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怎么样(网易云音乐商城的东西怎么样)

2022-04-09 19:35:5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1

如果网易云音乐可以定位为“主色调”,那应该是红色。红色代表温暖、活泼、向上,与网易云音乐奔跑冲刺“世界第一音乐社区”的形象不谋而合。

在与资本实力雄厚的腾讯音乐的竞争中,排名第一的网易云音乐一方面扮演着全球最大音乐社区的角色,另一方面也难以掩饰自己的亏损。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网易云音乐三年经营亏损累计超过48亿元。

那么,网易云音乐能否突破自身的盈利瓶颈,持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灵魂友好的社区体验,而不是在商业化后成为一个流行音乐平台?在与腾讯音乐的竞争中,网易云音乐如何守住自己,稳住领地?

奔跑的黑马

成立于2013年的网易云音乐异军突起,成为一匹黑马。在没有功能性音乐播放软件的情况下,专注于“音乐社会化”,推出歌单、音乐评论、个性化推荐等功能,吸引了一大批热爱听歌的年轻文艺用户。当时市面上的酷狗、酷我、虾米等音乐软件大多类似于器乐播放器,很少有契合灵魂的歌曲、评论等社区氛围。

凭借音乐社区的差异化风格,网易云音乐一年多来获得了4000万用户,2016年用户数突破2亿。

随着用户的快速增长,网易云音乐的营销策略一直做得不错。和年度歌单、地铁Touch活动、今年的个性主色调一样,这些活动大部分在推出时都有不错的反响,网易云音乐的人气也一直通过刷屏朋友圈或微博在用户心目中保持活跃。

今天,网易云音乐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力争“全球音乐社区第一股”。作为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二胎,网易云音乐具有领先同行的优势:

(1)用户粘性高,在线音乐服务付费率增长快。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网易云音乐的月用户数分别为1.05亿、1.47亿和1.81亿。2020年,网易云音乐的日常用户平均每天听歌76分钟,有25%的用户积极创作UGC。截至2020年底,网易云音乐用户创作歌曲总数超过20亿首。

作为一个专注于音乐社区的平台,网易云音乐非常尊重用户。为了给用户一种社区归属感,从歌曲到个性化推荐和页面设计,他们都在尽力满足小众音乐爱好者的心理需求,比如民谣。所以平台上的用户粘性很高。

这意味着平台用户时间更多,UGC内容丰富,付费意愿更高。付费率方面,网易云音乐的在线音乐服务增速最高,付费用户数量也在增加。招股书显示,2020年网易云音乐在线音乐服务付费率为8.8%,位居行业第一。

(2)拥有优质的原创音乐人和内容生态。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网易云音乐拥有超过23万名原创音乐人,原创音乐人作品占平台歌曲的45%。领先于腾讯音乐18.5万音乐人的总数,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音乐平台。

原创音乐创作者的优势让网易云音乐拥有更丰富的原创内容生态,减少版权压力,营造良好的音乐创作氛围,对整个在线音乐行业都有好处。另外,一些优质的音乐创作者本身就有一定的粉丝效应,可以进一步稳定用户粘性,增强互动性。

所以网易云音乐从起步阶段就能吸引强大的民谣乐队等音乐歌手,现在聚集了摇滚、说唱、民谣等众多长尾音乐的用户也在不断回馈平台。

因此,网易云音乐可以利用音乐社区和原创音乐人的两大优势,继续在行业内奔跑。但网易云音乐能否在冲刺港股时不受阻碍?

生意难破,社交娱乐服务能否支撑第二支点?

作为在线音乐市场的领头羊,网易云音乐可以通过音乐社区的差异化玩法,从重围中脱颖而出,稳居行业第二。但盈利的困境很难掩盖。

网易云音乐成立8年以来,至今未盈利。目前虽然营收连年增长,但亏损依然很高。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网易云音乐营收分别为11亿元、23亿元和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9%和111.2%。同期经营亏损分别为17.24亿元、16.39亿元和15.25亿元。

运营亏损高的原因与版权之争有关。2015年,国家发布“最禁令”后,网络音乐市场的版权竞争从未停止。尽管2018年经过国家版权局的协调,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还是就网络音乐的版权合作达成了协议,双方可以互相授予版权。但从财务报告数据可以看出,双方在版权上的投入一直在增加。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网易云音乐的内容服务成本分别为19.7亿元、28.53亿元和47.87亿元。其中,内容服务成本主要包括向音乐标签、独立音乐人等版权合作伙伴支付内容许可费。

音乐方面,2020年Q3营收成本为51.2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43.0亿元增长19.1%,主要用于音乐内容和版权投资。

这两项内容服务成本高昂且不断扩大的原因是版权费虚高。因为在线音乐是卖方市场,上游唱片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平台需要花费巨资购买版权,但由于授权是时间敏感的,后期需要花费巨资购买。

所以版权费越来越高,平台却要买,买了之后亏本。

网易创始人丁磊表示:“不仅是网易,华为、小米、OPPO等需要购买音乐版权的公司,都付出了超过合理价格两到三倍的代价。”

为此,网易云音乐只能不断想方设法实现其营收保持高增长,但这有利有弊。

一方面,多方寻求变现后,网易云音乐业务开始多元化,确实带来了营收增长。招股书显示,网易云音乐主要实现在线音乐服务、社交娱乐服务等。2020年,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为26.23亿元,占比53.6%。社会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22.73亿元,占比46.4%。

其中,源于音乐提供给用户的社交娱乐服务,包括音频直播、在线k歌、演出票务等货币化路径,也为网易云音乐打开了第二个增长点。招股书显示,网易云音乐社交娱乐服务等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但另一方面,平台在多方意识到后才走红,逐渐破坏了原有音乐社区的和谐氛围。自2018年网易云音乐相继推出look Live、k歌等功能以来,平台受众开始拓宽,但市场逐渐成为“互联网抑云”的梗,评论区也经常出现一些压抑的矫情文学,其中一些疑似是捏造的,让用户感到不适。

目前微博上关于#互联网抑云#话题的讨论有4.6万条,阅读量有4064.1万条。可见围绕“网抑云”的讨论仍在进行,影响了原用户分享讨论灵魂歌单的“云村”体验。

整体来看,网易云音乐的持续营收增长与公司多方变现有关,但高额亏损也暴露出变现是公司的难题。那么,未来网易云音乐能否走出“版权围城”?

走出“版权围城”,如何打好下半场“精细化运营”之战?

今年,网易云音乐在与索尼音乐达成版权协议后,此后陆续征集了三大唱片公司的版权,打破了腾讯音乐在版权市场的主导格局。至此,激烈的版权之争可能告一段落,平台精细化运营可能成为新战场。

近年来,腾讯音乐在直播、k歌、长音频等领域下足了功夫。提升用户体验。网易云音乐也尝试了短视频、直播、知识付费。去年推出了“一起听”功能,在更广的层面上打开了大家的社交。

但是如何围绕产品做精细化运营呢?赢得网络音乐大赛下半场?

首先,加强音乐社区建设,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做音乐社区本身就是平台的精细化运营模式,是平台留住用户、提高转化率的重要生态。如上所述,网易云音乐依托音乐社区优势,用户粘性和付费意识不断提升。

虽然公司多方变现,社区氛围变得不和谐,但得益于长期在音乐社区的主导地位和对原创音乐人的挖掘。在版权之争下,它依然能经得起网络音乐市场下半场的“博弈”。

其次,要结合短视频内容发展业务,筑起“墙”,防止用户输给短视频平台。在线音乐平台不仅面临内部竞争,还面临来自“Quick Shake”短视频平台的威胁。2020年Q4,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月用户同比下降3.4%,社交娱乐月用户同比下降4.3%。腾讯给出的解释是,短视频平台抢走了用户的时间。

面对短视频平台的蚕食,在线音乐平台要做的是稳定用户时长,发展相关短视频业务;第二,考虑如何维权。毕竟版权是音乐平台自己买的,短视频平台不买版权也算侵权。

但如今,“抖快”已经布局在版权中。其中,字节跳动成立了音乐事业部和测试音乐发行平台“Beat Dynamic”,负责管理音乐版权和发行。此外,Tik Tok还与多家音乐版权公司达成合作,推出音乐人扶持计划,从而在平台上沉淀更多音乐版权。

所以无论是腾讯音乐还是网易云音乐都应该提高警惕,但短视频服务毕竟不是音乐平台的特长,所以平台的精细化运营成为了重中之重,也是留住用户的主要手段。

最后,吸引用户的是优质歌曲,所以原创音乐人支持计划和算法推荐要做好。原创音乐人代表高质量的歌单,也代表用户的时长。但是能否吸引用户,能否一一对应自己喜欢的歌单,就看算法推荐了。

但是短视频帧强迫用户洗脑然后找音乐的“抖得快”的方式,并不能在音乐平台上应用。所以音乐平台的算法如何推荐歌单,在什么场景下都是问题。

现在,网易云音乐已经覆盖直播、k歌、短视频等功能,其中k歌包括聊天室、游戏室、自习室等功能室。这类场景可以作为歌单推荐,也可以收获很多用户。不过下一步留住用户还是要看优质歌单,所以把原创音乐人作为未来版权的储备还是很重要的一环。

总的来说,当版权不是唯一的竞争武器时,未来音乐平台之间的竞争将沉淀在平台本身。当短视频平台入侵领地时,大家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润围城可能不容易打破,但用户依然喜欢高质量的歌单,率先拿下版权城的音乐平台依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作者:叶

来源:郭颂财经,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海尔洗衣机怎么样(海尔和小天鹅洗衣机哪个好)
上一篇:尚品本色木门怎么样(尚品本色木门和展志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