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是什么时期修建的(现在赵州桥是什么时期修建的)

2023-01-29 19:01:4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古老的赵州桥,像一条美丽的彩虹横卧在赵州(今河北赵县)城南洨河之上。 唐朝文人赞美它如同“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它结构坚固,雄伟壮观,历经1400多年的风霜,依然屹立不倒,可以称得上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跨度最长的敞肩圆弧拱桥。 它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 赵州桥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的重量达1吨,整个桥梁自重约为2800吨。 大桥自建成到现在,其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重压,都没有被破坏,让人不能不佩服其施工的精巧和科学。

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时期(605–618),是由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隋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由此北上可到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抵东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 可是这一要道却被汶河所阻断,严重影响了南北交通。 到了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 在汶河上建造一座大型石桥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朝廷授命李春负责大桥的设计和施工。

李春是隋代的无数普通工匠中一位杰出的代表,身份的普通使他在史书中没有记载,有关他的文字记载仅见于唐代中书令张嘉贞为赵州桥所写的“铭文”中:“赵郡浚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李春率领工匠来到赵县,对汶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的综合考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建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 然后再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出色地完成了赵州桥的建造。

赵州桥不仅设计独特,而且建造技术也非常出色,在我国桥梁技术史上有许多创新和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坦拱式结构,改变了我国早期拱桥半圆形拱的传统。 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 这种结构不仅使桥面平坦,易于车马通行,而且还有节省用料和施工方便的优点。

开敞肩之先河。 李春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 其中一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净跨为2.8米。 这种设计的好处有三: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三是加大河水的泄流量。 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敞肩拱设计不仅增加了造型的优美而且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单孔设计。 建造比较长的桥梁,我国古代一般采用多孔形式。 李春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设立桥墩,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 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一项空前的创举。

合理选择桥基址,设计了独具特色的桥台。 李春选择浚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地层都是由河水冲积而成,表面是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黏土层。

基址特别牢固。 赵州桥的桥台的特点是低拱脚、短桥台、浅桥基。 李春在桥台边打入许多木桩,目的是减少桥台的垂直位移(由大桥主体的垂直压力造成的下沉);采用延伸桥台后座的办法,目的是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 )另外,为了保护桥台和桥基,李春还在沿河一侧设置了一道金刚墙。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而且使金刚墙和桥基以及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

赵州桥的敞肩圆弧拱形式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伟大的创造,西方直到14世纪才出现敞肩圆弧石拱桥,比我国晚了600多年。 赵州桥建筑结构奇特,融科学性和民族特色为一体,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品。 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世界第12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下一篇:为什么低烧比高烧更可怕(小孩子发高烧反反复复怎么办)
上一篇:南通市哪个区最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