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是谁和谁打的【章邯对战项羽的战役战力对比】

2023-01-29 16:05:3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2

公元前208年,章邯率领无敌秦军攻破邯郸,赵王歇与丞相张耳北逃至巨鹿城(今河北省平乡县),收集残部欲重整旗鼓,可惜他屁股还没坐稳,王离就来了。

十月,王离率二十万华北野战军南下,兵围巨鹿,欲困死赵军。

与此同时,章邯军亦开至巨鹿以南的棘原,修筑了一条百余公里的甬道,为王离军补充粮秣。 所谓甬道大概就是在道路两旁修筑高墙,以保护运粮路线的安全畅通。

这是章邯的老本行了,小小一条甬道,比起巍巍骊山陵,不过就是小菜一碟,供应军需,更是章邯的拿手好戏。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有一个疑问,章邯王离二军为何不直接会合呢?何必这么麻烦修一条“输血管”各自为战,如此岂不是降低了胜算?

我是这么推测的。 王离是世家名将,身居武城侯,无论资历爵位,都在章邯之上。 两军若会合,到底听谁的,这是一个大难题。 以章邯之军功,绝不可能屈居王离之下;以王离之身份,亦绝不可能屈居章邯之下;再说王离打了赵国这么久,眼看胜利在望,岂肯轻易把这个功劳分给章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各行其是,王离负责围城打援,章邯负责供应后勤与阻击楚军。

为了两军的团结,章邯自愿退居到幕后,王离于是当仁不让的冲上历史舞台上一显了身手,他的二十万大军,兵精粮足,紧紧围困住一个小小的巨鹿,打的赵相张耳苦不堪言。 其他诸侯于是发挥国际主义援助精神,赶来相救:燕国的韩广,派来了将军臧荼;齐国的田荣一向小气,他不愿派兵,然而他手下的一个将领田角,却背着田荣带兵来了,此人颇有一点政治眼光;与此同时,张耳的儿子成都君张敖,也在北边儿代郡收了万余人赶来救援。

这一下,巨鹿城下简直就成了农贸市场,各路豪杰各自摆上摊子,互相打起了口水仗,却没有一个肯率先攻击秦军。 (就连张耳的亲儿子张敖都不敢动,看来父子之情也是狗屁)

据不完全统计,巨鹿城内外的各路诸侯军,总共也近二十万,兵力并不输给秦军,却一个个高筑壁垒,谁也不肯当这个出头鸟。 所谓乌合之众,就是这副德性了。

如果项羽不来,这二十万诸侯联军,或许就是章邯王离的盘中餐了。 可惜,项羽终究还是来了。 出头鸟没人愿当,项羽却爱当的很,他这支南天神雕,偏要啄一啄章邯这个猎人的眼珠不可!

项羽气势汹汹,拍马杀来。 一切都似乎预示着章邯项羽两大名将要在历史的聚光灯下来一场精彩的世纪大对决,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所有人跌破了眼睛。 关键时刻,章邯莫名其妙的退缩了。

当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两万军为先头部队渡过漳水,摧毁章邯辛辛苦苦修筑的甬道,切断王离军的输血管,章邯按兵不动。

当项羽大军主力破釜沉舟,持三日粮,有进无退,一往无前的渡过彰水,疯狂杀向王离军,章邯还是按兵不动。

当项羽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不仅是按兵,反而向后退却了。

当项羽杀秦副将苏角,虏主将王离,华北野战军在诸侯联军的围攻下全军覆没,章邯仍然后却,竟不敢引军与项羽一战。

当项羽依靠无上的勇气与战功二十四岁登上人生巅峰,成为诸侯联军的总指挥,与章邯军对垒相持。 尚未交战,章邯又数却之。 种种表现,宛如一介懦夫,哪里有还有半点天下名将的影子。

真是奇怪啊,项羽豁出一切兵渡漳水,章邯为何不半渡而击之?

真是奇怪啊,项羽孤军杀到巨鹿城下,章邯为何不与王离前后夹击楚军,反而连连退却,坐视大好局势化作乌有?

真是奇怪啊,章邯自出函谷关,灭张楚、死魏王、杀齐王、斩项梁,名动四海,威震天下,为什么一到巨鹿战场,就完全变了个人一般,畏首畏尾,怯战至此?

从前那个敢冒雨长途奔袭一百公里击杀项梁的章邯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这又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大疑案。

历史的重重迷雾,总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非要解的话,莫非章邯被项羽那种破釜沉舟的超凡气势与非常人之勇悍给吓着了?

人的心理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奇怪的东西,很多方面至今都无法用科学解释。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杀人如麻的勇士会突然间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最好的例子就是荆轲刺秦故事中的那个秦舞阳。

或许,章邯就属于秦舞阳那一类人吧,总觉得自己挺拉风,可是一旦碰上了嬴政或项羽这种拥有强大气场的超人,就会立刻从老虎变成老鼠。

再有一种可能,或许章邯对胡亥与赵高统治的大秦帝国终于失望透顶,他已经开始准备保存实力另谋后路了。

下一篇:结婚红包400好不好(结婚红包400好吗)
上一篇:抓娃娃口诀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抓娃娃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