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竹楼孔雀舞泼水节是哪个民族)

2023-01-29 15:40:0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3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 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泼水节,亦称宋干节或赏建节,一般在公历4月12日——4月16日期间举行,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 泼水节在泰国及西双版纳还是傣族的新年,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重新出发。 同时在德宏,泼水节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一般持续3至7天。 在西双版纳等以泼水节为新年的傣族地区,泼水节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虽然德宏、缅甸掸邦等地傣族不以泼水节为新年,但节日习俗大致与西双版纳相同。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 那时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闹。

“桑勘比迈”,是傣语,意为傣历新年。 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 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 关于傣历新年(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传说人间的气候本来由一位名叫捧玛乍的天神掌管。 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一位名叫捧玛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 捧玛点达拉乍自以为神通广大,无视天规,为所欲为,乱行风雨,错放冷热,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苗枯死,人畜遭灾。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做翅膀,飞上天庭找到天英达提拉,诉说人间的灾难。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层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时,不慎撞在天门之上,一扇天门倒塌,将他压死在天庭门口。 帕雅晚死后,天王英达提拉开始用计惩处法术高明的捧玛点达拉乍。 他变成一位英俊小伙子,佯装去找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谈情。 七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同时爱上了他。 姑娘们从小伙子的嘴里了解到自己的父亲降灾人间之事以后,既惋惜又痛恨。 七位善良的姑娘为使人间免除灾难,决心大义灭亲。 她们想尽办法探明了父亲的生死秘诀。 在捧玛点达拉乍酩酊大醉之时,剪下他的一束头发,制作一张“弓赛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为非作歹的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抱在怀中,不时轮换,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洗去遗臭。 据说这就是人们在新年期间,相互泼水祝福的来历。 泼水节宣传画

傣历新年佳节,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年份在七月初,传统的过节时间, 一般是3天(有时为4天)。 第一天称为“麦”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各户要打 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饭。 第二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内,也不计算在新年内,称为空日,传说这天就是捧玛点达拉乍头颅腐烂之日。 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就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日子之王来临。 按照古俗,这天要“赶摆”,放高升,歌舞,划龙船等庆祝新年的来临。

傣历新年(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节日来临之前,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备办节日盛装。 每个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作歌舞表演。 节日来临,要杀猪宰牛做年糕,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

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庆祝活动长达三至七天。 第一天叫“网霉”(死的意思)。 人们认为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头、不理发、不干活。 大家去赶摆、赛龙船、放高升。

第二天叫“网脑”(臭的意思)这天被认为不干净,要沐浴、洗头、理发、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举行赶摆,放烟火,放孔明灯,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和脏东西统统送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 这两天在傣历里,认为是“空日子” 不称在旧年,也不算入新年。 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网玛”(意为神灵,也是岁首之意)。 傣家人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是泼水节的高潮。 要进行堆沙、赕佛、泼水、放高升、丢包、跳“依拉贺”舞、拜年等活动。

泼水节

傣家人在泼水节,喜欢排成队伍,敲着芒锣,擂起象脚鼓,集体跳起“依拉贺”舞,挨家挨户去拜年,祝贺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依拉贺”,是一种边舞边歌的唱词。 具有傣家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情感,在“拜年”、“泼水”、“赛龙船”、“放高升” 时演唱,十分有趣。 如: “拜年”词:“攀枝花,红艳艳,桑开傣(新年贺新),已来到。 帕萨傣(傣族),尽开颜,糯米酒,蜜样甜,共举杯,贺新年,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 泼水词:“澜沧江,黎明城,各族人,似穿梭。 深情人,心中出,似洁泉,如甘露。 银水花,在飞舞,一个个,湿漉漉。 透进心,是祝福,笑脸盘,是花朵。 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 赛龙船词:“铜芒响,齐举桨,团结紧,有力量。 象蛟龙,譬波浪,昂起首,使劲划,帕萨傣,赛龙船,依传统,争上游。 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 放高升词:“做高升,放高升。 学科学,练本领。 火一点,黑烟喷,似利箭,冲入去。 祝来年,好光景,愿五谷,又丰登。 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

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赕佛、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 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 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 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傣历六月(公历四月中旬)的泼水节,是信奉上座部佛教的傣、德昂、阿昌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泼水节又叫浴佛节,原与“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佛教传说有关。 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当地神话传说和习俗掺入其中,形成了由采花节和泼水节组成的独具特色的傣族泼水节以及相应传说,如七女除魔等传说。 现在,泼水节主要成了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傣族送旧迎新,互相以水祝福的传统节日。 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浴佛、泼水、赛龙舟、赶摆等。 泼水节期间,差不多所有人都湿淋淋的,到处水花飞溅。 年轻人敲着象脚鼓,跳起孔雀舞,互相扔掷香包,传递情谊。

传说一

传说二

传说三

传说四

下一篇:迈腾油气分离器价格(5月厂庆购车家年华)
上一篇:扬州江海学院怎么样(扬州江海学院怎么样全国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