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政策太恶心了【如何避免以房养老的骗局】

2023-01-29 19:33: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本来打算“以房养老”,没成想不仅养老金化为了泡影,就连房子也被骗走了。 这样的魔幻案件正越来越多。

北京一位王大妈将房子抵押拿到300万贷款,一家叫中安民生的理财投资公司告诉她,购买公司月月薪专门养老产品,每个月坐收12500元。 比高利贷还狠的贷款利息不用还,由公司负责,王大妈只需坐享房子贷款收益。

2019年4月,中安民生爆雷,警方刑拘88名涉嫌非法集资的公司高管,600多名受害者瞬间失去了房子。

中安民生描绘的“以房养老”蓝图,成为了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2020年3月14日,北京一位姚女士跳楼自杀,在她身上找到了一封遗书:

“对不起,我交友不慎,认识了大骗子左爱芳,虽然我选择这种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认为这样才能引起注意,还回大家的钱。 ”姚女士卷入的同样是以房养老的骗局,涉案公司北京普伴投资理财。

短短几年时间,普伴涉案金额十几亿,成功套走800多套房,这意味着又有800多人要无家可归了。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北京一个地方,已知暴雷的房产诈骗平台就多达十几家,包括:

广艳彬案(80套)、赵海佳案(17套)、新元盛业案(400套)、普伴(177套)、中安民生(1150套)、国民信和(170套)、理房(450套)、融房(200套)、德源盛成(42套)、荣海鑫源(52套)、金涨(40套)、九舟(未知)、孟休与郭强志案(14套)等。

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被骗房产之多、人数之众触目惊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巨型毒瘤。

东窗事发后,高管入狱、公司被封,但受害者一个个流离失所。

按理说,被骗的受害者都是阅历丰富的老司机,有的甚至还是国务院副司长,怎么说也不至于被骗子们当韭菜割。

但魔幻事实却啪啪打了我们的脸。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是诈骗集团的高招。

第一招,不惜重本,千方百计撒饵

为了打消人们的戒备心理,骗子们早已不局限在几张传单上,而是祭出了生日会、免费旅游等高端配套,在温馨的气氛中杀人于无形。

做足表面功夫后,他们就以6%甚至高达10%的年化收益下饵。

很多受害者说手里没有钱,这时骗子们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没钱没关系,你有房吧,房子放在那里又不能生钱,如果把固定资产盘活,拿钱做投资,那钱不就自己跑起来了嘛!

第二招,打着国家政策的旗号招摇撞骗

除了大打感情牌,诈骗集团还非常善于伪装自己。

他们借用国家以房养老的政策,打着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发展基金会的名义,对受害者实施诈骗。

第三招,收益稳定,坐享其成

贷款几百万,利息比收益还高,这不值当啊!

诈骗集团巧设局中局:利息不用担心,我们替你还,你们只需坐享收益就行了!

当人们被“以房养老”洗过一次脑后,现在终于有人落实,于是一场过江之鲫的“盛会”就此诞生了。

环环相扣,只怕鱼儿不上钩,这就是诈骗集团设下的“以房养老”局。

事实上,在互联网发展中,这种空手套白狼的骗局披着形形色色的外衣,搭载最新最潮的玩法,不断将魔爪伸向我们的生活,一不留神就会成为韭菜。

除了以房养老,还有P2P理财、分期返还、预付金诈骗……那么五花八门的互联网骗局,有什么本质相同点吗?

当然有。

首先,骗局都是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逻辑,那些天花乱坠的承诺全部都是谎话,是全部!没有人能给你承诺!

其次,骗局没有商业模式,玩的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资本腾挪术。

那么以房养老局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复盘的时候我们发现,所谓的以房养老风口,目前还是一个不成型的市场。

朋友们千万不要被“风口”迷惑,那些躲在背后操盘的人,只有潮水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下一篇:怎么和男朋友说想要(怎么和男朋友说想要他)
上一篇:欠多少钱算是老赖(如何查对方是否是老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