同时也是分管党政办副镇长的办公室,办公室是个套间,里屋是休息室,外屋是办公室。 由于前楼正值整修,所以党政办临时挪到了这位副镇长的办公室办公。 进入后就见到了一位大姐一位大哥,大哥姓曹,大姐姓彭,曹是办公室主任、彭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互相介绍后,李书记领着我相继见了分管办公室的副镇长、乡党委书记、镇长等几位乡镇领导,然后就把我放到了党政办公室工作。 紧接着,曹主任就开始给我安排住处,带我绕着院子转了一圈,介绍了整个镇政府内部各个小院的情况,带着我熟悉这座镇政府大院。

其实,当我踏进这个院子的时候,那种心理落差在曹主任带着我转悠一圈后就消失了,我不再觉得自己应该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环境,而是在认真对待我真正的工作环境。 其实这么多年,对于陌生环境,我还是比较容易适应的,就像我去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会觉得陌生一样,因为我心里对城市的理解就是高楼大厦。 同样,我对于乡镇的理解就是偏离闹市、曲径通幽。 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点,但都用共同点;每个乡镇的共同点除了我对他的理解外,就剩下他的个性了。 也许我的家乡镇政府的幽深威严正是它的个性,而我即将生活工作的乡镇,亦有它的魅力。

乡镇,远离喧嚣的城市,却有安静的沉淀。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伴着蛙声一片,亦有别样风采。 听着蛐蛐聒噪,好似一番田园生活。 在这里,可以随时陷入深刻的沉思,周围也会静谧得有些吓人。

乡镇,是农村的城市;乡镇,是城市的农村。

面对有可能待一辈子的乡镇,我似乎有一种冲动,我要在这待一辈子,因为这里才是跟群众打交道的最前沿,党号召我们扎根群众、向群众学习,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必定有其深刻道理。 我一个刚离开校园的毛头小子,虽然不懂,但不正需要向群众学习,去积累工作经验吗?

是的,乡镇,我来了。

下一篇:工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上一篇:踢脚线多少钱一米(装修想省钱)(贴踢脚线多少钱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