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宝宝读一年级的后悔没有(6岁宝宝读一年级的后悔没有2015年羊宝宝几岁上一年)

2023-01-29 15:42:4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6

最近,一位家长讲述了一件比较痛心的事情:她的儿子今年六岁,在幼儿园上了两年学了,本来今年九月份就该上小学的,但是最近老师却跟她提议让孩子在幼儿园多呆一年,理由是孩子太老实了,在小学可能很难适应。

而造成现在的困境,跟她一直强制孩子要和别人分享关系很大。

我们那一代人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懂得礼让,所以“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很受到推崇的。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孩子,也成为别人的家长,而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免不了的用之前的观点来教育自家孩子。

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特别是对家人或者是朋友,更应该表现出大公无私的态度,以为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人见人爱的性格。

但是对于太小的孩子来说,根本不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在家长下命令时,只是觉得家长毫无缘由地让自己交出心爱的东西给别人,很不情愿,但又无法扭转,久而久之,孩子在大人的威严下形成软弱的性格一点都不奇怪。

文章开头的那位家长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鼓励儿子分享,每一次只要别人想要儿子的零食或者是玩具,就逼着儿子分享。

而每一次儿子可怜巴巴看着他,也不为所动,因为在她看来,这样做就是为了树立孩子良好的交友意识,是在帮孩子。

而在幼儿园,别的孩子总喜欢抢他的玩具,他都是想抢回来却不敢,因为担心受到责骂。 所以幼儿园老师觉得孩子这样的情况到小学时老师监管不到会吃亏的,所以建议她让儿子在幼儿园多上一年。

听老师讲了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这位家长才发觉自己错得很离谱。

其实,让孩子学会分享本没错,错的只是家长没有认识到分享的本质。

这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矛盾的方法,但是只有这一点才抓住了分享的本质。


在孩子2~3岁的时候,TA就有了你我他的概念,这标志着孩子物权意识的萌芽。 要让孩子学会分享,首先要让TA知道所有权的概念,懂得区分你我他。

你可以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给他准备两个大的收纳箱。 并且告诉TA:现在开始,往这个箱子里放你自己的东西,只要放在这个箱子里的,就只属于你自己,别人不能动你箱子里的东西,你也不可以动别人的东西。 但如果箱子装满,剩下的玩具就是你和其他小朋友共有的东西。

只有感到安全、感到有可以自己全力支配的物品,孩子才能心甘情愿分享其他物品,真正的分享一定是要发自内心的才有意义。

哪怕是成年人,也总是在衣食无忧时,更愿意作出慷慨之举。

假设你家里来了一个人,你连家里的每一个物品都需要跟他分享,你毫无独立支配权,你也会变得越来越锱铢必较,甚至可能会疯掉。

必要的独立支配权是儿童安全感最必须的一条。 所以,有时不爱分享的孩子,其实往往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想一想哪里出了问题, 想一想如何弥补他的安全感,比直接命令他分享更能解决问题。

下一篇:霍尊的老婆叫什么(霍尊的老婆叫什么名字)
上一篇: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