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行动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行动力?)

2023-01-29 12:07:5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9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在家庭教育中,不论具体的教育内容是什么,教育目标始终只有一个——修身,也就是培养孩子的行动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教育:

一、体能教育必不可少

“现如今,体育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一个表现是体育课和与体育相关的训练与游戏的时间,在全部学习时间中的占比日趋走低。 许多孩子只知道埋头学习,身体素质跟不上,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那么体能不足给孩子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是体弱多病、情绪不稳与精力不济,这都直接将导致意志力的薄弱,从而严重降低孩子的行动力,削弱他们必须依靠行动而建构起来的判断能力、决断能力、运用能力与适应能力。 不适应环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精力有问题,体能体质不良,则必定使得孩子的专注力不够。 家庭教育中,家长能做什么?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提升体能才是根本。

二、从感受力教育到情感教育

让孩子学会聆听 表达自己所想才是重点

从一个普通的苹果上能看见什么?面对屏幕上两个形态简单的苹果,却鲜少有人愿意起来回答自己看到了什么。 一个是青涩的苹果,另一个则是布满数字、公式。 “当我们看到一个青苹果的时候,我们的脑海中并不是单纯地展现出一幅视觉图像。 看到青苹果的图像,我们同时可能生发出青苹果的味道,你也许看着看着就开始咽口水了;也可能你的鼻腔里开始充溢青苹果的香味。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依据于全方位的感受,而各种感受之间,又彼此存在共通。 这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之间的共通与整体性,就构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身体。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知信息,认识并熟悉了同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才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并帮助孩子更加全面和多角度地掌握知识。 如何来描述这个苹果?为什么要这样分析?发散思维,在这个苹果上我们还能看见什么?这些进一步的追问,以及对这些追问的独立专研,都需要基于感知的充分丰富,才能有效出现。 ”其实分析、逻辑、推理与想象,都是为了解释‘感受’,满足好奇。 ”

“一个感受力差的孩子,是难以获悉事物的全面性与多角度性的。 这样就很容易形成极度自我或是麻木不仁的性格,导致的直接后果,不仅在知识学习当中容易视角单一、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情感能力也会同时出现偏差。 他们或独断或狭见,或封闭或自我,或缺乏主见或不讲道理,长此以往,必将造就狭窄的心胸,养成各种武断的成见,难以与人合作,招致行动力的低下。 ”家长要做的就是学会放手,让孩子从过度竞争中脱离出来,让他们学会聆听,走进自然,靠自己的努力感受劳动的乐趣。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内心所想,学会分享。

下一篇:李庆远真的活了256岁吗(李庆远真的活了256岁吗百度贴吧)
上一篇:为什么说三毛的书要少看(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