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每月多少钱(农村医保涨至320元)

2023-01-29 11:00:2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5

在过去,由于农村医疗保障条件落后,高额费用使得一些农民病了都不敢看就医,小疾慢慢拖成了大病。 自03年实施新农合后,通过农民缴一部分“保费”、政府补贴一部分,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看病就医负担。 如今新农合政策已被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

今年6月份,国家医保局印发通知,指出2021年城乡医保个人缴费再涨40元,使得个人参保的最低缴费标准涨至320元/年。 与此同时,城乡医保的人均财政补助新增30元,达到每人不低于580元/年。 由于每个地区情况不同,一般在每年9-12月集中缴费,打算继续参保的农民朋友要注意了,按照当地要求及时缴费。

部分农民对于城乡医保可能一年用不上几次,而且缴费年年在涨,没有用到也不给退,是不是吃亏了?为什么越是条件差的家庭越建议参保?哪些人群不用缴费?

01、城乡医保缴费上涨2点好处

城乡医保包含两部分:个人缴费、财政补贴。 一般来说,城乡医保是随社会经济发展、物价和消费水平、群众就医需求等因素综合动态调整。 这些年来,缴费逐年上涨,侧面反映出居民就医保障支出在增大,物价和消费水平在提高。 为了更好保障居民就医,就需要适当提高缴费标准。 看似个人缴费标准逐年在涨,但实则对咱农民朋友是有益的,至少体现为2个方面:

1、个人参保缴费远不及国家财政补贴,就2021年来说,咱农民每人每年缴320元,国家财政补贴则每人提高至580元。

2、不少农民就医观念开始转变,就诊更趋向大医院、就诊次数逐年增多,使得就医支出随之增加,而适当提高参保缴费标准,看病就医保障就更有力度。 (1)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逐步增加,最终报销比例在70%左右,这意味着,如果个人看病费用1万元,可报销7000元左右;(2)参保农民住院基本医疗年度最高可支付10万元,大病最高可支付25万元;(3)纳入报销目录的药品范围扩大至3000多种。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大减轻了农民朋友看病的压力。

02、买了医保没用到,就亏了?

城乡医保是一项社会性福利。 但有些农民认为自己身体好,买了医保没用到,认为吃亏了,叠加逐年上涨的缴费标准,造成参保热情有所降低。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大家可以想一想,那些得病报销的钱从哪里来?为什么可以报销到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

其实,城乡医保可以看作装着“巨款”的大池子。 这笔万亿巨款,是你一点、我一点,国家再补贴一些,把大家的钱放一起汇集起来的。 当然了,这些钱既属于每个参保居民的,只不过由国家统一调配,先拿给有需要的人用,即用于支付参保居民的就医报销。 这才使得每人每年只需缴费几百块,个人就医报销便能达到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 当你需要时,国家和其他参保居民都会来支持你,这是典型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因此,大家不必认为,买了医保没用到,就认为自己吃亏了。

03、为什么买了医保,没用到却不能退?

需要明白,城乡医保本质上属于“保险”类,但它带有社会福利性质,同时也区别于“存钱”。 大家通过把“小钱”放在医保这里,生病的人可以先用钱,当自己生病了,照样可以用这些钱来获得医疗保障,从而大幅减轻看病负担。

另外,尽管国家鼓励每个城乡居民积极参保,但还是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强制要求,完全是农民的自愿行为。

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家庭,即使少穿少喝都建议及时参保。 因为这些家庭本身的经济能力较弱,一旦家人得了大病,城乡医保很有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04、2类人群可以免缴。

根据城乡医保政策规定,农村以下人群可以免缴,便能享受医保报销。

1、特困人群。 一般指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孤儿、重度残疾等人群,由于这些人群生活困难,除了靠政府救济以外,很难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因此,为了保障就医条件,国家规定不用缴纳医保,由国家财政全额承担,就可以享受医疗报销。

2、农村大学生。 一般来说,大学生参加城乡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全额承担。

总体而言,尽管城乡医保缴费逐年增加,但大家不要因为这个而中断参保,一旦得了大病再想参保就得不偿失了。

下一篇:谷雨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上一篇:病人梦见自己快要死去(病人梦见自己快要死了是什么预兆)