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生溺水的常见原因(学生发生溺水的常见原因 ?)

2023-01-29 15:45:3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夏季来临,暑假临近,学生溺水的新闻报道又多起来。 6月21日,重庆潼南区发生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令人震惊,令人痛惜。

据报道,近些年来,溺水事故已经成为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令人触目惊心。

年复一年,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学生溺水的高发季节。 尤其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打乱了上课计划。 学生们的学习也跟着乱了,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或是附近区域。 学校的教育和监督也相对少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较之往年更大。

一个个年青的生命消逝,闻者心痛,家长悲痛。 我们该如何反思,如何预防?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又该做些什么?编者针对溺水事故原因做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6月2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第3号预警》:

对策措施主要有:

一是宣传教育要落细。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和溺水危害,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要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提醒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更不要到无人看护水域玩耍;遇到他人溺水要沉着应对,以最快速度寻求大人帮助,不要贸然盲目施救,造成更大悲剧。

二是家长监护要落实。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及时向家长进行防溺水风险提示,督促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掌握孩子行踪,切实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离校期间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是风险防控要落地。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点水域隐患治理。 特别是南方河网密集地区,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完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

针对教育部的通知,笔者认为预防学生溺亡事故,有几点补充建议供参考:

1、堵不如疏。 天气热了,有的小孩爱游泳,可以适当增加游泳馆池或室外安全游泳区的开放数量,让孩子天性得到适当的释放。 当然,要加强游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于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很有帮助。 有条件的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社区也可以适当增加投入。

2、加强对家长游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例如,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时候,去什么地点游泳,游泳时要注意什么,发生危险情况该如何处理等。 只有家长明白了,才能很好的教育和帮助孩子。

3、加大溺水救助志愿队伍的建设。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扩大救助志愿者队伍,以增加发现溺水和及时救助溺水者的能力,提高救援的及时性和成功率。

4、加强风险预警能力的建设。 比如高温天气、暴雨强风天气、水库放水、海边涌浪等的监测和预报,及时提醒社会和家长,预防可能的风险。

5、对特殊家庭和孩子给予特别重视。 对于家长不在身边的孩子,学校和社区要给予重点的提醒和监控。 防止出现缺少监护导致的溺水事故。

真心希望以后的溺水事故越来越少,我们的未来一代能通过游泳增强体质,而不是因为溺水失去美好的生命。

下一篇:日本假唱犯法吗(日本演唱会假唱犯法吗)
上一篇:租房子app哪个好(租房子app哪个好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